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一战封侯 (1 / 2)
紫琅文学zilangwx.com
◎龙城之战与梯田◎
【第三位,公孙敖封骑将军率一万骑兵出代郡。第四位,卫青为车骑将军,率一万骑兵出上谷!为何将公孙敖与卫青放在一块?因为这俩是年纪相仿的好友。卫子夫入宫后,卫青也从一介养马奴得到了举荐进宫当差。是什么差事呢?史料中写其“给事建章”,是个能侍奉汉武帝左右的小卒,这个职位和公孙敖的骑郎、张骞的郎官差不大多,但可能论起来还要低一点,主要就是陪汉武帝骑马打猎的。当时两人还有个友谊故事呢!】
如今卫青才刚入宫,刘彻还没想好按个什么官给他当呢,这公孙敖更是泯然众人,他更不记得呢!于是连忙问左右:“骑郎里头可有叫公孙敖的,速速叫过来!”
【当时卫子夫只是个美人,但她入宫不久后便怀孕了,这可是汉武帝头一个孩子,身为皇后的陈阿娇嫉妒万分,生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她便想加害卫子夫,但汉武帝正宠爱卫子夫,不便下手,于是她便向其母亲馆陶长公主哭诉。馆陶长公主也生怕女儿失宠,于是随意捏造了一个罪名加害卫青,卫青便被下狱,即将处死。】
这话一出来,满朝文武顿时没了声儿,大伙儿都不约而同地开始欣赏建章宫那光洁、不染纤尘的砖石起来,好似突然发现这砖石镶了金边似的,连宫人们也瑟瑟发抖地跪了满地。
刘彻却带着了然、冷冷地笑了:“我那姑母,果然好大的威风。”
【公孙敖与卫青秉性相投,情谊深厚,用咱们现在的话说,那是能穿一条裤子的铁哥们!听说卫青要被冤杀了,当初的公孙敖这位也是个大胆的义士,立刻不顾自身安危,率领其他壮士打进廷尉去,劫了大狱,将快被杀头的卫青救了出来,事后汉武帝知晓后,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欣赏他的率直与勇敢,从此重用公孙敖。】
此时,宫人们将刚刚进宫当差的公孙敖带了进来,刘彻转头仔细端详他,卫青也悄悄探头看向跟在宫人身后的少年,他与卫青年纪相仿,果然生得高大勇猛、深目高鼻,模样竟很有几分异域风情——这公孙敖是先秦时全民皆兵、骁勇善战的义渠人!
如今义渠已归入汉朝北地郡,不再是外族。
刘彻好奇地问他:“能见到仙迹吗?”
公孙敖连忙下拜:“回陛下的话,能!”
“好样的,”刘彻招手让卫青出来:“这就是你将来并肩作战的挚友,卫青!”
卫青默默地站了出来,他昨日刚被建章宫宫人带去汤池狠狠搓洗了一番,洗出一锅黑黄浓汤,健妇还将他生了跳蚤的头发用篦子沾了开水又梳又烫,梳得他惨叫连连,最后给他换上了墨色曲裾袍,虽还显得瘦弱不堪,却与当日刚进宫的骑奴截然不同了。
清朗俊秀的五官,天生沉静的气质。
满朝文武也是头一回见到仙迹中的卫青——好年轻!
但不知为何,却已能察觉其不凡了。
公孙敖也是一见他就觉着亲切,又不知道说些什么,只好挠挠头,咧嘴傻笑。
刘彻:“……”
完了,此子怎的有些傻气?他真能打仗?总感觉有点不妙。
【我们真的要感谢公孙敖的侠义,他救下了卫青,否则大汉就要损失一个最优秀的将领了。当然,我们也能从汉武帝此战的规划中看出端倪:四路大军,两路派熟知匈奴和兵事的老将出马,两路派没有上过战场的年轻将领出马,很显然,汉武帝已经有意识在用战争喂养属于他这个时代的将军了。于是他用公孙贺、李广兜底战果,让卫青、公孙敖去实战锻炼。或许一开始,汉武帝也没想过卫青和公孙敖首战能立下什么功劳,只是让他俩去历练学习的。】
【那么,那么多年轻人当中,为何选中的偏偏是卫青和公孙敖呢?他们当时籍籍无名,家世背景也比不上旁人,甚至没有参加过对匈奴的战争,这样两个初出茅庐的愣头青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这么重要的一场大战,汉武帝竟然敢让他们两个小年轻各率一路大军分击匈奴!这无疑是一场豪赌,当时朝堂也是一片哗然,公孙敖便罢了,好歹威猛高大,出身善战的义渠,还在军中历练过。那卫青之前可没正经入过行伍!军国大事岂能儿戏?反对之声尘嚣日上,但刘彻不管,他坚持大胆启用卫青,但这正好也证明了刘彻眼光之毒辣,因为龙城之战的战果,证明他冒险选择卫青是无比正确的!】
刘彻被夸得飘飘欲仙,眉开眼笑,在心中狠狠点头:是的,朕就是如此用兵如神!
李广与公孙贺也骄傲地挺起胸膛:陛下可是将龙城之战的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了!如此信重,他们必当为陛下踏破匈奴王庭!
不过……为什么只言选择卫青是正确的?
很快,两个老将心中的嘀咕就有了答案。
【毕竟若没有卫青直捣龙城,这次龙城之战就将成为汉朝面对匈奴的又一场大败!或许连汉武帝也会怀疑自己,大汉是否永远无法战胜匈奴了?但幸好,汉武帝选择了卫青!】
建章宫内不由一阵哗然!
“这是何意?难不成除了卫青,其他三路皆大败?那公孙敖便罢了,李广将军与南奅侯两路大军怎会都败了?怎会如此!”
“两位老将军熟知兵事,都曾多次出击匈奴,李广将军还是名将李信后人,李家世代将门,熟习骑射,李广将军守边多年,匈奴人畏惧不敢犯边,不应如此啊!”
在众人窃窃私语中,刘彻方才还沾沾自喜的脸瞬间拉成了驴脸。
李广与公孙贺也如同被人掐住了脖颈的鸭子,梗着脖子半晌没喘出气,有些难以置信——是他们败了!随即便“噗通”跪了下来:“老臣无能!请陛下恕罪!”
公孙敖则惭愧地低下了头。
随后众人又不禁将目光投向在场那位瘦弱的少年——这个胡须都还没长出来的少年,真能取得龙城首捷吗?令匈奴数年不敢犯边的飞将军李广、七击匈奴守卫大汉的公孙贺都没能做到的事,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卫青面对众人灼灼目光,则一贯内敛谦逊的侧过身去。
嬴政听见仙迹如此说,也挑了挑眉。
其实仙迹早就透露过卫青会在龙城立下大功,但秦汉两朝还不知这次战事的人都以为这是一场全线都有斩获的大胜,而非惨胜!
如今听来,似乎其他三路都败了,唯有卫青还取得了战绩。但对于从未在匈奴人手中讨过便宜的汉而言,这也足够激励那汉武帝大兴兵戈了!
【龙城之战中,四路大军分地齐发,李广、公孙敖两路与匈奴交战皆败,李广还险些被俘,公孙贺迷路了,连匈奴的影子都没瞧见,无功而返。】
听到此处之前,汉文帝刘恒刚刚招来了还年轻勇猛的李广,本想与臣同乐,谁知竟是这样的结果,未央宫里弥漫着深深的尴尬,刘恒轻轻咳了一声,安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
青年的李广还没有经历过那么多失败,强颜欢笑,他已经想哭了。
汉景帝时期,刘启也扶了扶额头,对坐立不安、垂头丧气的青年公孙贺点了点:“你日后只怕是封了候,便懈怠了、顾着享福了!瞧瞧,老马失蹄了罢!”
公孙贺年少从军,因聪慧过人被刘启重点培养,他早已经被汉景帝内定给了刘彻,因此他连忙下拜,郑重道:“下臣从今往后定以此为鉴,加倍努力习读兵法,绝不会再重蹈覆辙!”
“你有此心,朕便没有看错你。”刘启点点头,他不会因一场战争的胜败就否定公孙贺的所有,至少今时今日,公孙贺会带兵能打仗,治理边郡时也从无过错,他如此年轻,刘启自然会给他机会,他只需要一点恰到好处的敲打!
刘启温和道:“叫宫人取竹简刀笔来,你自己该好好记下,你将来为何失利!从此要更加勤勉习武,即便日后封候也万不可懈怠!朕日后不会再将你留在长安,在彻儿即位前,你要替朕好好守着长城!七击匈奴还是太少了,朕命你日后每年都带兵越过长城去溜溜,磨练自己的同时,也要为彻儿多带出几个能打匈奴的好苗子!”
“喏!”公孙贺感激涕零。
唐宋明清则早知此战结果,而几位自己打下天下的皇帝,谁没有听过卫霍的故事?卫霍北击匈奴每场战事,他们人人都揣摩演练得滚瓜烂熟,因此,李世民只是摇摇头:
“李广和公孙贺都败在老了!”
首先,两位老将为何戍守边郡时都战果不俗,之后却战绩惨淡?文帝景帝时期,李广与公孙贺常年镇守边郡,能时刻知晓匈奴的最新动向,战术也是敏捷多变,但龙城之战发生时,李广和公孙贺都被召回长安很多年了!他们认为的匈奴,却还是数年前的匈奴。
其次,人老了往往会变得固执己见不知变通,早已时移世易,他们却都被留在了往日,依旧用着老套的战术、陈旧的意识来带兵打仗如何能行得通?战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最后,两位老将打了一辈子背靠城池的攻防战,都很不适应刘彻激进的性格与战术,或者可以说,他们在文景时期所接受的军事指挥便是保守的。这便是老将的可悲,他们已不合时宜了!
朱元璋则砸吧砸吧嘴:“为啥选卫青?这有啥想不明白的,卫青虽首次出征便拜车骑将军,但卫青进建章宫当差后,到龙城之战前的数年间,卫青先升建章监和侍中,跟随武帝左右,后又迁太中大夫,这可不是小官了,足见其才干,且深得武帝信任!若卫青真是个靠女人裙带的无能之人,武帝怎会派他北征匈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