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5章 不一样的发达城市,肖市 (2 / 2)
紫琅文学zilangwx.com
“现在他们把亲戚都带来了,说肖市比老家还亲。”
周志高突然想起自己在长福镇的日子。
那时他帮着外来商户解决摊位问题,有人说“本地人都没地方摆,凭什么给外地人”,老书记拍着他的肩膀说“都是龙国人,手心手背都是肉”。
现在的肖市,正把这句话酿成了实实在在的甜。
中午的职工食堂里,周志高和工人们坐在一起,端着搪瓷碗吃红烧肉。
邻座的安徽小伙说“肖市的老板不欠工资”,旁边的河南大叔接话“孩子上学不用找关系”,最年轻的那个姑娘红着脸说“我对象是本地的,他爸妈待我像亲闺女”。
俞虎友往周志高碗里夹了块排骨,油星溅在桌布上:“我们有个‘新肖市人’评选,每年选十个为城市做贡献的外地人,颁奖的时候市长亲自给他们戴红花,和劳动模范一个待遇。”
刘成突然想起什么,从公文包里掏出份倡议书:“这是今年的,号召本地企业优先录用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有两百多家签字了。”
他往落款处指了指,第一个签名是俞虎友,名字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
下午的农贸市场格外热闹,周志高跟着俞虎友去检查物价,本地菜农的摊位旁特意留了空位,标着“外地菜农免费摊位”。
卖生姜的山东老汉往俞虎友手里塞了袋新货,说“要不是肖市给我摊位,我这生姜早烂在地里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市场管理处的墙上,挂着块电子屏,滚动播放着“外来商户须知”,从营业执照办理到子女入学,写得清清楚楚。
管理员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正帮着卖水果的新疆大叔调试收款码,维吾尔语和汉语混在一起,像支奇特的歌谣。
“周部长您看这个。”俞虎友往公示栏指了指,外来人口积分落户的条件列得明明白白,“只要在肖市工作满三年,没有违法记录,就能申请落户,和本地人享受一样的待遇。”
他突然压低声音,“去年有个农民工,因为救落水儿童得了见义勇为奖,直接破格落户了。”
离开市场时,暮色已经漫过老巷的屋檐。
周志高望着家家户户亮起的灯火,外地打工者租的阁楼里,飘出和本地人家一样的饭菜香。
他想起江市的夜空,那里的霓虹灯再亮,也照不暖人心的隔阂。
市政府的夜灯亮到很晚。
市委书记俞虎友和市长刘成正在修改新的帮扶计划,准备在工业园区建外来务工人员公寓,配套幼儿园和诊所。
周志高翻看着他们的会议纪要,某页写着“城市的温度,取决于对待弱者的态度”,字迹力透纸背。
“俞书记,刘市长,”周志高合上纪要,目光在两人脸上停留片刻,“肖市的经验,要在全省推广。”
他往窗外指了指,月光下的肖市像块温润的玉,“龙国的发展,需要的就是这种同心协力的劲儿。”
俞虎友的搪瓷缸里又续了新茶,茶叶在热水里舒展着,像一片片展开的绿叶。
“周部长放心,”他的声音里带着承诺,“我们还打算和更多的贫困县结对子,让肖市的工厂开到他们家门口,让老乡们不用背井离乡就能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