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七章 武大郎,都军机(四) (1 / 2)
紫琅文学zilangwx.com
武好古的办法当然还是从后世克隆来的,只有先培养出正规化和精英化的军事人才,然后才会有接近于近代组织能力的强大军队。
其中的“精英化”在后世有点贬义的意思,不过在中世纪甚至近代,一支真正强大的军队的核心骨干,多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英。哪怕出身不是精英,也一定有机会接受了精英化的教育。特别在军事技能对广大农民来说很难掌握的宋代,指望将一批不识字也不会骑马射箭的农民在短时间内调教成优秀的军官,完全是做梦。
而正规化也是非常必要的。在正规化的军队中,士兵可以迅速补充,军官可以进行轮换,指挥可以标准化、规范化。如果进行一场短期的冲突,奇谋也许可以取得成功。但是要进行长期的军事对抗,标准化和规范化的作用还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各支军队的编制、操典、战阵、装备、号令全都不一样,指挥和补充起来会非常费劲儿的。
武好古的这一套治军的办法,哪怕是赵佶这个外行听了以后,也觉得非常靠谱了——军官就应该是这个模样嘛!现在的禁军东军算什么?一群纨绔子弟加一群大字不识得几个的武夫,再加一大帮各行各业的老百姓兼职当兵,能打仗才见鬼了。
“好,好,好!”赵佶道,“还是你有办法……不过军学办起来也挺费时间的,似乎要十年才能大见成效吧?”
武好古道:“十年也不算久,真要做成了,可就能长治久安了。”
军校生加上义务兵,还有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还有界河、京东两座商市的蓬勃发展,对一个封建王朝来说,真的能长治久安?
武好古当然知道欧洲文艺复兴后都发生了什么?不过在他看来,再怎么总比让赵佶去白山黑水之间当野人强吧?
也许革命什么的,一二百年后才会发生。这样赵佶就能安安稳稳当一个雄主圣君了……
赵佶问道:“可是眼下的模范新军怎么办?总不能等到10年后再建立吧?”
“当然不能,没有模范新军,军学生要去什么地方见习?所谓的模范新军,其实也是军学教导的一部分。”
赵佶问:“可是模范新军的军官从何而来?”
武好古道:“速成武学肯定是不行的。”
其实速成武学也是武好古提出的,只是由章援塞给了蔡京,不过表面上就是蔡京的主意了,武好古当然不会再用了。
他说:“现在界河已经有一所骑兵学堂,因为从云台学宫和界河四开书院中招收生员,又有不少骑士子弟入学,所以足够教养骑将了。臣觉得,以后骑将就由界河骑士学院提供,骑兵也从河北招募。再加上封在沧州、清州、河间府等地的两三千家骑士,应该可以应付了,不必在开封的模范新军中另外组建骑兵。”
“那是啊。”赵佶道,“开封府的百姓根本没地方可以骑马,要把开封的壮丁练成骑兵至少好几年。”
“陛下圣明。”武好古恭维了一下赵佶,接着又建议道,“所以臣建议在开封府征募的壮丁一律充当步军。与之相对的,在开封府开设的军学也以步军为主,而界河骑士学院则训练骑将为主。”
“正该如此。”
对于武好古的这个安排,赵佶自然没有办法表示异议。他的御前骑士主要安置在沧州,在那里形成了至少2000家骑士庄园。
另外,依托这些骑士庄园界河商市的养马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现在已经繁殖出了第三代界河马,比起初代界河马,不仅更加强壮,而且良品率也有了显著的提高。肩高四尺七寸以上的“一等战马”的产出率可以达到百分之四十以上,肩高五尺以上的“超等战马”的产出率也高达百分之十五——这种超等战马是由波斯公马和青唐龙种母马杂交而来的品种,肩高和冲刺的速度基本上可以达到波斯马的水准,而且比波斯马更加强壮。
如果在一岁之前对其公马进行阉割,应该可以得到相当良好的战马。百分之十五的“良品率”还达不到所谓“定型”,但是比起宋朝马政百分之二点五的战马出产率,已经是难以想象的高水平了——大规模放养,任其自然交配的马就是参差不齐。而且主管牧监的文官不懂育种,只顾眼前的政绩,常常会把高大的公马驹进行阉割(在公马年幼时进行阉割可以使其长得更加高大),从而让种马质量不断下降……
所以在开封府开办骑士学院不仅生源不能保证,连马源都没有保障。
武好古接着又言道:“除了步兵、骑兵两所学院外,还可以在海州开办一所水军学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