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曹操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举百万雄兵南下,新荡荆城,仗威东夏,时人无不惊惧。王雄烈豪迈,胆略兼人,摧曹操于金口,复楚人之业,定南北之基。”

“观王雄略内断,英猷外决,兵动若神,威震华夏,乃折冲扞难之臣。时中祖半途而崩,王受汉室之寄,主国政,治军事,拥幼君,破曹丕,匡扶朝事,北伐中国。”

“百日殄孙权,旬月斩王凌,二度破胡庭,扬国威德,四海是震,蠢尔蛮夷,莫不宾服,论功绩,韩、白不能及;言韬略,盖胜孙、吴。”

“王握六师,一语可亡天下,权重至此,然临大节而不改旧志。厚礼二朝,辅弼汉室,实行开创。虽伊尹、周公,何以加此!”

“昔霍光柄持朝政,然因家人乱政,遭致祸事。今王后贤惠,善进知退,齐治王宅。故传国后嗣,世受恩典,治三韩之土,何其盛哉!”

——

南汉

刘禅:“仲父天降之人杰,生知王佐,训师如子,料敌若神。昔汉室衰微,曹贼作乱,中原沦陷,汉失天命。父辅先帝,再造汉业。及朕继位,三伐兴汉,匡扶社稷,皆仲父之功。”

诸葛亮《论功臣》:“昔者韩信将兵,因河北分裂,故得以横扫。今武成王帅军独拔劲敌,未尝挫折,功不世出,略不再见,威下雒阳,天下布恐,其功乃难于信也。”

陆逊离长安恼怒之言:“葛君短于应变,诸将寡有知兵。今武王病薨,孤无惧天下。”

霍范灭高句丽,谓众人语:“先君兴复汉室,两度破胡庭,两汉无人可及。我今犁庭扫穴,难以称道。”

诸葛恪《答复姜维书》:“武王以万骑横扫大漠,威震四海。今胡夷进犯西域,望君勉之,勿失我望。”

刘裕北讨胡虏:“贼寇四起,蛮夷乱北。裕愿效武成王,为我朝兴平天下。”

李世民论霍、韩:“前汉以六合为家,是赖淮阴之策。后汉伐北兴业,皆因武成之功。观二人功绩,武成略胜之。”

评曹操、霍峻:“中汉之末,用兵强者莫过曹、霍。曹操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而万乘之才不足。霍峻深谙正奇,破敌无数,韬略胜操。”李渊赞李靖:“李靖是萧铣、辅公祏膏肓,其功唯汉之霍峻可比。”

李世民策问卫公(李靖)。

太宗问曰:“古今用兵之胜者,莫过于武成王。其术何如,君可比乎?”

李靖答曰:“用兵之法莫乎正奇,霍峻以正奇之术将兵,变化无穷。且霍峻机敏,临江湖治水师,行阵战用步卒,袭敌阵以骑卒。”

“昔孙武所谓‘形人而我无形’,霍峻深谙于此,故三军相辅相成,谋略正奇变变幻,何愁不能威临天下?”

太宗曰:“朕之正,使敌视以为奇;朕之奇,使敌视以为正。故有虎牢擒二王,洺水破武周。霍峻将兵之术,朕常以为然!”

李靖拜曰:“陛下神圣,迥出古人,非臣所及。”

太宗曰:“卿舅韩擒武尝言,卿可与论孙、吴,然卿自料能与霍峻比乎?”

李靖曰:“臣虽平萧铣,抚岭南,安江淮,袭下虏庭,然若与霍峻比,靖愧有不如。峻为汉创业,犹如君上,靖辅唐安天下,不能及尔!”

杜牧:“古今用兵之强者,周有齐太公,秦有王翦、白起,三汉有韩信、霍去病、卫青、霍峻、诸葛亮……隋有杨素,国朝有李靖、李绩等。如此人者,皆为一时之杰。”

唐立武庙,主祭姜子牙,副祭霍峻,另有八哲。左列分别为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右列张良、孙武、吴起、卫青、李勣。

宋元

赵匡胤:“南汉霍峻、诸葛亮、陆逊,习通儒学,立有大功,诸将当效之。”

赵光义:“昔霍峻以阵图治军,故我朝何不能以阵图征讨。”

司马光:“世或以霍峻为首建大功,为中祖阴侍刘琦,定吴楚,分兵镇淮,退曹操,胁中原。受托遗命,伐河南而有之,扫鲜卑于大汉,故南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峻之功也。”

“如以韩信比之,信既不能顺高祖,亦不能听蒯彻之说,行三分天下之事。然比高祖、中祖二帝,高祖有负于信,而中祖无负于峻。”

“夫峻、亮之所以能辅政二十余载,未复吕、霍之故事,既有二人公心执一,亦因中祖、高宗二帝重情,君臣互信至此,亘古未有。”

苏轼:“武成用兵,密如神鬼,疾如风雷。进不可当,退不可追,以水破城,乘火败敌。三军应会,诸军指挥。移五行之性,变四时之令。人也?神也?仙也?”

岳飞:“昔武成王率江楚之众,三伐定天下,驱车出大漠,行亘古未有之事。飞不才,愿为官家赴汤蹈火,驱除胡虏。”

赵九:“朕如有武成王辅佐,天下必能归一,胡虏无不宾服,四海将为臣妾,朕无忧矣!”

朱熹:“霍峻虽无背大义,但阴侍刘琦,实为其过也!”

文天祥:“中兴之初,先武穆王手扶天戈,望能收复中原。然不识君上,反遭惨祸,终难效武成王之事。”

成吉思汗赞木华黎道:“昔霍峻以天子权经略中国,今太行以南予君,望君能效霍峻。”

忽必烈:“古今名将,唯白起、韩信、霍峻、李靖四人。”

朱元璋北伐谓诸将:“霍峻统帅六师,从江淮北伐,得以兴平天下。今诸军出江淮,当崇前人之旧功。”

朱元璋:“大将军(徐达)谋勇绝伦,东征西讨,削平群丑,克济大勋,今之功绩堪比霍峻。”

朱棣:“霍去病封狼居胥,窦宪燕然勒石,霍峻镌刻北海,皆为汉室驱胡之绩。朕五伐大漠,开拓疆域,永乐之盛,当迈三汉。”

严嵩:“明初徐达之勋德才望,不弱霍峻之右。”

王世贞:“南汉本应难兴,然皆因武成王峻。其之难,在独临强敌;其之易,在秉持国政。如无英主当朝,诸葛亮辅佐左右,恐为岳飞之前事尔!”

史可法:“恨国朝无霍峻,难以行中兴之事。”

南汉后续番外

诸葛亮离任前,举蒋琬、顾雍、司马芝三人继承其位,三人如若病逝,可拔费祎、杜恕、滕胤三人接任。

刘禅从善如流,在诸葛亮离任后,封蒋琬为左丞相,顾雍为右丞相治理国,司马芝辅佐二人。

在蒋琬执政的五年时间里,因自知才能不如诸葛亮,蒋琬未改旧策,依旧沿用诸葛亮的治国政策,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稳定朝政,减少向外用武,为大汉积蓄国力。

期间因司马芝、顾雍先后病逝,刘禅拔潘浚为右丞相,杜恕接替司马芝御史大夫之位,以为辅佐蒋琬。

因蒋、潘两人年岁甚大,难以事事躬亲,则将不少权利下放与费祎、滕胤。

潘浚任职一年后病故,刘禅拜蒋济为右丞相,负责处理军国之事。

时蒋琬执政已有七年,因身体饱受疾病困扰,朝权逐渐交由蒋济,费、滕二人为辅佐。

蒋济在上位之后,因得益于诸葛亮、蒋琬、顾雍三任执政者的休养生息,大汉国力充裕。于是蒋济将注意力集中在辽东崛起的高句丽上,欲发兵打击高句丽。

为了打击高句丽,蒋济先命黄权为帅,率军三万征讨。黄权初胜高句丽王位宫,斩俘万余人,欲乘胜追击时。黄权不幸因疾病恶化,病逝在道中,汉军不得已班师。

次年,蒋琬因病去世,刘禅搁置左丞相,蒋济依旧任右丞相。

公元248年,为了解决高句丽,蒋济任命霍范为帅,都督平、幽、冀三州及辽东鲜卑、乌桓二部兵马,所统五万人。

汉军沿着黄权出征旧道,先后在沸流水、梁口两度大败高句丽军,斩首高句丽军一万八千余人,逼高丽王败逃东沃沮避难。

因东北孤远,霍范未有追击位宫,而是率兵高句丽国都丸都山城,欲瓦解高句丽王的统治基础。

围城三月,霍范声东击西,于黑夜遣军士翻越城郭,遂破其国都,俘高句丽男女数万。

霍范横扫高句丽,因不知位宫的行踪,加上大雪封山,遂率大军回师。

公元249年,位宫在沃沮部民的帮助下,在辽东迁都复辟,招降纳叛意图再度反叛。

蒋济唯有再令霍范率平、幽二州精锐,都督鲜卑、乌桓骑卒,合计万余人远征。

因霍氏封在乐浪,霍范颇知辽东地形,在得到扶余国的引导下,霍范率兵跋山涉水远征位宫。

在竹岭,霍范大破高句丽军,俘虏高句丽百姓数万,位宫侥幸突围,再度携妻女亲信北逃,以避汉军兵锋。

霍范乘胜追击,于东沃沮再败高句丽仆从军,并将收留的位宫邑落攻破、清算,斩首四千余级,俘男女万余人,犁庭扫穴,以此来警告东胡各部。

因不见位宫踪迹,霍范率兵三千追击千里,直达肃慎国(今俄罗斯滨海地区),方斩位宫首级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