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嗯,不愧是田巧花的儿子。

王一山和王一海都不可以分家,那么王一林就很无所谓了。反正他一个人也左右不了结果。再加上,王一林虽然跟王一海是双胞胎,但是他跟王一海性格一点也不一样。

这人是给他好吃好喝,他就乐呵,现在的生活,除了没有儿子,其他都很满意,倒是也不乐意改变。至于柳来弟,柳来弟是打死也不分家的。

是的,柳来弟不想分家。

她一心想生个儿子,但是怎么盼着也没有,这六丫都大了。她也依旧没有再怀上,柳来弟人生中最愁的事儿就是这个了。因为没有儿子,她根本不敢分家。

她生怕因为没儿子分家的时候被区别对待,又怕分了家因为没儿子被外面的人欺负,总之,她想的可多可多了,就是不想分家。不分家,老太太惯常要做脸面一视同仁,外面也不会有人挑事儿,他家人多呢。

所以,柳来弟不想分家。

大家都不想分家,日子自然就好好地过。

一般人家家里人多之后,小一辈儿都有分家的想法,特别是做儿媳妇儿的,哪有不想分家的。隔壁顾家为了能够分家,整天都打成狗脑子了。

但是王家还真是不太想。

当然不是他们妯娌多和睦,而是不分家附和大家的利益。

因为他们家都不闹着分家,也是坚定不分家拥护者,村里不少老人是很羡慕田巧花的,这能不羡慕吗?她的孩子,算是最懂事儿了。王家几个兄弟都过的挺好的,王一红自然也不赖。

王一红家里两个儿子也都在读高中,这事儿王一红都想过了,等儿子高中毕业,就把自己的工作让给儿子,然后看看能不能再买一个工作,给两个儿子都安排上。如果实在不行,就让她男人把工作让出来。

总之她的两个儿子都一定要有工作的。

她可不想孩子下乡。

是的,下乡。

作为公社的城镇户口,如果孩子没有工作,那是要下乡的,可不是说下乡就是来他们这边村里就可以,而是要天南海北的分,王一红可舍不得。

他们村子条件都挺好了,但是那些知青小伙子大姑娘过的也不是很容易。所以王一红很坚定。

不过王一红倒是不太担心儿子会下乡,因为她小弟暗示过她,让两个孩子好好读书,这样会有出路的。所以王一红想,如果真是没辙了,小弟应该会帮忙介绍工作的。

你看,让他们好好读书的意思不就是意思会有招工考试?

虽说她也没听说玩具厂招工,但是估计是内部的?

那肯定是这个意思。

她小弟肯定是有门路,但是就算有门路,儿子也不能考的太差,不然也是给弟妹丢人。现在工作可难找,她能想到的,就是王一城会给人安排到弟妹洪月新他们玩具厂了。

王一红觉得自己领会了弟弟的意思,因此十分督促孩子读书。

王一城哪里知道他姐这么能联想,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算准了这两个小子是能赶上高考的,王一城已经知道高考的时间了。是的,这么多年他如果还从陈文丽他们哪儿摸索不到这个秘密,那么他也真是白长岁数了。

他已经知道时间了,七七年会恢复高考,冬天考试。

而王一红家里的两个小子,正是七八年高中毕业,这都不用停顿,直接就是正常的应届毕业生。所以王一城才不断地提醒他姐姐。这有时候啊,消息就是最最重要的。

像是当初还是汽修二厂的时候,那个时候他们就是提前知道了会招工,提前多复习,所以他哥哥几个这种底子都考上了,现在也是一样。几个孩子用心读书,总是比其他人更多了很多的优势。

因为,现在的人都不在意读书的事儿。

因为不能考大学,基本上高中都不会很刻苦,反正都是有毕业证的。刻苦的是很少数,正是因为刻苦的少,所以他们认真读书,就比别人多了机会。

这么些年过去,王家几个孩子日子过得都不赖。

不过其他人就未必了。

就像是隔壁老顾家,就是三天两头的吵吵闹闹,当年顾老头因为丢了人,丢了大面子,倒是不怎么能压得住家里的儿子儿媳了。吴阿婆又刻薄的很,一直不得儿媳妇儿的尊敬。年轻的时候,年轻的要仗着老人过日子,帮衬着,自然是伏低做小。但是这老人岁数大了,作为劳动力也不行了。那儿媳妇儿自然是开始翻身做主了。

顾老头怕丢人,因此掐着不肯分家,现在是每天闹哄哄的。

他们家本来就闹哄,何大妈有时候还跟着搅合,何大妈跟顾老头儿有乱七八糟的事儿,现在已经不背人了。他们都已经被人抓住,反正他们怎么狡辩都没人相信,那么倒是不在意那么多了。

也是亏得现在小地方,特别是村里都讲究人情世故,没人去告他们,不然他们保准要完蛋。

当然了,也是因为他们实在岁数有点大了,不好处理。

不过他们大概也是看出来了,别人就算是议论又不能怎么着,所以倒是渐渐地明目张胆起来,虽说顾老头跟吴阿婆没有离婚,但是可是三天两头的摸到何大妈家的。

这么些年过去了,大家现在一点也不怀疑当初陈文丽的爆料了。因为,这么多年,何大妈的儿子米刚真就不回来。也不能说完全不回来,其实每年年底,米刚还是会回来一次的,他不会回家,反而是直接去大队部,每年都给何大妈留下二十块钱,算是养老钱了。但是人却仍是不跟何大妈来往。

这要是大家还看不懂,那真是白活了。

一年二十块钱,这数儿听起来不多,如果让陈文丽于招娣他们说,都会认为贼少,但是这在村里人看来,已经相当孝顺了。村里不少分了家的人家,做儿子的也未必能给老人这么多。

所以米刚这么做,倒是让人很高看一眼了。

大家背地里倒是都感叹,何大妈真是糊涂,这干啥乱搞啊,这要是好好的生活,儿子也孝顺,日子能差到哪儿?但是很显然,何大妈不是什么消停的人。

大概是假面被人扒下来了,她倒是不怎么在乎了,不仅仅跟顾老头好,在外头还有几个相好的,还别说,这老太太日子过得竟然比许多同村老太太日子更体面。

唯一不好就是,隔三差五就有人上门闹事儿,这些年何大妈真是没少挨揍。

这老太太依旧我行我素。

挨打也不改变。

不过每次何大妈挨打,顾老头倒是都很维护何大妈的,他对何大妈可比对自己老伴儿用心多了。吴阿婆现在也管不住他,倒是专心跟儿媳妇斗智斗勇。

顾家大驴子已经结婚了,现在连孩子都有了,去年生的,这家里就更紧吧了,倒不是说吃不上饭,他家劳动力多,其实还是可以的。主要是,他们家住的地方不够。

现在家里几个丫头连后屋都住不上了,全都住在院子里的门房,更加在院子里盖了一个门房,就在厕所对面,后屋是顾老大夫妻住,他们的房间让给儿子儿媳一家三口了。

这不管啥时候,房子都是最重要的。

顾家现在是四代同堂,按理说是很得意的,但是家里闹哄的不行,顾老头都不乐意在家待着。他整天去找何大妈,未尝不是因为这个。

现在顾家二驴子和香织还都在读书,他们都在读初二。

二驴子学习不好,读书就是白费钱,但是因为香织都读书,他坚决也要读,死活不肯回家务农,这气的大驴子不行。觉得这个弟弟占了便宜。至于香织,香织能一直读到现在,真是让村里很多人都大跌眼镜。

其实吧,顾家几乎每年都要因为香织读书闹一场,但是每一次都敌不过香织,香织发疯是真的发疯,可不是吓唬人,顾大嫂因为阻拦香织读书,半夜三更被香织剃成了个秃子。

更不要说她差点火烧房子的事儿了。

总之,横的怕不要命的,真是有道理。

香织靠着发疯,愣是坚持到现在,现在仍在读书。村里不少人都议论香织不懂事儿,但是又一想,香织这些年读书也都没有让家里花钱。又觉得顾家有点太过了。

反正,香织的名声也是有好有坏。

有善良开明的明白小姑娘的艰难,也有古板老派的觉得她不听话就是错。

其实村里人也知道香织怎么攒的钱,也鼓动自家孩子上山,但是他们没有香织能耐罢了,毕竟,香织敢往山里走。一般深山,普通人真是不敢进去。

香织会弄一些小猎物,跟人换点钱,攒着留着做学费。

顾家曾经逼她交出来,不过没有成功。

吴阿婆还有顾大嫂顾二嫂他们倒是偷偷找了很久,但是愣是没找到。就是不知道这死丫头把钱藏哪儿了,他们那可真是翻遍了都没有。

总之,香织藏钱是个迷。

顾凛也跟她要过很多次,顾香织都坚决不给。随着年纪越来越大,香织倒是越发的看不上她爸了。以前年纪小,她对父亲还有憧憬,但是这些年父亲跟徐小蝶纠纠缠缠,兜兜转转,对她漠不关心,甚至没有一点疼爱,慢慢的,她心就渐渐冷了。

她以前还是受上辈子后期发疯的影响大,脑子不灵光,加上也没有读过书,所以人不算是很聪明。但是她觉得自己做的最对的事情就是坚持读书。

她发现,自己比以前懂更多道理,也更能看明白很多事情了。

她接触了很多以前没有想过的,还有会给她讲道理的老师,她偶尔也会去知青点偷听他们聊天,每一次有新知青来,她都会去。因为新知青更了解现在外面的情况,总之,香织现在已经渐渐不再依赖父亲,崇拜父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