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诸士叹仁怀英略 (1 / 2)
紫琅文学zilangwx.com
却见已经填平的城壕外边,在离城墙一两里外。
先是开来了两个行军团的贼兵,左右各两千人上下,分列在城门对着处的两边,列好了阵型。继而,数百贼兵择一平地,冒着雨,搭起了一个台子,竖上了“右武候将军李”的将旗,并在台子上堆了些粮食、金帛。再接着,又千余贼兵押着数百俘虏,来到了台子的下边。
列阵、搭台的时候,杨得道、杨善会、卢郡丞等还没搞懂贼兵这是要干什么。
俘虏押到后,却便是卢郡丞,也已猜出贼兵这是打算作甚了。
卢郡丞指着被押到台下的数百贼兵俘虏,愕然说道:“被带到台边的,是不是张将军的部曲?还有,还有那个牵着青骢马,披挂着铠甲的,是不是张将军?他、他没死么?李贼这是意欲何为?台子上还放了粮、钱,他、他竟是要释放俘虏?那张将军呢?张、张将军降了?”
大胆地说出了个这个猜测,卢郡丞扭脸去看杨得道、杨善会。
杨得道亦已是一副愕然之状,放在胡须上的手,忘了往下抚,喃喃说道:“释放俘虏,张将军已降?”目光亦转向了杨善会,说道,“杨公,张将军,公一向赞他是义士,当不会降吧?”
释放俘虏还好一点,虽然对守卒的士气会有影响,但从行为上来说,“释俘”,是贼兵的主动行为,不是俘虏的主动行为,俘虏只是被动接受;而如果张竖眼竟然真的是降了,那性质就不同了,投降肯定不是被动行为了,是主动的行为,且则张竖眼勇冠三军,是杨善会的爱将,则这么一个守卒无人不知的杨善会的爱将,若是竟主动投降贼兵,对士气的打击可想而知!
杨善会按住内心的震动,努力地远望,那个台子离城有一两里地远,兼以雨又影响了视野,并且那个牵着青骢马的贼兵俘虏,身披铠甲、头戴兜鍪,他又如何能分辨得出,到底是否真的张竖眼?不错,从个头、体形来看,很像张竖眼,可杨善会与张竖眼相识多年,对他甚为了解,要说他会主动投降贼兵?杨善会坚决不信!他斩钉截铁地说道:“此必李贼奸计!”
“李贼奸计?”
杨善会说道:“仆深知张五郎其人,五郎尚气轻生之士,焉会叛我城而从贼也?牵马此人,一定是李贼从贼兵中选出来的体态似五郎者,假五郎也!所为,不外乎欲以此动我军心!”
卢郡丞幽幽地说道:“就算是假张将军,明府,满城守卒亲眼所见,信者必是不少。唉,只怕很快‘张将军降了贼’的消息,就会传遍军中、城中了。这可如何是好!”
杨善会张了张嘴,无话可说。
这正是李善道策略的毒辣所在,即使你确定投降的张竖眼是个冒牌货,那又如何?原本的目的就并非是为让杨善会等相信,而是要让城内的守军和百姓信以为真。
三人沉默下来,一时间无人再开口,凝视着城外的台子和俘虏,静待着贼兵接下来的行动。
没等太久,百余骑护从着一骑,从北边的贼兵大营而来,驰马到了台侧。
百余骑没有下马,环台而立,被他们簇拥的这骑下了马,登上了高台。
卢郡丞低声说道:“此贼定然便是李贼了。”
……
李善道登上高台,命令董法律、苏定方等将俘虏押到台下近处。
俘虏不止是张竖眼的部曲,还有那五百出袭守卒中的一些,共计七八百人。
分成了两列,这些俘虏络绎站到了台下。
李善道环顾他们了一圈,大声说道:“你们被俘以后,我亲去俘营,见过你们。该说的话,我都说过了;我义军待你们宽厚不宽厚,是不是与张金称诸辈贼寇迥然不同,你们也亲身感受过了;愿意弃暗投明,降我义军的,也已经降了。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已愿降从我者,出列,站在左边;本尚未降,现在愿降的,也站去左边;仍不降者,留在原地。”
对於这些俘虏,李善道再三严令,执行的乃是“优待俘虏”的政策。
这几天,在俘虏营中,这些俘虏都受到了良好的待遇。李善道军中不缺粮,顿顿让他们吃饱;俘营被雨水淹了,李善道调集民夫给他们挖排水渠;有俘虏受凉生病了,李善道派军医给他们治疗,各种的优待措施,简言之,与对待自己的部曲相同,没有差别。
因此,这数百俘虏,现其实已有大部分都表过态了,愿意降从李善道。
剩下还没降的,数量不多,要么是张竖眼等的心腹,要么是有兄弟、交好的战友死在了战中。
遂大多的俘虏,皆移到了左边站立;留在原地的大约只有几十人。
李善道倒还真是有点欣赏这几十人,数千敌兵的虎视眈眈之下,敌军主将当面再问降不降的这种情况下,还敢不肯降的,那都是有胆子壮士!不愧是杨善会的老部曲、守卒中的精锐。
等投降的俘虏们纷纷站到了左边,李善道稍作停顿,见留在原地的数十人态度坚定,无人肯动,甚至有几人傲慢地抬头,挑衅般地盯着自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不再等待,也没有理会那些挑衅的俘虏,便继续说道:“我原本与你们一样,也是良家子弟。如今跟随魏公、翟公起兵,实在是因为昏君无道,残虐百姓,为了讨伐不义,拯救万民,不得已才起兵反抗。天地之间,人为贵。拯救百姓是我起兵的初衷,杀戮非我所愿。因此,仍不肯降我之汝等,虽汝等戆愚,我亦不杀,将尽释汝等回家!”
转而,带着亲切的笑容,望向左边愿降的俘虏,说道,“君等此前,从杨通守进战,我知君等所为,亦是为保全乡里,爱护百姓,这正与我起义兵的初衷是一样的!
“杨通守其人,我略知之,良将也,亦爱百姓,唯可惜的是,他搞错了而今海内大乱、民不聊生的缘故,他以为民不聊生是因为张金称等这样的恶贼,他错了,民不聊生是因为昏君无道!试问之,君若有道,天下清明,有谁个良家子弟,如君等、如我辈,愿意从贼、为贼?谁个不愿安居乐业?所以,民不聊生的根本原因,不在张金称等贼,而在昏君!
“先有昏君无道,乃有张金称诸贼趁机窜起。既已昏君虐民,复又金称诸贼又残民,民之无活路矣,乃复有我义军之起!谶纬有断,童谣四歌,隋命已绝,天已厌之,诛昏君如汉高祖之伐暴秦,杀恶贼如我剿武阳强盗,以近安我河北之良善,远则安抚海内我亿兆生民!
“杨通守不识民苦之真正根源,故面对我义军之来讨,他现犹顽抗,自以为忠,诚然昏聩!但也不打紧,我相信,他早晚会能明白,民不聊生的真正根源是在哪里!君等比杨通守强,能辨形势,知晓善恶,现愿降我,从我义军行安民之义举伟业,我有三条,愿向君等承诺。
“前为敌我,今为同袍,将待诸君与老卒无别,此其一;仍以诸君原本隶属,编为团旅,不将君等打散,及团旅队伍将吏之任,从君等中抽拣,此其二;君等皆义士,杨通守系君等之故将,底下来的攻城,不令君等参与,以全君等义名,此其三。”
聚在左边的数百降俘听完,心动神摇,感恩满怀,不顾地上泥泞,尽伏拜在地,三呼“万岁”!
——“万岁”此词,现尚非帝王专用,人们表达激动的心情时,都可用之。
刘黑闼诸将、魏征诸吏,也都来了,从侍台边。
李善道的这一通言论,义正言辞,慷慨激昂,话落之后,他们亦是各心怀激荡。
有的如李文相、赵君德等,还只是“浅层次”的激荡,没有意识到李善道这通话所蕴含的真正意义;而如魏征、于志宁等,却是敏锐地意识到了李善道这通话中所包含的真正价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