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阿娘,寻常百姓家,都是逢年过节胖三斤,我们倒好了,一遇到逢年过节,瘦三斤都是轻,搞不好还要吃坏肚子,你胃又不好,你不怕你吃那些冷饭凉菜,闹肚子啊?”

李恪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戏谑,却也不得不说是道出了几分宫廷生活的无奈与真实。

他边说边从烧烤架上取下几串烤得金黄、香气四溢的肉串,递给杨妃,眼中满是温柔与关怀。

“就算娘亲你是坐女眷那边,那边的繁文儒节要少一些,但那在那个氛围里,您真能舒心享受美食?”

听完李恪的话,杨妃的脸上露出了复杂的神色。

作为前朝公主,杨妃自然深知宫廷生活的种种不易与束缚。

她望着李恪那双充满关怀的眼睛,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感动。

“恪儿,你长大了,懂得关心阿娘了。”

杨妃轻声说道,接过肉串,轻轻咬了一口。

“是啊,宫廷之中,虽享尽荣华富贵,却也有诸多身不由己。但你阿耶身为帝王,肩上的担子重如泰山,我们身为他的家人,自然也要为他分担一些。”

“不是有句话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们既然享受了你阿耶带来的富贵,自然也要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予他最大的支持与理解。”

杨妃的话语中带着几分坚定,她望向远方,眼神中闪烁着对家人的深情与对宫廷生活的淡然接受。

这番深明大义的话,竟然是从自己的母亲嘴里说出来的。

以至于李恪咬在嘴里的羊肉,掉下来之后他都没有发觉。

看着杨妃,只觉得,这还是自己眼中,怒其不争,有些憨傻,又有些懦弱,遇到什么都不争不抢的母妃吗?

这简直就是一个深谙宫廷之道又大智若愚的女人!

他忽然意识到,或许他自己从未真正了解过自己的母亲。

在她温柔与顺从的外表之下,可能隐藏着一颗坚韧不拔、又明辨是非的心。

见到李恪一动不动的看着自己,杨妃在自己儿子面前,也展露出本来面目,就像是回到了曾经的当公主的时候。

她将手里的一串五花肉,三两下的就吃到了嘴里,右手捂着嘴,眼神中闪过一丝温柔与慈爱,左手拍了拍李恪的手背,含糊不清的鼓励道。

“去吧,螺儿,宴会即将开始了,别让阿耶等太久,新的一年里,表现的好一些。阿娘听人家说,朔方那个地方太阳毒就算了,隔壁就是突厥,太过危险了,你表现的好一点,让你阿耶给你换一个封地。”

说完见到李恪不为所动,又伸手去拿烤架上的烤肉,杨妃又站起身来,强行将李恪拉起来。

李恪见拗不过她,只好挺着半饱的肚子,带着小二来福以及几个蜀王卫,前往了太极殿。

要不说,一个不会卡点的员工,不是好员工。

李恪前脚刚找到自己的座位,才刚刚和太子李承乾、秦琼、程咬金、杜如晦、房玄龄等几人打过招呼。

后脚李世民就紧接着步入了太极殿。

一身黄色龙袍的他,威严自现,群臣纷纷起身行礼,恭迎圣驾。

皇帝到来之后,虽说宴会可以说是正式开始了。

但是,流程才刚刚开始。

李世民首先发表了一下新年贺词,以及对过去一年国家大事的总结与未来展望。

“众爱卿,新的一年已至,朕在此与尔等同庆佳节。过去一年,我大唐风雨兼程,既有边疆的烽火狼烟,也有朝堂上的智计较量,更有百姓的安居乐业。朕深知,这一切的成就,离不开在座每一位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世民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臣民的感激与认可,他继续说道。

“新的一年里,朕期望大唐能更加繁荣昌盛,边疆稳固,百姓安康。同时,也望诸位卿家能够继续秉持忠诚与智慧,共同为大唐的未来添砖加瓦。”

随着李世民的贺词结束,殿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

宴会继续进行,乐舞交织,美酒佳肴,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

只不过那只属于台下那些大臣们。

李恪还得跟在大哥太子李承乾的屁股后面,先是给祖父李渊磕头拜年,送祝福。

完了之后,然后还要挨个给宗室的那些长辈拜年。

随后,就算是长孙皇后所在的女眷那边,也不能少。

让人感到无法接受的是,这样一圈下来,额头都磕的眼冒金星。

除了数十枚贺年钱,也就是新春钱外,就连压岁钱都没有看到一文。

要知道这种新春钱,体形小也就罢了,还不怎么精良,都是民间私人铸造,用来讨个好彩头的花钱。

论起它们的价值,或许加起来也换不来一笼馒头。

这样一圈下来,让李恪抓狂的是,在前往女眷那边的时候,大名鼎鼎的秦王破阵乐错过也就算了。

只是,就连据说李渊老爷子亲自排练的舞蹈“画中有舞”也没看到,就有些让人无法接受。

根据小道消息称,这些舞姬,迎风柳腰。

跳舞时,更是只穿上一件轻纱帐。

轻纱曼舞间,若隐若现,宛若仙子降临凡尘。

如此盛景,错过岂不让人觉得可惜。

大约寅时,也就是晚上四点,李恪这才拖着精神疲惫的身子返回了凤寰宫。

只是,还没睡上一个时辰,杨妃的乳娘雍偀,又将李恪给喊了起来。

“殿下,该起床了,要去参加大朝会了!”

卯时,太极殿外,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带着一大群估计守岁,守了一夜,眼睛通红的官员一同入宫给皇帝李世民拜年。

一夜未睡,进了太极殿,李恪熟门熟路的找了一个角落,朝拜完李世民后,就靠在上面打起了瞌睡。

这一觉可睡的够死的,直到大朝会上,地方刺史,各国使节、附属国使臣,接待完毕。

房玄龄出班,李恪这才被秦琼扯了扯,轻轻叫醒了过来。

李恪睁开睡眼朦胧的眼睛,就听到。

“陛下,如今春节已过,天气即将转暖,春耕将至,国之大事,微臣以为,应当派出农吏,前往各县,监督农事,特别是登州、莱州一带,农事懈怠,必须加强,微臣以为,陛下应当将农神祭祀,昭告天下!”

“臣附议……”

“臣认为……”

一个个穿着红色长袍,或者穿着紫色长袍的官员走了出来,纷纷就春耕事宜发表见解。

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深邃,不时点头以示赞许,显然对众臣的关切与责任心感到满意。

“诸位爱卿所言极是,春耕乃国家根本,不可有丝毫懈怠。房爱卿所提农神祭祀之事,甚合朕意。朕决议从明日开始,沐浴斋节,七日将与皇后一起,前往皇庄“扶犁亲耕”。

眼见文臣拿了今年政事的头筹,武将那边顿时也坐不住了。

憋了许久的代州都督张公谨建议,以颉利可汗与唐结盟又援助叛军梁师都为借口,向突厥开战。

只是,兹事体大,李世民一时间并未立即应允。

准备私下与长孙无忌、房玄龄等重臣商议一番过后,再重新定夺。

只是,还不等李世民回复张公谨。

历来只看不发表任何意见的太子李承乾,难得站了出来,朝着李世民道。

“启禀陛下,臣觉得张公谨之担心并无道理,突厥人骁勇善战,去年就曾派兵援助梁师都,虽然被燕王及时平定,但是也算是违背了盟约,现在突厥人人心惶惶,政治混乱,儿臣唯恐贼子会将内部矛盾转化为针外部战争……燕王李恪,素有贤名,允文允武,为了稳妥起见,儿臣还请父皇,尽快让燕王李恪前往大草原,安抚朔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