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李瑕并非是因为自负才在现在就谋划灭宋以后修黄河之事。

他这么做反而是因为忧虑。

忧虑取代了忽必烈以后没能做到更好。

若记得没错,元朝灭亡一个导火索就是修黄河,“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李瑕决定在灭宋之后立即做这件事,如此他才心安。

他看得出来,在这件事上,李庭芝帮得上忙。

李庭芝在宋被视为名将,其人也确有用兵之能。

但从舆情司搜集来的情报看,李瑕认为宋廷不会用人。

宋廷一向是把武将当士卒用,把文官当武将用的。

李庭芝是书香门第出身,少小聪慧,每天能诵读数千字,乃是淳祐元年辛丑科进士出身,只是国家战乱,迫使其走上了行军打仗的道路。

总之,其施政治理之才,并不弱于用兵之能。

此时在殿上听李庭芝说扬州之事,群臣们都很认真。

“扬州地处淮河下游,当时我治水利,唯有浚疏运河,算是治标不治本……”

韩祈安问道:“修河款何来?”

“盐税。”李庭芝道:“扬州赖盐为利。我与盐户约定,放免盐税两百万贯。再开凿运河四十余里,至金沙、余应盐场,则亭民无车运之劳……”

渐渐地,又从水利说到了盐税。

李瑕麾下的臣子们,如韩祈安、李冶、严云云都是常年与钱财打交道,却也能从李庭芝的话语间感觉到扬州盐业之兴盛。

事实上,北面如今就是还没有一州能有如此富庶,也没有如此复杂的治理。

李冶与严云云对视了一眼,不得不承认南边官员虽然内斗多,但施政确实是有本事。

而李庭芝之所以谈兴渐高,除了因他在扬州对水患深有体会,也是因这是一桩利在千秋的大功业。

如大禹治水,后世子孙从来不忘为他建庙立祠,所谓“泽及万代风雨顺,德被十方国民安”。

男儿当世,读书作官,该做的当是这样造福万民的事业。

他抗蒙也好、为大宋尽忠也罢,因这是心中大义,修黄河则是更大的义。

哪怕说得自私些,若修了黄河,往后青史立传只会称颂他的功绩,至于叛宋投降则已不值得在意。

从治河说到盐业,又从盐业说到河运……李庭芝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这种“就事论事”的氛围了。

这也并非什么了不起的气氛,简单来说,就是谈话时没什么争权夺势、勾心斗角。

到最后,李瑕说道:“李卿回淮东之后,还须勘测好下游水段。”

李庭芝愣了一下。

等他回过神,才意识到昨日竟是连自己被封了什么官职都没注意到。

昨日倒是听到了吕文焕被赦封为怀化大将军,被留在朝中,没能返回地方。

李庭芝本以为自己也一样,因为他已交出了兵权……他相信自己不会被李瑕信任。

“朕依旧任你为两淮宣慰使。”李瑕见了他的茫然表情,遂提醒了一句,道:“希望你不负朕望。”

“臣……”

李庭芝一时语塞。

他很清楚,李瑕这一句“不负朕望”不仅希望他安抚两淮,勘测黄河,还希望他能监督扬州盐税。

如此种种,他其实还没有想过要为李瑕去做。

这次北上,他原本是希望能远远拜见一下瑞国公主,宽慰自己大宋宗室还有血脉与新朝联姻,之后,他打算隐居山林,再不出仕。

“李相公?”

好一会,见李庭芝没答应,有人出声提醒。

李瑕笑了一下,道:“不论朝代,不论皇帝姓什么,李卿只管为民做实事,如何?”

“臣……”李庭芝连忙行礼,“臣领旨。”

……

一直到出了行宫,李庭芝都觉恍若经历了一场梦。

等抬头看向天空,他然想到陆秀夫那封信,此时此刻他已能感受到那流露在字里行间那份骄傲。

“李相公。”

李庭芝回过头,只见街巷边站着个不起眼的男子,打扮也普通。

对方抬起一支胳膊,袖子滑落,露出了一只假手。

李庭芝于是伸手入怀,摸出一贯钱放在对方的假手上。

对方愣了一下。

“李相公不认得我?”

“我是第一次见阁下。”

“也未听说过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