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商君书》 (1 / 2)
紫琅文学zilangwx.com
郭嘉完全没有往“民主”那方面去想,也没有皇权更替的想法。
他提到了另一种办法,“大帅可还记得商鞅变法?”
边柳自然知道这事。
“变法之前,老秦人亦是铁血丹心,秦献公率领老秦人氏族与魏国血战少梁,一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足以令天下人动容。可这改变不了秦国落后的局面。
直到秦孝公采用商鞅之策变法,行郡县之道,经惠文、昭襄、武王、孝文庄襄数代之功,至秦始皇,终于一统六国。
可惜,始皇帝死后,秦国二世而亡。”
“奉孝的意思是?”
“大帅认为,秦孝公为何强大?秦二世因何而亡?”
“治世不一道,便今不法古。商鞅之策适用于一统天下之前,却不能适用于始皇帝一统天下之后。”
“治世不一道,便今不法古。大帅说的对,正是此理!再好的制度如果一直保持不变,也终将腐朽,成为国家发展的阻碍。不过脱离制度本身,商鞅的一些思想却不会过时。《商君书》有言:国贫而务战,毒生于敌,无六虱,必强;国富而不战,偷生于内,有六虱,必弱。
孟子亦言,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由此看来,发动战争很重要,君王通过对外发动战争,可以更快的获得威望与实权,更可以通过战争去除一部分占据显耀位置,却不懂得为国谋利的人。
秦国之盛,便在于将百姓之怨归结于六国;秦国之亡,也在于六国既亡,怨怼集于一身。昔日孝武帝之时,窦太后掌权,窦氏一门显贵,武帝强逼窦氏出征,窦氏害怕战死沙场,终究让出了一部分军权。而后,武帝通过出使西域,发兵匈奴,终于大权在握。”
儒家使人穿上“仁义礼信”的衣裳,而《商君书》却将人当成存粹的机器。
书中内容令仁者恐惧,智者胆寒,却也让野心家蠢蠢欲动。
哪怕到了后世,也有人认为,通过战争、瘟疫、疾病、饥饿减少人口,是统治者缓和矛盾的不二之举。
美利坚能一直处于强盛状态,并不是因为国民有多么勤劳,而是因为它不断的掠夺全球的财富。
“大帅要夺取天下,不仅要依靠战争,更要缓战、慢战。世家利用战争蚕食人口,做大自身,那就让他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昔日的战国六君子,实力威望难道不比任何一个世家强大吗?可是一家一姓之强大,如何比得上国家强大?”
“奉孝之意,让人胆寒,却又让人热血沸腾啊!”边柳说道。
“不过《商君书》是把双刃剑,万事有度,如果一直握在手中,君王也会伤了自己。”郭嘉说道,他明白,即便边柳赞同他的话,嘴上也不会承认。
边柳表示认可,《商君书》只击人性之弱点,可以用,却不能奉为圭臬。
无论是制度还是思想,它都是人的产物。政治斗争,终究是人的斗争。只要是人,终究会有露出弱点的时候。
不过郭嘉有一句话倒是提醒了边柳,那就是要保持国家的强盛,就必须要有一个外敌,哪怕是潜在的……
程咬金负责保护郭嘉,实则是在保护边柳,见自己大帅和郭嘉相谈甚欢,没有什么打扰。
在他后面,魏延注视着郭嘉和边柳的谈话,陷入了深思,理论上来说,郭嘉才是此行除主将外地位最高的人,怎么和身边人说话时竟然低一头呢?
而在距离干道不远的一条小道上,两匹快马正在不停的往东狂奔,他们的身份显然是边柳之前遇到的泰山人。
……
许久后,聚集在任城东平附近县城的兵马都知道他们有了一位新的增援,喜者有之,愁者有之,怒者也有之。
北面曹操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