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辣椒和龙舟 (2 / 2)
紫琅文学zilangwx.com
于是他放下了玉玺,再次鼓起勇气一问:
【拆塔小王子:那个……主播,我有个好奇的小问题,那个……我怎么感觉历史上好像很少提到辣椒,辣椒也不是本土的嘛?】
刘禅再次提问的时候,林菱正把手机塞给爷爷往厕所里跑,好家伙,前两天还嘲笑人家五叔爷爷不会吃辣,今天林菱贪嘴吃了好多,把自己也辣进厕所了,反而五叔爷爷谨慎小心,只吃了清淡的那些菜,如今是生龙活虎啊。
林爷爷只好又替林菱看包看直播手机,看到网友问出很浅显的问题,也不会有所不耐烦,反倒像以前上课一样仔细地回答:
【是这样的,你说的没错,我们种花家虽然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会吃辣的国家,也是全世界吃辣人数最多的国家,但是我们往前数四百年,种花家的古人们都从没有见过辣椒。
辣椒的确是外来之物,和玉米啊、马铃薯啊还有番薯啊一样,它们都来自那个神奇的土地:美洲!而且也和这三个农作物一样,都是差不多明万历年间才传入中国的。
这么想想,明朝万历年间真的传入了很多好东西,只不过当时的人都没有去食用,辣椒也是这样的。它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可没有人拿来吃,而是拿来当观赏盆景,甚至还有女子用辣椒簪花,佩戴在头上当装饰品,也有把辣椒插瓶放在家里欣赏的。
总之,辣椒红通通的样子非常符合我们的审美,于是辣椒配美人,反而让人忽略了它其实可以食用。后来又被古人发现它可以祛湿,于是被当成祛湿的药材,常年都在各大药铺里出售。
比如《本草纲目》里就记载过,以前有个孩子长期在阴暗潮湿不干净的环境里生活,后来他的父母带他去看大夫,大夫就给开了辣椒,让他每天都嚼一点辣椒来吃,虽然把孩子辣得哇哇哭,但是这病很快就好了。
后来一直到百年之后的康熙年间,因为盐价疯涨,当时清朝的贵州又没办法产盐,当地的居民长期缺盐,粗茶淡饭过得日子非常的苦,于是第一个尝试将辣椒用来食用。
而且贵州也是气候潮湿多雨,肉类蔬菜都容易变质,而当地的穷人就别提肉了,根本吃不起,于是都是吃“下水”,也就是各种动物的内脏,那些东西腥膻,而辣椒味道刺鼻可以很好掩盖,不仅可以掩盖,还独具风味,让食物变得很好吃,于是辣椒很快就在贵州等地普及开了。
这时候的辣椒才出现在餐桌上,但却被看做一种低贱的食物,在清朝,当时的富人阶层做菜繁琐,就是吃个豆腐白菜,都要用火腿包起来,大家应该还记得《红楼梦》里刘姥姥进大观园吃的那个茄子吧?大概就是这样的,所以当时的地主贵族都看不起吃辣椒的,有时候忍不住偷偷吃点,也绝不敢承认,辣椒又怎会被文人士大夫记载在诗文著作之中呢?连距离我们如此接近的清朝都如此,所以再往前数的各大朝代,唐诗宋词里都不会有辣椒的身影的。】
刘禅听完了,也听懂了,只能沮丧地发言道了谢。
美洲……那样的地方,他们蜀汉根本没办法前往,他们甚至连北上长安都失败了啊!刘禅闷闷不乐地继续低头盖玉玺。
宫人们将纸简铺开,他便举起玉玺熟练地“啪叽”一盖,两人如同后世流水线宫人,配合极为默契,不到一会儿便完成了大半。
林爷爷讲完了辣椒,林菱还没回来,于是他又自我发散讲道:
【说起来,我们虽然没有辣椒,但是几千年来并没有停止过吃辣,比如被认为是小日子发明的芥末,其实早在我们周朝就开始食用了,而且周朝的时候就把芥末酱用来搭配生鱼片了,所以咱们现在看那些日料店,做什么刺身,说人家做得格外好吃,哎呦,其实啊,那都是咱们四千年前的老祖宗吃剩下的。
春秋先秦时期的古人们就将“辛”指代“辣”,食物中加入生姜来提升风味,比如我们都熟悉的孔子先生,他就在《论语》中被记载非常喜欢吃姜。是不是没想到,咱们日常学习的《论语》里居然还有这种记载。
这也是后来的“辣”字为什么是辛字旁的原因。
除了生姜,古人们还用“茱萸”来制作辣酱,没错,就是王维的诗中那个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当时的人们将茱萸捣碎以后混合石灰,没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确实是用茱萸和石灰混合做出了一种“艾油”,听说吃起来和咱们的辣椒油差不多,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三国,刘禅听到后立刻将头摇成拨浪鼓。
不,绝对不是一个味儿!
茱萸生姜和石灰,他先前就吃过了啊!
辛辣是真的,苦也是真的啊!毕竟茱萸“辛而味苦”,制作成的艾油还有一股子石灰味,不好吃不好吃。
唉,幽幽叹了口气,无法得到辣椒,神医的踪迹又南巡,那相父的身体该怎么办呢?痹症究竟该怎么根治呢?思来想去,刘禅还是有些不甘心,于是还询问了张皇后,便决定直接问道:
【拆塔小王子:饮食中缺少辣椒,那长期生活在云贵川等地的人不是很容易风湿?那他们怎么办?】
林爷爷笑道:
【如果本身便是当地的人,其实他们的基因里已经习惯了那种气候,是不容易得风湿的。我们现在可能提到祛湿,就是红豆薏米茶对吧?但古代可有不少祛湿的名方,古人对这方面是很重视的。
比如六君子汤,是元朝名医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记载的,用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六种草药煎熬而成,益气健脾,燥湿化痰。而且还可以根据患者本身的症状来调整方剂,延伸出了好几种偏向治疗的方子,比如治疗慢性胃炎啊,还有脾胃虚弱的啊。从不同方向去侧重,这一点大家一定不要小看中医。】
刘禅大喜,立刻命人记录下方剂:“此方乃后世元朝良方,定能医治相父之病!快快记下,交由宫中医官,待相父归来,便叫他们好生为相父斟酌剂量!”
【还有张仲景著的《金匮要略》里提到的茯苓术甘汤,这些方子其实直到我们现在,一两千年了,都还在使用。因为确实是有效,尤其张仲景,真不愧我们称为医圣,真的是非常令人敬佩的一位神医。
东汉末年,战乱频频,到处都是疫病,他本来为太守,却见到太多贫穷的百姓得不到医治而死亡,于是每天打开衙门大堂,收容百姓为他们治病,从不求荣华富贵,瘟疫爆发,他辞去官职,潜心研究写下《伤寒杂病论》,这是一本开启了中医学科理论的书,我们现在每一个学中医的孩子,应该都看过这本书吧?】
刘禅便由喜转悲:“可惜张神医已不在人世,他的著作也已经失散在战乱之中了,实在不知何时能够找寻到。”
若是有张神医在,刘禅又何必如此忧心忡忡呢?
林爷爷说着说着却想起了一则新闻,不由叹息道:
【张仲景在当时家家隐秘自家医术绝技的时代,他将自己《伤寒论》无偿公开,倾囊相授,只为了自己的医术可以救更多的人;而且我们现在每年过年都要吃的饺子,以前也是中药。
张仲景在一个寒冬,为贫寒百姓而做的,他辞官回家的路上看到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路上,逃难的百姓们耳朵冻疮发作几乎都溃烂了,于是就在外面支起大锅,将羊肉与姜等辛辣驱寒的药物一起煮,再用面皮包成耳朵的形状,分给饥饿交困的百姓们食用。
所以才会有那句俗语:“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冬至吃饺子是很多地方的习俗,而且还有很多地方将冬至看得跟春节一样重要,是哪怕在外地都要赶回家过节的大节日。
那时候的为官者,能为庶民百姓的生死而动容的,又有多少呢?我们是由这样大义的圣人传承下来的中医,却被他国拿去作为自家的东西申遗,实在是令人痛惜啊。】
【幼儿园扛把子:还有端午,哎,明明是我们纪念屈原的节日啊,每年南北都在赛龙舟吃粽子,也不知道怎么被他们搞走的。】
【劳资蜀道山:脸皮厚、不要脸呗,自己没有就偷别人的,他们不是自古以来就这样吗?不说这些,说起北方的赛龙舟,把我这个潜水的炸出来了,真的很好看哎,主播爷爷有没有看过啊!(狗头)】
林爷爷一头雾水:“北方也赛龙舟吗?爷爷真没看过!我上回倒是电视上看过新闻,粤省那边赛龙舟是真的热闹,好看,而且很刺激,弯道都直接唰地冲过去的,比拼得真是百舸争流,太厉害了。”
【劳资蜀道山:那个,主播爷爷你用你的号关注一下我,我转给你看!特别是辽省的,不愧是拥有16号的省份,简直横扫千军,不看真的是一大遗憾!(认真脸狗头)。】
林爷爷被网友这么一说,也起了兴致,因为胡建也是有赛龙舟的,一年一度非常热闹,倒是真没见过北方怎么赛的。于是就把自己的手机拿出来了,费劲地手写了一番查找到了这个网友,相互关注了一下,然后便笨拙地点开冒出来的一条提示:
【您收到一条私信,点击查看。】
林爷爷本着独乐了不如众乐乐,就把自己的手机拿到直播手机下面,跟大家一起欣赏北方赛龙舟的英姿,只见一片广阔的江面上,有三条龙舟,只见龙舟上的人们奋力争先,拼命地划着划着——
古人们也探头看,这划得不错嘛……哎哎哎,怎么沉了!
另外两条,一条就是怎么都走不了直道,直接越过了自己的赛道,撞到了另外一艘,被撞的那艘找不到了方向,绕着江面所有的赛道都划了一圈,结果又划回了原点。
关键是这个视频里还有不少网友在认真发表弹幕:
【看书的小青蛙:辽省赛龙舟,赛出了激情,赛出了友谊,赛出了欢乐,也赛出了屏幕。】
【爱自己的宇宙:好快!沉得好快!】
【种自己的花:欢迎收看,高燃!大型纪录片《辽省赛龙舟》哇哈哈哈,对不起辽省的朋友,笑得有点大声了。】
【长矛战士:那个转圈的龙舟,那么多条赛道就没有一条喜欢的吗?怎么还没挑好呢?】
【小狸猫:怪不得古人总说北方不善水战,看来是真的。】
【荔枝好吃上火:屈原心想,让你纪念我,不是让你下来找我。】
【翻滚吧蛋炒饭:著名五星评论家麦克阿瑟表示:看完辽省的龙舟赛,你以为已经够笑了吧?结果你再看咱们的阿疆,旱地上的龙舟赛见过吗?主打一个真实,一点水分都没有。】
林爷爷都被网友们笑得肚子疼。
各朝古人也被旱地龙舟震惊了,这是何等神奇的赛事啊?
汉武帝时期,刘彻也跟着笑了半天,最后才道:“后人们过得真快活,屈原若是知晓,只怕也能笑醒过来。”
林爷爷和网友们愉快聊天聊了不少,林菱才脚步虚软地出来了,直接摆手:“爷爷不行,我得去医院拿点药去,这吃得我胃不行了,一直难受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