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六百七十章 大概是活不到 (2 / 2)
紫琅文学zilangwx.com
“是的,确实存在一年就达到十八斩水平的锐士。”刘备回忆自己和未央宫的老兵瞎扯的时候,不少老兵都说过早先他们也见过惊才绝艳的老哥,在短短一年时间就达到了十八斩的水平,当时刘备还追问过那些人现在咋样了,结果一问都死了,刘备不得不感慨战争的残酷。
关羽的眉头皱成一团,别人不懂十八斩锐士是什么玩意儿,关羽是真的懂,毕竟他麾下有同类型的兵种,而三天赋的校刀手在全力全开,关羽将军团天赋绽放到极限的情况下,常态也只有十二三斩的水平,配合上锐士的核心天赋唯心斩杀,平A才将将超过十五斩。
而十五斩的锐士和十八斩的锐士那完全是两个境界。
理论上来讲,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存在一年速成十八斩锐士这种逆天的情况,这就不合理!
“听起来好像很离谱的样子,但是想想江广一年熔炼了自适应,我就觉得有这么一个人存在完全正常。”陈曦看着房梁带着几分对于人类物种多样性的感慨说道。
关羽冷傲的脸都有些绷不住,一年熔炼自适应这个,实属是对于天赋熔炼了解的越多,越觉得扯淡,问题在于江广真的就只花了一年。
“也是,可能也就那么一个人,而且大家都觉得震惊,所以才一直流传,不过可惜死的太早了。”刘备带着几分感慨说道,关羽闻言点了点头,原本的思考就这么被自然而然的打断,人类之中偶发性的一两个奇葩而已,没什么值得让人震惊的。
“对了,有件事我会在大朝会上进行商议,但得提前和各位通通气,避免误伤。”陈曦对于一年速成十八斩的锐士也非常有兴趣,但人都死了几十年了,陈曦也没啥好办法,于是换了一个话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什么事?”刘备有些好奇的询问道,“是北五州演练的事情?”
“不,是准备扩大畜牧业,换句话说就是准备收粮。”陈曦很是认真的开口说道,“地方粮价已经降到了四十二文一石的水平了,虽说官方粮价一直维持在一百五十文,但实际粮价已经崩了。”
“这个问题我已经和各个地方的老兵确定过了,老兵并不觉得有问题,并且认为官方粮价乃是仁政,至于地方粮价四十二文一石这个,也并未造成什么影响,我和每一个州的老兵就这个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讨论,最后确定是没有影响。”刘备直接打断了陈曦后续的话,表示陈曦不要危言耸听,大家都觉得现在这个粮食价格很好。
这个问题刘备还真是和各个州郡的老兵都谈过,虽说住在城里面的老兵对于这个粮食价格有些微辞,但这年头老兵自己都是有田的,愿意种田的吃自家粮,无所谓贵贱,而有些老兵自己不种田,租给别人种了,然后自己买粮食吃。
而官方铺子买卖粮食,甭管啥时候都是一百五十文,所以城里的老兵买粮食都到乡下自己哥们那边,四十几文整一石,便宜老多,这个对于城里的老兵而言就稍微显得费事。
至于说四十几文一石的粮食会不会造成谷贱伤农的问题,刘备接触的农村老兵的物价观念是我这些麦子换你那玩意儿,你换不,只要换,我粮食啥价格都无所谓。
行市价格一百文一石的时候,我一斤麦子在供销社这边能换一壶酒,行市价格七十文一石的时候,我一斤麦子还是能换一壶酒,到现在四十文一石了,供销社的掌柜还是给我换一壶酒。
那请问,这粮食价格跌不跌跟我有个毛关系啊!
好吧,也有一些不能直接拿粮食换的城里面的东西,需要拿钱买,那就涉及到另一个东西,也即是官方粮仓,每年可以接受按照一百五十文一石收一半的粮食产出,这一半产出都是正经的钱,也都够花。
所以大多数老兵对于刘备言及粮价的问题,都觉得现在这种日子挺好,就这么着就行了,没必要改。
刘备听了那么多自然也延续着这个思路,故而在听到陈曦说是粮价崩了,要提粮价,刘备第一反应就是拒绝——一个系统在好好运行的情况下,就不要动这玩意儿,让这玩意儿继续运行就是了。
“我大概也知道他们会怎么回答,毕竟去往恒河的时候,我也问了一次,那次粮价已经跌到了七十多文,现在进一步跌落到了四十多文,就这还是因为炽天环导致了气候问题,否则可能会更低,甚至如果不是我收了一半的粮食产出,这个时候粮价应该跌到斗米两文到三文的水平。”陈曦带着几分无可奈何的语气说道。
初,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则数月不闭。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
这是唐朝走向极盛的关键,米价跌到了一斗两钱的水平,陈曦估摸着自己要是不收粮,纵然是遭灾了,斗米恐怕也就这个水平。
这个物价听起来挺好,但对于农业社会也并非全是好处。
一斗米两钱的,一石米也就是二十文,一亩地四斗,也就是八十文钱,一家人五十亩地,合计起来四千文钱,可以说除了吃饭,是完全不够开销的,而且随着粮食价格下跌到这个水平,在没有成熟的大型畜牧业,以及物流业的情况下,肉类价格还会因为需求而上涨。
毕竟粮食是刚需物品,需求不会因为价格的高低而发生极大的变化。
这么一来就很要命了,所以当粮食价格跌到这个程度之后,自然就会有部分的人被迫离开土地,进入其他行当。
虽说从理论上来讲,粮价慢慢下跌,让百姓能吃饱的同时,为了更美好的生活,离开生养的土地,进入厂矿工作对于国家和政府是有利的,但陈曦本着社会进步是为了让人获得更轻松美好的生活,而不是为了让人背井离乡进入另一种繁重的生活,决定还是拉一把粮价。
“粮价再跌的话,百姓买布匹就有点买不起了。”陈曦直指刚需物资的相互获取逻辑,说别的都没用,这种才是硬件。
“等等,为啥会买不起,每年收粮的钱不是都落到了百姓手上了?”刘备有些不解的询问道。
“因为各种产业生产出来的物资越来越多,需要购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钱逐渐的不够花了。”陈曦面无表情的开口说道,这个过程就像是七八十年代,一切欣欣向荣,钱也有,但市面上的商品越来越多,钱感觉就是日渐变得不够花了。
“最简单的房子里面的很多东西在以前的家庭是没有的。”陈曦很是认真的说道,“桌子、椅子、几案这些东西,在以前的百姓家是没有的,铁锅也是没有的,而这些东西在这几年逐步的进入了百姓家,这些都是开销,而且是一笔相当大的开销。”
有些东西的价格,在当时高的会让后人觉得神经病,比方说自行车,比方说电视机,七十年代的自行车除了贵,还需要票,八十年代普通人一个月几十块的时候,彩色电视三千块,这些玩意儿在21世纪的后人看来,简直贵的有毛病,但当时就这个价,还爱要不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对于老兵而言,无所谓这点开销,但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已经有些不够了,粮价低于七十文,对于没有其他收入,靠男耕女织这种小农经济过活的家庭而言,已经无法继续发展了。”陈曦无可奈何的说道。
钱被一部分固有的开销限定死了,剩下的那部分还要分出来一点点存起来,用来防备可能出现的意外,剩下来的那么一点点才是拿来自我消费的部分,在这样的前提下,这样的家庭怎么可能继续发展。
这个发展不是指自身进步带来的发展,而是社会进步,带来的自然性的水涨船高,而这种社会进步带来的整体性的自然进步,才是政府调控的真正意义所在,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社会的进步,其实是无法反应在个体上的,而无法体现在个体上的社会进步,对于个体是没有意义的。
拥抱新时代的两种方案,一种是踹掉跟不上时代的家伙,让他们自生自灭,然后等到他们死了,就只剩下沐浴在新时代光辉下的家伙,另一种则是在集体的调控下,将时代的光辉传递到每一个人的身上。
陈曦选择了后者,毕竟作为先发性质的大国,没必要那么急迫。
“当粮价拉高到一百五十文,这些汉室最多的普通家庭,也就能每年多吃点肉,购入一些糕点,买一些可以提高生活质量的东西,而这就是进步。”陈曦很是认真的说道,也就是汉代了,后世肯定是不能这么干的。
毕竟汉代是99%的家庭种田,剩下的1%,也就是在这个提议之中受损的家庭,也不在乎多花几十文买粮。
当然做这个提议的陈曦,以及周围的众人,都会因为这个提议受损,不过这种程度的损失,对于这群人而言,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