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这次到市里,李世达已经在办公室等着他了,见了唐伟东,李世达也没多说什么,只是递给了唐伟东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个人的名字、单位、职务和一个电话号码。跟李世达的关系,没必要说什么感谢的话,一些事情装在心里看行动就行了,说那些多余的反而显得见外。

加油站,可不是想干就能干成的,所需要的手续也不是哪一个部门就能说了算的,而是涉及到方方面面十几个部门。你像办经营许可证,你得经过计委、经贸委的批准,建设你得得到建委的批准。

其他的监管部门就更多了,你像安监局,工商局,地方政府,公安,消防,环保,质监局,计量局,税务局等等等等,如果用工还要再加上了劳动局,如果想像后来那样顺带卖点吃喝拉撒的东西,食品、卫生等监管部门你也落不下。

想想都让人头大,如果没有过硬的关系,光跑这些手续,就算跑细了腿、磨破了嘴,也不一定能办下来。这年头的吃拿卡要,可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以前的加油站都是国营的,没这么麻烦,什么事都是领导一句话的事。现在可不一样了,民营跟国营比起来,一个是嫡亲血脉,一个是非但不是亲生的,还是后娘养大的,这根本没法比嘛。

其实国内很早就有加油站了,第一座加油站出现在1924年,是美孚石油公司办的,之后亚细亚,德士古,壳牌等陆续进入国内市场。不过这都是外资和买办加油站,真正意义上的属于我们自己的加油站,是1948年那个政府成立的国有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公司”在上海开设的。到1949年,一年的时间一共建设了164座加油站,基本都在沪市和穗州、金陵等地。

从1949年成立以后,到1960年,国内的加油站全部数量为70座。1959年大庆油田发现石油以后,国内的加油站,数量开始猛增,到了1970年已经达到了161座,到了1980年又增长到610座。

这些时候,加油站都是国营的,都是有据可查的,数据一目了然,确实可信。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86年国家放开成品油销售,允许民间资本进入之后,截止到1990年,国内的国营和民营加油站,加起来已经高达5000座。过了1990年之后,那就只能以飞起来形容了,到了世纪之交的2000年时,全国的加油站已经将近破十万座了,增长了差不多20倍。

这明显的已经超出了国内的需求,于是国家再次收紧了批建加油站,并开始对国内现有加油站的整合。这也是唐伟东之前说的,国字头的那几桶油,对那些星罗棋布,遍布各地的加油站开始收购兼并的时期,最后才形成了目前稳定的局面。

尽管后来加油站的数量略有增加,不过增加的没有再那么疯狂了,加上外资的进入和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加油站也从无序进入到了有序的良性竞争,开始了拼服务拼质量,不再像以前那样大爷似的躺着赚钱了。

现在(1987年)进入这个行业,正当时。虽说比其他那些有关系的人晚进入了半年,但区别不大,基本还是处在一个起跑线上。而且唐伟东的胃口也不大,目前的目标只想在北海市境内混口饭吃,其他的地方还没想过呢。

想了也白想,在人家的地盘上,当地那些有权有势的人,能利用地方保护主义,把你吃的骨头渣子都剩不下,还是等以后政策健全了再说吧。

李世达给唐伟东的纸条上写的联系人,是北海市主管这一块儿的一名副职主官,恰好也姓李,叫李明远。

在办公室,李世达当着唐伟东的面给李明远打了个电话,寒暄了几句后,告诉他一会家里的小辈想过去拜访他,请他抽时间接见一下。都是之前说好的事了,李明远明白李世达的意思,笑着应了下来。

唐伟东当着李世达的面,小心的把纸条叠起来贴身收好,这可是李世达帮他铺的一条新路,以后能源买卖说不定就要着落在这位李副主官的身上呢,必须认真对待。

李世达对唐伟东的态度很满意,跟他随便聊了两句就把他赶走了,说了去拜访,就要主动点,省的让人家心里膈应。

由于是第一次登门拜访,人家不可能让唐伟东去家里,而是约在了李明远的办公室。

这次拜访,唐伟东不是做为商人企业主什么的,而是用的晚辈的身份。晚辈拜访长辈,肯定不能空着手去,那太失礼了。同时,拜访的地方又是在单位办公室,大包小包的送礼就更不合适了,多少还是得注意点影响嘛。

直接送钱?那不是缺心眼么?第一次见面,你敢送,人家也不一定敢收,弄不好再让人赶出来,那就尴尬了,到时候丢的可是李世达的老脸。

唐伟东出来后纠结了一会,决定还是正常点,回家拿了点从南方带回来的好茶叶。本地卖的茶叶基本都是大路货,还得花工业券,是的,你没看错,买茶叶买毛线之类的东西也要用工业券。

而到了特区,基本只要有钱就行,航康就更不用说了。按照某些部门的尿性,好东西都是卖给外面的,用来创汇了,国内想买都买不到。所以特区,以及航康那边,卖的一些高档茶叶,内地一般人根本喝不到,用来做为礼物送人,再合适不过了。

唐伟东去那边的时候买了一些回来,本来就是打算送人的,这次正好用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