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东汉时期。

建武十八年。

“走,走,走。”

听着天幕的讲述,刘秀现在是一刻也不想待了。

没想到这建筑竟然还有毒?

他后续的皇帝,大多夭折,竟然都是因为这建筑的原因?

虽说都是猜测,但皇帝这种生物,有一点的猜测都要把这情况扼杀。

“陛下,那我们现在去哪?”

“先出去再说吧。”

刘秀现在只感觉浑身的不自在,只想尽快的出去。

“后续的皇宫修建,就用普通的石材,不要用那些华丽的。”

本来刘秀还觉得这洛阳北宫的石头看着有些漂亮,没想到...唉。

...

东汉。

汉明帝时期。

“你们修建的时候,是不是用的旁边山里的石头?”

汉明帝刘庄赶紧把此时正负责修建洛阳北宫的官员叫到了自己面前。

“这...陛下...”

负责宫殿修建的人一脸的难看,他也不知道这石材还有毒啊。

本来洛阳的宫殿修建就需要大量的石材,为了节省资金,直接就在附近就地取材。

之前长安的宫殿修建都是如此。

刘庄看着面前负责人难看的神色,顿时就知道怎么回事了,深吸了一口气,右手拿起一件物品打赏了出去。

...

【叮咚,来自东汉时期永平五年的刘庄陛下向你打赏了一支毛笔,备注:请问这所谓的钼矿是什么样子的?】

现代时空的李恩凡正吃着瓜子,看着这一个打赏信息后,让系统在网上随便找了几张钼矿的图片。

...

“是这样子的嘛?”

汉明帝刘庄眼神严厉的看着负责人。

“是的,陛下。”

负责修建宫殿的人抬头看着天幕上的图片,都快要哭了,自己怎么这么倒霉。

本来之前还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找到了一个节省资金的好办法,可这好办法,弄不好要把自己九族都弄丢了。

“算了,天幕都说了,这所谓的辐射,只有后世才知道。”

“洛阳的宫殿,地板,全部拆了重新修建吧,把原来的全部都丢回去。”

刘庄也不好责怪于他,毕竟这个时代的人,谁都不知道这些石材有毒。

“谢陛下!”

负责人一脸的感激涕零,朝着刘庄跪下又磕了几个头。

...

在之后的时间里,东汉的所有皇帝臣子还有后宫的嫔妃等等,都在收拾着东西准备离开洛阳的宫殿。

一些皇帝决定重新修建洛阳的宫殿,而离东汉末年较近的皇帝,都选择了去往长安。

长安的宫殿虽说很久没有居住,但稍微打扫一下就没问题了。

...

大宋。

建隆元年三月,赵匡胤就根据“五行德运”理论,确定了自己王朝所属的色相。

即火德,色赤。

“国家受周禅,周木德,木生火,当以火德王,色尚赤,腊用戌。”

在之后的时间里,虽然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比如宋太宗时期。

“本朝当越五代而上承唐统为金德。”

宋真宗时又有人提出应为金德尚白,也有人认为应从土德尚黄。

但经过当时所有的群臣讨论,一直没有更改,遂逐渐确立了红色为宋朝的国色。

“扩建的宫殿墙上,都是用的朱砂涂色吗?”

福宁宫内,赵匡胤也赶忙找来了扩建宫殿的负责人。

“陛下,朱砂涂红,历史上早就有了。”

在封建时期的古代,朱砂涂红,可追溯到上古时期。六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发掘出来时,就已经发现了有朱砂涂红。

负责人一脸的难看,声音很是低沉,随后又说道:

“木头上,宫殿上的朱红,绝大多数,都是用朱砂涂红的。”

“只是没有像我们这样,连宫墙都是用朱砂涂红。”

听完这些话,赵匡胤立马懂了,随后又问道:

“那不用朱砂涂红行不行?”

“行倒是行,但耗费的资金...”

赵匡胤兴致缺缺的摇了摇手,示意他离开。

等负责人离开了宫殿,赵匡胤双手抬起,揉了揉额头小声说道:

“火德?不好不好,看来要让他们重新讨论一下了。”

五行德运理论这种东西,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承周,但也是可以承唐的。

...

大明。

洪武年。

朱元璋听着天幕的讲述,又想起自己看的史书,发现这后世皇帝培养太监,总有一种熟悉感。

虽说是在朱瞻基时期就开始教导太监读书认字,但朱元璋总觉得培养这些太监的人,可能是一些不好说的人。

‘锦衣卫?’

朱元璋脑海里冒出了这么一个想法。

锦衣卫虽说设立时间是在洪武十五年,但它的前身是朱元璋身边的仪鸾司。

这仪鸾司在很早的时候就在暗地里监察百官,并且里面的人大多都是元末时期战乱收养的孤儿。

有军队退下来的吗?

是有的,但这些军队退下来的人,多是朱元璋的亲卫,在仪鸾司里是负责武力的一部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其他的,诸如情报和探查等等,绝大多数都是朱元璋收养的那些孤儿负责。

“嘿,这些子孙还真是聪明。”

朱元璋笑了一下,竟然用培养锦衣卫的手段去培养太监。

这方法可行吗?

朱元璋认真思考了一下。

还真的可行!

一个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是谁?不是皇后,也不是某个妃子,更不是某个大臣。

从古至今,就是身边的太监!

如果把一个太监从小按锦衣卫的手段去培养,让他帮自己做事...

朱元璋忽然有些心痒痒了。

在历史上,朱元璋虽说讨厌太监,一直不允许太监越过自己的职责范围,但那是没找到好的手段去限制太监。

可想着史书之上后世历史那些太监甘愿做皇帝的一把刀,手里有权都不反抗,默默赴死的情况来看。

太监有时候还真是一个好的选择。

没有根,没有后人,从小培养,心中只有皇帝。

这简直是完美的刀!

“标儿,你说,咱招收一批太监,以仪鸾司的手段去培养怎么样?”

此时朱元璋身边只有朱标在旁,所以朱元璋问的很是干脆。

“仪鸾司的手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