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逆温层笼罩伦敦,连续数日寂静无风。

当时伦敦冬季多使用燃煤采暖,煤炭燃烧产生的粉尘、有毒气体和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引发了连续数日的大雾天气。

整座城市弥漫着浓烈的“臭鸡蛋”气味。

此次伦敦烟雾事件中共造成超过人死于呼吸道疾病,可以说非常可怕了。

在1900的英国早上叫人起床可是一门生意,收入稳定的人会每周花5-10便士雇用一位人形闹钟在早上用棍子敲打大门或者卧室的窗户。

就是用棍子,你可能会说闹钟为什么不用呢?

工业隔命都那么久了手表、怀表明明随处可见,实际上闹钟的普及是在1920年之后而这一神奇的闹钟行业也随着闹钟的普及消失了。

但是他们还没有完全消失,一些专业的敲钟人找到了新的谋生道路——去火车站招呼工人换班。

直到1940年之后“职业敲钟人”才彻底消失。

1918年英国平均周薪(52小时)是1镑10先令6便士。

那个年代,普通家庭60%的收入用于购买食品。

一英镑等于20先令,1先令等于12便士。

畿尼发行于1663年至1813年,到1970年代才停止流通。

1畿尼等于21先令。

一个敲钟人一周的收入能够达到平均水平,也可以说混的很不错了。

但是现在,这一切都变了,敲门人消失不见,有的只有街头吃不上饭的流浪汉。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二站后。

英国是个岛国,岛国注定难以自给自足,甚至二站期间,英国也是通过配给制来度过物资缺乏的难关。

数年之后,英法因德国拒绝与波兰停战而对德国宣战,但畏惧于一次全面战争的英法两国并没有先一步进攻德国,而是在边境上采取了作壁上观的“静坐战争”。

哪怕是在德国战胜了波兰之后,双方都在很长时间里处于对峙状态。

可饶是如此,英国也承受了严重的战争压力——德国海军的潜艇部队和水面舰队在大西洋上频繁展开破交作战,英国的海上运输线面临了巨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是何等巨大呢?

在20世纪30年代,英国每年都要进口超过2000万吨粮食,而德国的海上破交则对英国的粮食供应造成了极大地威胁。

在对德宣战仅仅四个月后,英国在尚未与德国爆发大规模交战的情况下,就已经因为大批运载有粮食的运输船被德国人击沉而出现了严重的供应不足和通货膨胀,人民的生活费用因此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

迫于压力,英国开始实施食物配给制度。

事实上,在食物开始实施配给制度前,英国已经对汽油进行了定量供应,这对于绝大多数的英国人并没有什么影响,但食物方面的配给制度就是另一回事了。

英国人必须凭借配给簿去商店购买黄油、糖和熏肉或生火腿,英国人几乎是立刻感受到了食物配给上的短缺。

当时每个成年人每周可以得到4盎司黄油、12盎司糖和4盎司熏肉或生火腿。

这种食物上的匮乏和限制,对于出生于一站后的英国人是难以理解的,但对于那些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站的英国人则并不陌生。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安心了,毕竟在第一次世界大站时期,英国的粮食供应只能用糟糕来形容。

而在粮食配给制度实施前,英国粮食部和经济部已经做出了许多努力,并将吸收上次大战中的教训和错误,确保他们能够公平的分配食物。

但在战争时期英国政府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问题,面包、土豆和鱼肉在战时可以无限量地供应,可是因为有大量进口的肉制品、奶制品、水果被德国U型潜艇击沉,所以英国民众的餐桌上将将缺少奶制品和肉类,维他命和矿物质也将变得匮乏。

共有超过72.8万吨相关货物被击沉的情况下,英国民众在奶酪、糖、果酱、肉类上的供给将被削减得低于可被容忍的地步,这显然不能保证英国民众的身体健康。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英国营养学家们的努力和贡献,在经过讨论和测试后,他们确认精打细算的本土饮食能够保证民众完成高强度的体能劳动,在热量上是完全可以保证的。

而有关于如何保证营养上的需求,则需要一些额外的手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比如说在用于制作面包的全麦面粉中加入钙和维生素会是一个可行的方案,这种口感干硬的灰色面包被认为可以保证民众的营养需求。

为孩童和孕期的母亲提供新鲜的橙汁、牛奶和鳕鱼肝油也是是可行的策略。

根据营养学家的计算,这将保证英国民众的生存需要。

但是在配给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还是冒了出来。

诚然,英国竭尽全力为民众供应食物,并竭力保证营养水平处于可接受的标准线,而不是大范围的营养不良。

全麦面包固然是一个很好的方案,但是英国民众对这种干硬的“爱国面包”并不满意,甚至获得了“希特勒的秘密武器”的绰号。

这一情况导致了英国民众购买“爱国面包”的热情有限,英国政府不得不出台各种各样的策略,甚至是散布一些小道消息来鼓励民众食用这种面包。

另外,不列颠空战期间的损失也造成了许多人的流离失所,这些失去家园的可怜人显然无法自己在家烹饪食物,如何解决他们的饮食问题成了当务之急。

英国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是开办食堂,这种餐厅是一种类似自助餐形式的餐厅,它能够为流离失所的人们提供生存所必须的饮食,而它的食物售价也很便宜,平均只需要一先令就能够让人获得一份不错的食物,包括烤肉、两份蔬菜、布丁、面包、黄油和咖啡。

当然,食物中的紧俏品不会超过每人每天的配给量,这种物美价廉的餐厅对于当时的英国人是十分重要的。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实施了配给制度和管制策略,食物配给也显得短缺和不易获得,如何让民众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些食品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那时英国的口号是“没有牛肉的炸肉饼、没有糖的蛋糕和没有茶叶的茶”,英国的食品部长乌顿则提倡了“乌顿馅饼”。

这是一种由胡萝卜、芜菁、萝卜、马铃薯和燕麦片制作的食物,它的口感很是一般,民众也不是很喜欢,可在战争环境下已经难能可贵。

为了满足国内的需要,英国的主妇们还有一些额外的优待,她们可以获得额外的糖和购买来自西班牙的塞维尔柑橘制作橘子酱,这有助于英国人的营养摄取。

虽然这些看上去可行,可是橘子的供给却很成问题,其他一些不受管制的商品也存在问题,一旦这些东西受到价格控制来试图减缓消耗速度,那么这些商品就会在货架上迅速消失。

原因是这些东西都被转移到了黑市上。

战争环境的黑市交易十分猖獗,不法分子希望以此牟取利润,这也算是英国配给制度的一个小败笔。

必须承认一点,配给制度下的英国民众仍旧是不能丰富自己的餐桌。

战前曾拥有丰富食材的英国人,现在只能用少得可怜的食材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这着实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

尽管在市面上鱼肉不在管制行列,可是因为战争的爆发和德国人的轰炸,英国的捕鱼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鱼肉的价格在市场上变得越来越昂贵,其中就包括了鲱鱼和鳕鱼。

蔬菜的种类稀少,胡萝卜虽然多的是,可其它种类的蔬菜就少了很多,柠檬和洋葱也总是难以获得。

可以说,如何保证口腹之欲是当前的重点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英国民众发挥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策略。

英国的农民们尽可能地开垦土地种植,或是利用上那些小块的土地,这些土地被用于种植各种蔬菜,比如说胡萝卜、芜菁、洋葱、萝卜等都在考虑之内,只要这些东西产量足够大和方便种植就可以。

城市中的英国人也一样,他们会尽可能地利用自家的花园或是公共区域的土地,将其变成能够提供蔬菜的菜地,以此保证自己的食物供给是足够的,而且还能省下不少的钱。

肉类方面也可以通过养殖来解决,这也是当时英国人的一个共同认识。

在肉类被管制的当下,兔子被认为是良好的食物来源,因为兔子的繁殖周期短,成长周期快,所以很容易成为英国人的肉食补充来源。

英国也在多种刊物上教导民众该如何食用兔肉,这极大地丰富了英国人的餐桌。

饲养鸡和猪也是不错的肉食来源,尤其是母鸡可以下蛋这一点,帮助英国人规避了鸡蛋的配给管制。

值得一提的是,每次德国人轰炸结束后,鸡鸣猪叫就在城市里不绝于耳,虽然不太和谐却也是当年英国人最熟悉的声音了。

如何节省食物也是当年的一个重要考量,用酸奶代替奶油作为糕点原料,用富含淀粉的土豆泥代替面粉熬汤,用蔬菜代替水果装点糕点,香草加黄油代替奶油都是常见的办法。

而水果方面则是一个不太好解决的问题,毕竟英国的运力还是十分有限的,在1940年到1945年里英国的孩子就没怎么见过水果。

而胡萝卜作为一种蕴含甜味的蔬菜,则因为产量巨大而代替了水果,并且能够有效的补充维生素,这也算是当年的一个笨办法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现在马里斯要做的,就是提前将远东的物资投入到不列颠群岛,让老百姓吃得上饭,自己也能大赚一笔。

不过这段期间,也是造成英国黑暗料理的原因。

后世去过英国的人都知道,冰冷的三明治,齁甜的蛋糕,裹了面糊炸得腻人的鱼,还有黑黢黢的布丁和马麦酱,构成了英国生活的全部。

不仅如此,所有的蔬菜都煮得软如烂泥,掺了海量奶油的土豆泥配一切。

在“吃”上,英国人的确不太讲究。

毕竟糖和面包,是曾经工业化下的没得选的日常

工业化和国际贸易,这是支撑起大英帝国的两个支柱。

随着17世纪英国航海霸权开启,18世纪纺纱机和蒸汽机的诞生,英国建立起了横跨全球的贸易网络,成为了所谓的“日不落帝国”。

其中一环,就是从非洲获取黑奴,卖到加勒比种植园生产蔗糖,蔗糖运回英国供英国人消费,再将英国产的工业制品卖到世界各地。

工业的发展带来的制糖工业的发达,也让白砂糖成为了社会上流行的标准消费品。

糖的价格,也因此大大降低,消费量显着上升。

17世纪初,英国人人均年消费糖量才不过一磅左右,而到了18世纪末,已经增加到了7公斤。

而随着工业发展、人们收入的提高,一般家庭也开始能够消费得起糖来,糖摆脱了奢侈品的地位,登上了平民阶层的餐桌。

比如,配上从锡兰、印度进口的茶,加糖的红茶一时成为了从上至下都流行的食物。

但和英国上层阶级的所谓“下午茶”不同,工人阶级们消费茶的习惯更加简单粗暴一些——完成了一天的工作。

他们会使用廉价的碎茶,加上大量的糖配出十分甜的茶来驱散疲劳,供给必要的卡路里,这也就是所谓的“high tea”。

直到后世,英国有些地方的方言依旧将傍晚的那一餐叫做“tea”。

搭配这种茶的食物,就比较简单粗暴了。

工人阶层离开了自己的土地,没有办法再进行耕作,所有的食物都必须从市场上购得。

在经济条件好的时段,他们可以吃得上南欧来的葡萄干、印度来的香料、爱尔兰农场供给的牛肉,还能喝上啤酒。

然而,当经济周期下行,物价上涨、收入降低,工人阶层就比较倒霉了。

18世纪后期,英国国内燃料价格上涨,城市里的工人们没有自己的地,也没法获取燃料来正儿八经做顿饭,连牛奶都喝不上。

这时候,工业生产的糖和糖浆就成为了唯一的救赎——起码甜味还是令人愉悦的。

面包也只能从量产的面包房获取,有了爱尔兰和北美的廉价小麦,喂饱一家好几口人不成问题,但口味的确是要牺牲了。

当买不起牛奶的时候,往粥上面淋一点儿糖浆可能会可口一点儿。

往面包上涂的那一层糖浆,也是好的黄油替代品……

一壶甜茶,加一片面包和糖浆,至少让人以为这还是一顿热饭。

茶能够抑制食欲,糖和糖浆取代了新鲜的肉、牛奶、黄油、奶酪与蔬菜。

就像后世的华夏,忙碌的人们无心考虑吃什么,重油重盐重口的外卖成为了饮食的主力,它们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味觉。

单调而“凑合”的饮食,成为了工人阶层的日常。

实际上,英国人确实不太擅长自己在家做饭,拥挤的城市贫民窟,可能连个像样的厨房都没有;

而现在流行的“英国菜”,大多也不是什么“传统美食”,不少也要拜现代贸易所赐,解决的是填饱肚子的燃眉之急。

比如外面有一层酥皮、里面是肉馅的派(没错,在英国,“派”是咸的),本来是一种在街边售卖、便于手持携带的食物;

所谓“国菜”的炸鱼薯条,也是酒吧或者小食摊用报纸包好卖给人下酒的。

裹面粉炸的新鲜鳕鱼,要等19世纪冷链运输技术发明之后才流行开来。

所服务的对象,也都是一天疲惫之后需要打打牙祭的工人们,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填饱肚子是首要任务,而对口味的追求降为其次。

可是法国、意大利等等欧洲国家,不是也经历过工业化吗?为什么美食就这么丰富呢?

实际上,法国和意大利的工业化,远不及英国这么迅猛和彻底。

一直到19世纪,还有相当程度的小农经济得以保留。

而在商业社会到来之时,国家和社会得以让小农经济以一个合适的方式参与商品交换,而不是向英国一样全都放弃自己的土地当纺织工人(反正英国凄风苦雨也没啥好种的……)。

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便是“产地保护”,也就是国家用相应的制度给予在地的农产品一个认证,让农民们可以保留自己引以为豪的传统,且卖出去之后有利所图。

比如法国的AOC。

其实法国的各种产物,例如奶酪、鹅肝酱等等,都有这样的产地保护,这样一个村里“祖传的口味”就能得以认证且保留。

意大利着名的帕米森奶酪,其得名就是产地叫Parmesan。

虽然英国也有类似于萨默赛特的苹果酒这样的产地认证,但是远远没有意大利和法国这样深入人心,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和资本投入也要少得多,来自平民阶层的“美食”也就无从提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