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步步为营(五十四) (1 / 1)
紫琅文学zilangwx.com
五十四
文秀说:“我知道,支书叔叔家的奶奶最服气妈,经常在外面夸赞妈。”妈不好意思都说:“是啊,刘家婶子经常说:‘我最服气德海家的,她的话我不能不听,因为她说的在理。’调解婆媳之间的矛盾,关键在于消除她们之间的隔阂,让她们知道她们之间只有和睦相处家庭才能安宁,让她们意识到她们之间也是有亲情存在的,是要相处很长时间的,也要让她们懂得相互尊重、相互体谅、相互爱护、相互帮助。”小红听了,感觉句句在理,她暗自佩服婆婆的心胸和见识。她想,公公婆婆的三个孩子都很懂事,这与他们受到的良好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公公婆婆顾念亲情、为人厚道,孩子们也是这样,再往下一代人也会是这样,这样的家庭传统多好啊!想想自己娘家也是这样,父母都是正直厚道的人,做事从来都是本着良心去做的,即使在那十年之中人格分裂的年代,他们一家依然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从来不去揭发别人,都是与人为善,他们兄弟姊妹几个也都是这样。这样的传统应该继承和发扬下去,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么和睦的家庭,一定是幸福快乐的家庭,一家人在一起,没有那么多的心计,无所顾忌随便说话,充满了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文秀从自己家想到了婆家,婆家也有这样的气氛,婆媳之间关系很融洽,没有那么多的矛盾,婆婆很娇宠她这个儿媳妇,处处为她着想,关心她,她也很孝敬婆婆,她一点没有觉得她与婆婆有隔阂。
小红说:“今天妈和秀秀做的烩面太好吃了!以后有机会了我也试试做做,学会做了想吃就做,很方便。”妈说:“小红,过两天我再给你做,喜欢吃咱们就经常做,做烩面不难。老家还有一种饭叫烩饼,老家人叫熬馍,就是用白面烙饼,把饼切成丝,像做面条那样做出来,吃起来口感也不错。过去困难的时候,吃一碗烩饼是一种享受。我知道的,刚解放的时候,贾庄有一个人因为成分不好挨了批斗,就去他本家侄子的饭馆里吃了一碗烩饼,吃完就跳井自杀了。”
文秀插话说:“妈,你说的跳井这件事我听佩轩也说过。”妈摇摇头说:“现在条件好了,吃一碗烩饼不算什么。可是那时候普通人吃一碗烩饼那是很铺张的一件事。”二嫂说:“你们这么一说,我简直就要流口水了,哈哈。”妈说:“这些我都想办法来做,让你尝尝老家的各种饭。”二嫂说:“我也要跟妈好好学一学做这些饭,以后有孩子了,就不能天天吃食堂了,自己做饭吃才有家庭气氛。”妈说:“你们俩单位里都有食堂,饭菜也不错,吃食堂省心省事。只是有孩子了,就没那么自由了,总要管孩子,给孩子做饭吃。
小红说:“看着妈和秀秀都在打毛衣,我也有点手痒,嘿嘿,也想试试打毛衣。”文秀说:“嫂子你是在坐月子,你啥活也不能干,安心养身体就行了。我们也是闲着没事才打毛衣的。”到了该做晚饭的时候,文秀放下手中的活计,要去做饭。妈说:“秀秀,你要去做饭吗?你别去做了,我去做吧,你打毛衣吧,你打毛衣打的快,我去做饭,正合适。”文秀只好继续打毛衣,妈站起来去做饭,她问小红:“小红,想吃什么?想吃烩饼咱们现在就可以做。”小红急忙说:“妈,咱们中午刚刚吃完烩面,晚上就不必吃烩饼了,过两天再吃也不晚。再说做烩饼还要烙饼,多一道程序,也够麻烦的,以后有机会咱们再做。随便做什么都可以,我什么都能吃。对了,烩面还剩一碗,可以当作我晚上的加餐。”妈说:“好,这两天秋老虎厉害,我去熬点大米绿豆粥,解解热。”于是,妈用高压锅熬上粥,收拾三个丝瓜,做一个丝瓜炒鸡蛋,调一个芫荽拌黄瓜,又馏几个馒头,就做好晚饭了。妈把高压锅的火关上,把做好的菜端都餐桌上,把馏好的馒头拣到馍筐里,看高压锅里还有气,就坐下一边打毛衣,一边等着,过了一会,文秀说:“妈,我去盛饭吧。”她就去厨房看高压锅里还有热气没有,见还有热气,就双手端起来高压锅把,放在水池中,打开水管,用凉水冲一下高压锅,很快高压锅里就没有热气了,于是打开高压锅,盛了四碗粥,端到餐桌上凉着,又去拿了筷子过来,对妈和嫂子说:“粥还有点烫,凉一会儿再吃吧。”嫂子说:“不着急吃饭。”
文亮一下班就回来了,到家首先去抱着孩子亲了亲,妈说:“吃饭吧。”因为孩子依然睡着,文亮放下孩子坐到餐桌旁边,妈、小红、文秀也都坐下来开始吃饭,文秀说:“二哥,喝酒不喝?喝一点吧?”文亮说:“不喝了吧?明天肯定得喝酒,留着酒量明天喝吧。”小红笑着说:“嘿嘿,你这话有点言不由衷,想喝就喝几杯吧。”妈说:“少喝两杯也没事。”文亮笑着说:“不喝了。”小红说:“我去给你倒酒。”说着,她就要去倒酒。她知道,她一说文亮言不由衷,等于揭穿了他,他肯定不好意思喝,可是她不想忤了他的意,于是就要去给他倒酒。文秀说:“嫂子你不用动,我去倒酒。”说着,她就站起来去拿过来一瓶洹水大曲,打开,往酒壶里倒满,又盖上酒瓶。文秀说:“就这一壶酒,喝完就不喝了。”她拿过来四个酒杯,小红说:“秀秀,不用给我酒杯,我一口不喝。”文秀说:“好吧。”然后文秀给妈、二哥和自己各倒了一杯。妈也说:“我也不喝。”文秀说:“妈,你就喝一杯,好吧。”妈只好说:“好吧,我只喝一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文亮举起酒杯说:“妈、秀秀,咱们喝酒。”于是他们仨碰杯喝酒,妈只是浅尝辄止,而文亮和文秀都喝干了。文秀又给倒上酒,又和文亮举杯喝酒。妈说:“你们俩不用只知道喝酒不知道吃菜。”于是文亮和文秀又吃了几口菜。这时候孩子“哇哇”哭了,小红说:“估计他饿了,该喂奶了,我过去。”妈急忙站起来说:“小红,你先吃饭吧,我过去,你吃完饭再给孩子喂奶。”说着妈就去抱起来了孩子,给孩子换了尿布,把他抱了过来。一过来,孩子也不哭了,睁着眼睛到处看,妈说:“宝贝,看看你爸爸和你姑姑在喝酒,你妈妈在吃饭,咱不着急,让妈妈慢慢吃,吃完了饭给你喂奶,好不好?”小红笑着说:“孩子听他奶奶的话,一声也不哭了,呵呵。”文亮和文秀继续喝酒,很快一壶酒就喝完了,接着就吃馒头、喝粥。小红吃完了饭,就接过孩子给他喂奶,妈坐回餐桌,把自己酒杯里的酒喝掉,然后继续吃饭。吃完了饭,文秀要收拾,文亮说:“秀秀,你别管了,我来洗碗筷。”妈和小红都用赞许的目光看着文亮,文秀只好去拿来抹布把桌子擦一下,然后就又去打毛衣了。文亮想着以后自己也必须学会做家务活,因为小红一个人还要带孩子,还要做家务,是忙不过来的,家务必须两个人做,所以他从这时候起就要学着做家务,尽量分担小红的负担。以前他在连队工作很忙,那时候因为两个人都在单位食堂吃饭,也没多少家务,小红从来也不要求他做家务。文亮也说过,有了孩子,一定替小红分担家务。小红其实并没有指望他做多少家务,不过看他态度诚恳,又当着婆婆和文秀的面,也不方便阻止他,干脆就放他去学着做吧。文亮是军人,做事干净利落,很快就洗好了碗筷。
小红夸赞文秀说:“文亮你干活挺快啊。”文亮不在乎地说:“这不算什么,我在炊事班还干过呢。好了,我去连队看看。”一般没事的情况下,他不管值班不值班,晚上都要去连队看看,因为离连队很近,过去也很方便,就几分钟的路程。小红知道他非常敬业,也非常支持他的工作,因此他的连队在军区的技术比赛中稳居第一名。
小红给孩子喂完了奶,文秀就过来抱着孩子,她在孩子脸蛋上亲了好几下,说道:“总觉得亲不够啊,嘿嘿。”她抱了好一会儿,才让小红抱走。小红看孩子睡了,就把他放到床上,然后又和妈、文秀一块合计了一下明天的菜谱,对妈和文秀说:“妈、秀秀,明天比较忙,咱们早点睡吧,休息好了,明天才能干活,好好休息吧。”文秀和妈回到房间,文秀说:“睡觉还有点早,打会儿毛衣吧。”妈说:“这会儿还睡不着,晚一会儿再睡吧。”于是娘俩一边打毛衣,一边说话。文秀想起来一件事,于是问道:“妈,你给孙子了多少见面礼?”妈说:“我给了一百块,少不少?”文秀说:“当然不少,一般的人家给五十都不少,你给一百当然不少。”妈说:“是个意思吧,也不能在这方面给太多,因为这是一种风气,带起来这种给见面礼的风气并不是一件好事。你给多了,就显得别人给少了,这种相互攀比的风气要不得,尽管咱家一向给这样的礼钱如压岁钱、见面礼之类的不少,但是我一向是反对这种攀比的,这种攀比最容易造成铺张。其实想给钱还不容易?随便找个借口就可以给钱,没必要以这种正式的名义给超出一般标准太多的钱。秀秀,你说我说的对不对?”文秀干脆地说:“我完全同意妈的看法,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该一下子给太多。”
妈说:“我准备都孩子满月走的时候再给五十块钱,我担心你二哥、二嫂钱不够花,他俩虽然工资不低,可是在大城市里开销也大,在咱家毕竟花钱还是少一些。”文秀说:“你这样分开给倒是个好办法。我还没给呢,我干脆也这样给,一会儿我去给五十块钱,等到走的时候再给二、三十块钱。我给孩子见面礼不能超过妈,嘿嘿。”妈说:“你是孩子的姑姑,看着就中了,没有固定的标准,多少都中。”于是文秀从自己的小包里拿出来五十块,从房间里走出去,走到二嫂的房间,敲敲门,里面小红喊:“进来。”文秀推门进去,问:“嫂子还没睡呢?”小红说:“没呢,你哥还没回来呢,我也不太瞌睡。你也没睡呢?”文秀说:“我和妈都睡不着,晚一会儿再睡。”小红说:“秀秀,你坐吧。”文秀笑着说:“我来看看小宝贝。”说着,就走到孩子跟前,他正在睡觉。文秀弯下腰亲了他几下,然后拿出来五十块钱给嫂子,说:“嫂子,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你收下。”小红推辞说:“秀秀,你陪着咱妈一块过来,就足以显出你的深情厚谊了。我和你二哥的工资也不算低,够我们花了。咱们的亲情非得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吗?咱妈已经给过了,你不必再给了。”文秀说:“咱妈是孩子的奶奶,我是孩子的姑姑,各是各的。再说我在这里,手里正好也有钱,给俺小侄子花一点也没啥不可以吧?嫂子,这就是我的一点心意,你不能推辞。”说着,就硬塞给了小红,小红看推辞不掉,就只好收下。文秀笑着说:“谢谢嫂子!”嫂子娇嗔道:“你这个秀秀啊,我真的拿你没办法。”文秀直率地说:“谁让你是嫂子呢?嫂子就得让着我一点。”她又亲了孩子几下说:“嫂子,我去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