紫琅文学zilangwx.com

礼部尚书杨玄善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善也看得出顺王在想什么,接口道:“现在说这些也没什么意思了。”

事实是,太子的身体被先帝亲手摧毁了。

张首辅接着道:“就算现在宸王肯用心辅佐太子,但来日呢?”

这个问题落下后,厅堂内又是一阵沉默。

礼亲王曲指轻轻叩响了茶几,垂眸想着张首辅说的这个问题。

来日,顾玦是该继续把持朝政,还是把权力交还给皇长孙?

但这么一来,就算顾玦依然无心权位,皇长孙顾元嘉能容得下一个掌权多年的摄政王吗?!

这是一个可以预见的隐患!

历史上,多的是为了亲政而诛杀摄政王的天子,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天子的无上权力是不容人觊觎、也不容分享的,所以这残酷的帝位之争永远是充满了杀戮与血腥的。

为了这个至高无上的位置,父子、夫妻、母子、兄弟、叔侄等等全都可以反目成仇。

这种类似的事在帝王家太常见了。

顺王想和稀泥,不愿轻易表态,坐在一旁麻木地喝着茶,而礼亲王的表情却是越来越坚毅。

他的右手猛然握成了拳头,也停止了叩动茶几的动作,轻声道:“以顾玦的性子,也不会允许自己把身家性命赌在一个小孩子的身上。”

礼亲王把语速放得很慢,语气很平静,也很冷静。

张首辅的几句提点让礼亲王忽然间犹如醍醐灌顶般,想明白了。

有些事是无法逃避的,终究还是要面对。

任何一个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太子会变,皇长孙会变,顾玦也会变。

等到十几年后皇长孙长大成人,顾玦肯定会有自己的儿子,届时大齐需要面对的问题,就不仅仅是皇长孙容不得下顾玦,还要看顾玦父子怎么想,恐怕大齐会再次迎来一场腥风血雨。

变数太多了,未来也太难说了。

一切的源头就是太子,太子要是身体好,那么顾玦会远去北地,封个藩王,朝廷也就可以安稳了。

但现在,就不行了。

杨玄善也明白张首辅与礼亲王的意思,默默点头。

顺王继续保持沉默,他来也是想看看礼亲王到底是什么打算,反正他以礼亲王马首是瞻就是了。

众人无声地交换着眼神,屋子里静了下来,久久没有声音再响起。

这一日,张首辅等人在太阳落山前就陆陆续续地离开了礼亲王府,一部分人去联系宗室,另一部分去跟其他阁老们沟通,各司其职。

这是一个异常寂静的夜晚。

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一晚,夜风呼啸不止,枝头的花朵花苞被吹落了不少,让人有种置身深秋的错觉。

次日一大早,以张首辅为首的六部阁老以及礼亲王为首的一干宗室王亲们一起进了宫,求见太子顾南谨。

每个人皆是面色凝重,今日会出现的这些人在某种程度上都已经达成了一致。

“参见太子殿下,太子妃!”

众人齐聚东宫,一个个神情肃然的对着顾南谨与太子妃躬身作揖。

时隔半个月,这还是张首辅等人第一次见顾南谨。

上一次在养心殿的正殿看到顾南谨时,就是他倒在血泊里生死不明的样子。

众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太子清瘦了,也苍白了,衣袍空荡荡地挂在身上。

他依旧高贵、儒雅,气质沉静;可又似乎变了,沉静之中多了一股恬淡,有种看破尘世的平静。

眼前这个太子熟悉而又陌生,再不复这个年纪有的生机勃勃。

想着太子身上发生的那些事,众臣心中愈发感慨,同时目光不由地瞥向了太子妃。

女子不可参政,太子议政,从前太子妃是从来不插手的,可今日太子妃却出现在这里,可见太子要说的事十有八九就是“那件事”了。

“平身。”顾南谨的声音温文一如从前,只是声音略显虚浮,中气不足。

他负手立于窗前,俊逸的面庞上神情庄严从容,平和如一池静水,徐徐道:“孤今天叫你们来,是因为国不可一日无君”

众人掀了掀眼皮,有人不动如山,也有人忍不住彼此交换起眼神。

他们已经做了决定,他们就是豁出去,也只能阻止太子登基。

哪怕将来史书上对他们今日的行为必然会有所诟病,甚至猜疑他们是否被宸王收买,为了大齐的将来,有些事也终究得有人去做。

当初他们犹豫不决,事情才会发展到这个地步,这一次,他们不能再踌躇了。

礼亲王定了定神,正想着要怎么劝,就听顾南谨语气平静地又道:“孤想请九皇叔登基。”

“”

“”

“”

霎时间,殿内所有的声音就像是在这一瞬离众人远去似的,周围像是极度的寂静,又像是喧嚣不已。

旭日的光辉透过窗户投在顾南谨的脸上,把他的脸分成了两部分,一半莹白如玉,一半讳莫如深,尤其是背光下的左眼在淡淡的阴影中尤其幽深,庄严、坚毅、冷静,而又超然。

众人皆是地望着他,一动不动,都被他刚刚的这番话震慑住了。

太子妃低眉顺眼地站在那里,纹丝不动,显然早就知道顾南谨要说这个了。

礼亲王与张首辅不由面面相觑,都在心中发出由衷的感叹声,太子不愧是他皇祖父仁宗皇帝教出来的一国储君,他心里是看得极为透彻的。

其他人也在暗暗地对视着,按照礼数,他们这个时候该劝太子三思。可此情此景,众人都有些说不出来,他们来之前,都没想到太子能有此觉悟。

顾南谨的神情很平静,仿佛他方才说的不是什么惊人之语,他放弃的也不是皇位,就好像这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他继续说道:“我体弱身虚,无法处理国事,难当大任。”

从这一刻起,他从自称“孤”改为“我”,也是宣誓着他的决心。

“我这个太子无能,没能劝阻住父皇,才会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而且,父皇之死也算与我有关,不孝之人也没有脸面继位。”

子不言父过,哪怕顾南谨也知道顾琅大错特错了,说起这件事也只能尽量的委婉,苦涩之意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