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Changchengium、Xilinium、Qiaodouium……”

豆豆在取名这件事上表现得很给力。

很快便根据IUPAC给新元素的命名规则,取好了几十个名字,甚至把自己的名字也放在了里面。

这的确也符合IUPAC的命名规则。

新元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就是豆豆主导的材料模型推算出的。

对此乔泽并没有什么意见。

只是扫了一眼取名范围,没什么特别离谱的地方,便直接让豆豆给IUPAC回一封邮件。

这方面的措辞豆豆比他更华丽。

乔泽知道自己的缺点,除了数学论文外,他写的东西都很干,只追求准确,能用一个字表达清晰的,就不愿意用两个字。

在沟通中就显得很无力。

做完这个小插曲之后,乔泽本想继续投入到工作中,却突然觉得有些疲惫。

这一段时间,乔泽一直在做量子蕴含理论的数学结构补全工作。这其中涉及到对超螺旋代数许多概念的扩展。为了能够更准确的描述引力子,将四种基本力纳入到同一个框架中来,还需要拓展新的拓扑结构。

许多东西说起来简单,但思考如何证明的过程,本就需要高强度的脑力消耗。

再加上前段时间他还要为五个明显不太聪明的学生劳心劳力,终究还是让他感觉到了一丝疲惫。

以至于当他将注意力转到接下来需要做的课题时,觉得大脑思路有些不畅。

恰好此时,苏沐橙拎着两人份的午餐走进了办公室。

“乔哥,吃饭了。”

“嗯。”

其实有充足的人手帮两人点餐、送餐,甚至豆豆都能很好的完成这种生活细节。

但别的事苏沐橙或许会偷懒,唯独这件事从不假他人之手,只要她在学校,还是喜欢亲自去给乔泽带饭。

用这女人的话说,能每天给家里的大数学安排食谱,有着满满的成就感。

唯一可惜的是,现在少了探店的乐趣。

吕北已经无数次建议她,不要在外面那些店子里给乔泽带饭。

但好处是,想吃什么菜了,只需要提前跟吕北说一声,又或者在专门开发的APP上留言,食堂万能的厨师总能把菜做得八九不离十的。

今天也是如此。

不过当两人吃饭时,苏沐橙还是感觉到今天乔泽跟平常有一些不同,似乎有心事的样子。

“乔哥,今天不开心吗?”

“没有,就是看之前的论文感觉有些累。”乔泽微微摇了摇头道。

“累了啊,那不如这几天休息下脑子,换个有意思的问题呗。”苏沐橙如往常般建议道。

不熟悉乔泽的人,听到他觉得有些累了,一定是建议他多休息。或者出门转转,放松下大脑。

但苏沐橙对乔泽太熟悉了。

她男人休息的方式就是换个思路,去解决其他问题。

事实也的确如此。

乔泽已经点了点头,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最近没什么感兴趣的题目。”

“最近没有,可以从以前的老课题里找啊。比如你可以思考下怎么解决……嗯,哥猜?”苏沐橙想了想,然后一脸期待的看向乔泽,给出了建议。

“证明哥猜的强形式么?”乔泽自语了句。

“嗯,其实弱形式也可以啊。反正老教授说过,现在弱形式也只是部分证明。”苏沐橙耸了耸肩道。

强形式是指哥猜的最初的表述,每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据说当时哥德巴赫提出这个猜想后,自己无法证明就将这个问题给了欧拉。

欧拉穷尽一生也未能解决这个命题,后来数学界又不再使用1也是素数的约定,于是便有了弱表述:每一个大于5的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素数之和。

对于强形式,虽然已经有大量的数值验证支持这个猜想,尤其是超算时代,许多数学家已经用计算机程序验证了直到非常大的数字所有偶数都可以分解为两个素数之和。

这从侧面说明了这个猜想大概率是对的,但依然没有一个能被学界普遍接受的数学证明。

也恰恰因为这个命题的表述并不像现代的数学难题那样题干都让人难以理解,甚至可以说小学生都能看懂,这个世界性的难题恰好是全球民间数学家最喜欢讨论的问题之一。

就好像想弄懂黎曼猜想题干部分到底是什么意思,起码得先有数论跟复变函数理论的基础,比如得了解渐进分析理论,函数级数跟乘积这些概念,但哥猜完全不需要。

乔泽甚至想起有次在寝室里,陈艺文在网上看到的那篇论文,宣称证明了哥猜……

然而对方却在证明过程中很隐蔽的用0作为除数,来保证了逻辑的连贯性,同时也极具欺骗性。

现在想想,用这种数字游戏来放松一下大脑,的确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于是乔泽由衷的赞叹了句:“橙子,你真聪明,这的确是放松大脑最好的命题。”

这夸奖,让苏沐橙眨了眨眼,有些找不到北了……

只能甜甜的笑了起来,然后目送着乔泽飞快的站了起来,兴冲冲的回到了另一边的办公室里。

苏沐橙则哼着歌,开始收拾桌子上的残局。

小苏同学的心情不错。

看吧,就很突然的,她又为世界数学界做了些微不足道的贡献,这么想想华夏数学学会给她颁发的那个荣誉院士称号,也不算太过分。

而且充分说明了,陈艺文背地里给她取了个“妲己”的外号是站不住脚的。

等把用于开组会的桌子收拾干净,餐盒都扔到外面之后,回到办公室里,看到乔泽已经开始奋笔疾书,思路似乎很顺畅的样子,苏沐橙不由诧异的问了句:“乔哥,你已经找到思路了?”

“嗯,先定义一个超螺旋函数(S),它将每个自然数 n映射到一个复数平面上的点,形成一种螺旋状的分布。这个函数的特点是能够将质数映射到特定的螺旋线上,而合数则映射到另外的螺旋线上。

然后再设定一个多项式 P ( x ),它的系数和次数都由超螺旋函数的输出决定,用于预测或生成质数序列。这样,P ( x )= a 0+ a 1 S ( x ) 1 + a 2 S ( x ) 2 +?+ a k S ( x ) k

引入一个转换公式 G (e),代表将任意偶数e分解为两个质数之和的表达式。即为:G (e)=P (x)+P (y)= e。只需要我能保证三者之间成立,就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不过现在第一步有些困难,也就是保证当n是质数时,S (n)能落在特定的螺旋线上,而合数则分布在不同的路径上。这需要我能保证精确调整函数中的参数……”

乔泽随口解释着。

虽然乔泽说的很详细,但对于苏沐橙来说,照例是听不懂的。

但这并不妨碍小苏同学日常捧哏:“哇,乔哥,一听就很有道理。而且还是用了乔代数解决问题,你肯定行的。不过,这个第一步连你都觉得很难吗?”

乔泽头也不抬的答道:“还是别用乔代数了,听着很怪。至于难度……目前看来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第一种是调整半径的计算方法,使得质数和合数在螺旋上的半径有所不同。另一种方法是使用一个与质数判定函数相关的加权因子 w (n),这个因子对于质数有特定的值,对于合数有另外的值。

不过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前者会让计算过程会很繁杂,尤其是随着数的增大,超过一定位数后,直接调整半径可能会导致螺旋图案的不均匀膨胀,影响视觉效果和数据的解读。

后者更为灵活,具备可调节性。但增加了函数的复杂性,需要仔细选择w (n)的定义,以确保螺旋图案的清晰度和信息的有效传递,而且证明过程会更抽象。”

听了这个回答,苏沐橙突然觉得这个问题对于乔泽来说,大概也没那么难了。毕竟方法是有的,而且还有两种,只是纠结于该如何选择而已。

这让她想到了第一次看乔泽写论文时的场景。

谁敢想还不到十个小时,一篇论文就完成了。

也正是那篇论文,还在数学界掀起了一场论战,直接后果是导致了科恩大学一位数学教授的沉寂,以及《杜克数学杂志》名声扫地,一口气更换了绝大部分编辑,但到现在也还没完全恢复往日的声誉。

不知道今天解决这个问题要多久。

如果能快点自然是最好的,于是小苏同学很不负责任的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嗯,这样说的话,我觉得用第二种方法比较好。毕竟更灵活嘛。证明过程就算抽象,只要懂了乔代数,应该也能看明白的。最多就是证明过程写的仔细点。”

“嗯,那就用第二种方法吧。”

听了乔泽的回答,苏沐橙甜甜的笑了笑,便自顾自的戴上了耳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