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2 / 2)
紫琅文学zilangwx.com
除了霓虹和毛熊外,后起之秀的丑国就更秀了,那是一个海陆并重的国度!
铁路兴起,让新的制造业中心成型,德国鲁尔区,丑国五大湖区,成立世界制造业中心。
借力铁路,让全球物流渠道通畅,也让后起国家的制造业实力勃发,更让动员力提升。
反观英国,则完全是另一番摸样!
一个曾经海权的受益者,却在陆权回归后,受制于狭小的本土,失去了竞争优势。
海运虽快,但真跟铁路比效率还是差了很多,英国分散全世界的殖民地,也凸显了问题。
这也是为何英国在印度修筑不少铁路根源,指望让印度成为英国本土之外另一经济板块。
可,殖民地的属性,还有英国人殖民的尿性,让这一举措依旧无力回天。
这无力回天也有数据为证!
19世纪中叶时,英国煤产量占世界三分之二,生铁产量更是超过世界其他国家总和,是妥妥的超然存在。
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1914年,欧洲最大挑战者德国的煤产量达到了2.77亿吨,跟英国不相伯仲,更夸张的是德国钢产量,超过了英、法、俄三国之和,达到1760万吨。
这啥概念?在大规模陆战为前提的欧陆战场上,德国的战略资源优势,是英国无力应付的。
这也是英国从光荣孤立变结盟对垒关键,力有不逮,德国太强了!
随后,英国就参与了这场让自己付出巨大代价,却没有多少收获的一战!
一战前的英国,硬实力没有德国和丑国强大,但世界银行地位、广袤的殖民地,依旧让英国地位超然,可打完后,英国人却发现,这地位变成了丑国的,自己还欠下了不少外债。
而这一切,首先和过大的战争消耗有关,其次和英国的殖民管控模式有关!
战争消耗上:一战爆发前的1913年,英国防务经费是9100万英镑,占财政支出的12.3%。
到了1918年就变成19.56亿英镑,占同年财政开支的80%,这还只是战争经费,加上其他花销,让英国经济状况越来越糟糕,英国国债也从战前的6.5亿英镑变成战后的74.35亿英镑。
这一轮战争打下来,英国损失惨重!
殖民管控模式上:虽然一战后,英国凭借广袤的殖民地,依旧有维系霸权的可能。
可由丑国引动的民族运动,却让英国海外领离心离德,以至于1939年二站爆发前,英国殖民地中的南非、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甚至爱尔兰都成了完全自治领。
历史上的英国,管理殖民地的模式是培养殖民地本土势力,配合少部分英国文官管理,将大陆均势政策,在殖民地换了份包装使用,达到了用有限军事力量,借力高明均势制衡,维系帝国治下和平的目的。
可这和平有个前提,那就是英国有能力维系集体安全,让殖民地和自治领能相对稳定发展。
简言之:各个殖民地和自治领(阿三除外)是英国的战争合伙人,在对外战争中,给帝国提供人力财力,在战争获胜后,收获战争红利。
这属于隶属统治下的合作关系。
互相需要之下的合作互惠关系。
前提条件是,大英帝国的军事力量足以震慑挑战者。
可是,世界大战却让这个逻辑发生了转变!
英伦三岛曾经是世界中心,力量一级,但在陆权复兴后,却成了对抗陆地强权的弱势方,英国更多的需要殖民地和自治领的力量去打赢战争。
这就让英国陷入两难,因为任何付出都是需要政治代价的。
曾经的殖民地和自治领能在战争中收获红利,他们可以不谈条件,但现在红利没了,你是不是要补偿?
用钱补偿,英国没钱,只能扩大殖民地和自治领地的政治权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且战争中的大规模动员,也会让被统治区域的人心生不满,自我意识被唤醒,然后,分裂也就不可避免的成了趋势!
而且一战的惨痛伤亡,也让英国核心本土的力量遭遇重创!
大英帝国失去了103.1万青年,失去了一整代人,换来一个摇摇欲坠的帝国。
仅仅是为了护持了曾经的帝国荣光?他们心甘情愿吗?
血的教训告诉他们,世界大战没有胜利者,再来一次就是同归于尽。
于是,反战成了英国本土人的共识!
这也是战后英国人,对于和平非常向往的根源,拒绝无意义的战争和牺牲!
这共识,在后续成了英国民意基础,也让政治家不得不从。
换到这个角度看,张伯伦的选择就可以相见了!
首先;陆权兴起,让英国失去霸权优势。
其次:战争消耗,让英国失去金融优势。
再次:基于战争的动员,让英国殖民地和自治领诉求独立呼声渐起,政治交换成了必然。
最后:一代人的牺牲,让英国国内和平主义盛行。
英国反战四重奏,就是张伯伦的四重困境,也是大英帝国的绥靖根源。
英国的问题说完,所有人的共识就是,别打仗,别打仗!
那么跳出英国看世界又是什么光景,就会明白另一层不能打的因由。
这就是,窥伺者太多,都在指望吃英国的肉,一个弄不好就会满盘皆输!
大英帝国曾经非常强大,这强大,让英国在欧亚都有不少盟友!
曾经的欧亚大陆两端就是如此。
东边,华夏曾经是英国遏制沙俄的盟友,后来在霓虹崛起后,变成了霓虹。
西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曾经是英国盟友,目的也是遏制毛熊的扩张。
可时代变了,关系也会变,曾经强盛时的宾客盈庭,变成了衰弱时的人走茶凉。
一站前,英国依旧是霓虹的盟友,欧洲英国也有不少诸如法国、意大利、俄国这样的盟友,就连丑国都能在大洋彼岸做到跟英国守望相助。
这些促成了英国一战的胜利。
但一战惨烈,还有后续英国的衰弱,让陆权复兴的节奏越来越快。
英国致力于构筑的欧陆均势,让英国面对法国彻底清算德国时,选择了网开一面,可德国却用非正常的方式迎来崛起,而且极端致力于复仇。
英国因此还得罪了法国,虽然最后依旧结盟了,却多了貌合神离。
同样的,毛熊也改了名字,变成了一个跟整个西方世界对抗的强者。
可这个国家,在务实的斯大林主政下,又通过数个五年计划,摇身一变成了庞然大物。
就连远东的霓虹,也在实力渐强后,越来越不将英国放在眼里,开始诉求东太平洋霸权。
至于曾经守望相助的丑国,虽同文同种,却一直高举反殖民旗号,力求瓦解英国殖民霸权。
从这个角度看,一站之后的英国,国际制衡格局瓦解,国际环境变的危机四伏,四处都是窥伺英国庞大殖民地的敌人、潜在敌人和复仇者。
德、日、苏、美,四大强国的不怀好意,英国看在眼里,唯一能指望的盟友,只有一个弱势且貌合神离的法国,还有那左右摇摆的投机者意大利。
法国的无奈是,他是殖民体系受益者,必须站在英国这边,但他的实力却不足以护佑英国。
这样的英国如何办?看似有两个盟友,但其实是孤军奋战!
让他孤军奋战的根源为何?不过是大英帝国遍布全球的优质资产啊?
德国致力于复仇,窥伺英国本土。
霓虹致力于扩张,窥伺远东和阿三洋利益。
丑国胃口更大,爹老了他的都是我的。
毛熊胃口也很大,但还要等待,还要借力。
这就是英国二战前的状况,危机四伏,烽烟迭起,稍有不慎就是墙倒众人推后的满盘皆输。
换你是张伯伦,你会咋办?答案或许是一头雾水!
但张伯伦既然接手了烂摊子,用最后的坚守,勉力维持自己的帝国。
英国是深谙大国外交的国度,基于此才有沿用数百年的均势制衡战略出现。
可当均势制衡玩不转了之后咋办?答案是适当利益再分配,用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外交成果。
因为国际竞争奉行的依旧是丛林法则,自有一套生物链。
占据顶端的霸权国如果是狮子,他也不能肆无忌惮的吃虎、豹、豺、狼。
那么能被吃的是什么,能放弃的是什么,唯有食肉动物。
一战的惨烈教训,让英国这个狮子明白,真要跟群狼打起来,他一样遍体鳞伤。
同样的,所有的虎、豹、豺、狼也明白,互相撕咬最后的结局就是让人乘虚而入!
于是不少国家起了遏制冲突心思,这其中典型就是英、法和尚在恢复元气的苏联。
在不少国家存了遏制心思的同时,也有指望冒进的国家。
这国家就是霓虹、意大利和尚且在蛰伏的德国、丑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何处理好跟自己一样有遏制心思的国家关系?如何安抚有冒进心思的国家?
就是英国需要算计的事情。
老霸主持续衰弱,新力量不断崛起,目的都是分割英国的=资产,英国不能置身事外只能引导有野心的国家互相冲突。
随后,英国的骚操作开始了!
1931年,小本子开始耍流氓了,英国除了呼吁外,不为所动。
因为他知道,英国在华夏有利益纠葛,丑国也有!
后续数年间,霓虹得寸进尺,步步紧逼,对远东格局构成巨大威胁,英国依旧不为所动,除了力有不逮,也有借力打力心思在内。
英国算计着让丑国先动,让希望代替英国控制太平洋的丑国和霓虹互斗。
从远东最后结果看,英国算计成了,唯一遗憾的是,丑国战略定力十足,没有很快下场。
同样的,英国在欧洲大陆消极对待德国,让德国在欧洲搅动烽烟,原因也一样!
欧洲并非英国核心利益所在,在哪里出现的英国,唯一需要做到就是遏制,维持就够了。
只要德国不宣战,英国就不会当出头鸟对战德国,也不会下场干涉欧陆。
如果这一切,一直这样延续,英国依旧能玩转均势,不至于大败亏输。
但谁也想不到,一个疯子出现了!
一战结束后签署的《凡尔赛和约》,让欧洲兴起了民族主义,产生了极端主义。
这其中,在《凡尔赛和约》中备受屈辱的德国人,又是复仇心最急切的存在。
然后,德国迎来了狂人希大爷!
希大爷为何能成功,源自他的政治手腕!
对内,他煽动复仇情绪,塑造好战的形象,用满足民意的方式,获得选票。
对外,他高举和平旗号,用和平和民族自决方式,瓦解敌对阵营联合抵抗,用公投方式,不断致力于德意志民族的统一。
随后辅以德、美经济合作,用大举借贷方式,发展经济,恢复民生,重塑武装。
这三大手腕让希大爷占尽了便宜。
内部,希大爷成了德意志英雄,无数人跟随他疯狂。
外部,在极端思潮配合下,英法都有不少为德国鸣不平的存在,他们同情与德意志民族的分裂,让英法执政者迎来了意想不到的压力。
这压力也有事件为证!
比如,在苏台德危机时,英国南非自治领老大赫佐格就公开说,如果英国因为苏台德问题卷入和德国的战争,南非将不能保证给予大英帝国支援。
同样的,作为自治领的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对于跟德国的欧洲战争,不感兴趣。
这一系列表态,让大英帝国内部分裂凸显,如果这时候,张伯伦选择开战,后果如何也是可以相见的?
摆在张伯伦面前有两个选择!
第一,尽力避免战争,维持斗而不破,适可而止局面、
第二,鱼死网破开干,但却有个前提,必须获得胜利。
这样两难选择,换个人其实也很好选择?
维持斗而不破局面,能让张伯伦收获民意,收获自治领的谅解,也能避免战争。
悍然开战,要是输掉了,那就是万劫不复!
基于此,才有事后看来糊涂无比的绥靖政策出现。
站在衰弱的大英帝国角度看,张伯伦做了一个在当时非常明智的选择。
因为他如果开战,就等于给其他国家背后捅刀,给自治领后院起火的机会。
为了继续斗而不破,为了保持战略主动,英国只能绥靖,维持关系,祸水东引。
咄咄逼人的希大爷无疑是狡猾的!
他算准了英法内部的厌战情绪,还有理想主义思潮加持下的泛滥同情心,将德国打造成了一战受害者,让自己占据道德高地不说,还顺势让英法两国产生裂痕。
用一面恢复德语族裔统一的旗帜,就借力英法退让,迎来了兵不血刃的征服。
还忽悠的英法无法认真备战。因为真备战了,国内汹涌民意,就够张伯伦和达拉斯喝一壶。
别人不打仗,伱备战不是找抽吗?
精明的希特勒,逼迫张伯伦顺应民意和舆情,默认了自己的做派。
面对这,张伯伦唯一的要求就是,德国的扩张要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方向内停步。
这个策略成功的关键是,就在于这两个定义的解读!
一定范围是什么范围?
一定方向是哪个方向?
希大爷的目标到底在哪里?
三问之后,这操作在当时的角度看,貌似是高明的。
张伯伦自以为找到了德国的方向和范围,还有目标!
当然,这也和希大爷不停的忽悠有关!
英法绥靖的同时,德国干的事很耐人寻味。
希大爷这接连的举措,让张伯伦喜忧参半!
喜的是:目标明确直指毛熊,是阵营对抗,如果真如此当然是好事。
忧的是:国际政治的真相从不是理想,而是现实,所谓的协议,有可能也是迷魂阵。
张伯伦希望这三国能同心协力,共同进攻东方,让德国东进,让霓虹北上,自己的利益不就保全了吗?还能坐山观虎斗,不亦乐乎!
同样的,英国也能维持超然的身份,作为双方的筹码,在合适时候,参与其中。
至于何时参与,当德国和霓虹,宣战毛熊之后,或许就是最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