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基础制度·崩塌连锁 (1 / 2)
紫琅文学zilangwx.com
【起义的背景是唐朝。】
【唐朝,是整个历史上非常强盛的王朝,唐朝初期,实行均田制、府兵制、租庸调制等多项制度,最终成功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并造就了强大的军队,国力强大,经济发达,社会稳定,疆域辽阔,文化昌盛……】
【可以说,在这个时期的唐朝,盛世的一切要素都能从中找到。】
【而唐朝被总结出来的昌盛时期,有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也有唐玄宗的开元盛世——然而,唐朝与其他王朝所具有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盛极而衰。】
【当走到了昌盛的顶点之后,唐朝也开始走向了衰落。】
【只不过,唐朝的衰落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特点:急转直下,飞流而下三千尺的那种急转直下。】
【不过,最初的这种衰落,都还隐藏在盛世的表象之下,许多官员贵族,以及皇帝——唐玄宗本人,都依旧沉浸在歌舞升平的假象之中,毫无察觉。】
【最明显,最严重的崩溃,是土地财税相关制度的崩溃。】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封建王朝也是同理,朝廷必须要有钱,没有钱的话,很多东西就根本维持不下去——军队、官府、方方面面的正常运转……】
【而封建王朝,至少是唐朝时期,朝廷的核心钱粮来源,依旧是土地财税。】
【而想要从土地上收取赋税,就要根据土地分配制度来进行。】
【唐朝自建国以来,推行的都是均田制。这个制度具体的不细讲了,简单来说,就是根据这户人家的人口、性别、年龄等等,朝廷给这户人家分配田地,分下来的地分为可以一直传承下去的和死后要交还给朝廷的两种。】
【而赋税的租庸调制,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上。租庸调的一大特点,就是按照人丁征收,这种赋税征收方式离不开拥有土地的百姓。】
【同样,自开国以来一直推行的府兵制,也是和均田制相关联的——简单来说,就是兵农合一,平时务农,战事为兵,耕种的间隙进行军事训练,也就是说,府兵制所征召的“兵”,主要对象就是在均田制下分到土地的农民。】
【我们可以看到,一切的一切,都要扎根在土地之上。】
【但是封建王朝又有一个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兼并一定会出现,而土地兼并的严重程度则要看朝廷和皇帝对此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唐朝也不例外。】
【随着唐朝的强盛,内部的土地兼并从未停止,并且愈演愈烈——到了开元盛世,虽然确实是盛世,但是土地兼并同样也走到了一个高峰,失去土地、流离失所的百姓不断增多,不少百姓即便没有到了失去全部土地的地步,但手中的土地也难以支撑生活。】
【而唐玄宗对此的态度是什么呢?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首先要说明,唐玄宗并不至于不知道民间土地大量兼并的事实,他知道,但是他不管,他选择了默许无视纵容。】
【由此,看到了皇帝态度的各个大贵族,都愈发放肆起来——民间的情况日益恶化。】
【这个时候,府兵制就差不多崩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