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天下儒生不入秦?荀子出世!为大秦崛起而读书! (2 / 2)
紫琅文学zilangwx.com
儒家学习,废寝忘食,寒窗苦读,无论是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是如此。
在付出一切努力之下,终于得到儒生的名号,你让他们放弃,这怎么可能!
他们听到背后孩子们传来的哭声,根本不敢回头,生怕一回头,自己所有信念全部崩塌。
“走吧,离开大秦...”
众人刚踏出城门之时,即将登上马车的那一刹那。
“鹿老师!”
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跑了过来。
“在你临走之前,我想问你最后一个问题。”
鹿老师是一名十八九岁的少女,穿着素雅的衣服,扎着简单的马尾辫。
此时看见小男孩冲过来,擦了擦眼角,顿时露出微笑:“什么问题?”
小男孩仰着头,问道:“老师,您曾经问过我们三班学生们,问为什么为什么而读书,今天,学生也问您一句,您为什么而读书。”
鹿老师一愣,随后摸着小男孩的脑袋,不假思索说道:
“当然是学而优则仕,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拥有一个好的前途。”
另外一些学子被小男孩的天真的逗笑了。
这年头,难道还有人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吗?
蓝袍青年从一众学子里面走了出来,站在人群最前端。
他深呼吸一口气,向着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说道:
“我乃稷下学院,位列四大才子之一,你可以称呼我为蓝老师。”
“你要记住,读书是为了光宗耀祖,是为了官位仕途,是为了振兴门楣....”
虎头虎脑的小男孩点点头,天真无邪说了一句:“蓝老师,您知道我为什么而读书吗?”
蓝老师摇了摇头。
众人哑然失笑。
小孩在这个年龄,只知道吃喝玩乐,读书无非是为了父母罢了。
“老师,我是为大秦崛起而读书。”
小男孩稚嫩的声音虽小,但在这时却震耳欲聋!
瞬间安静无声。
蓝老师愣在原地。
那些学子们呆滞的看着小男孩,似乎有些怀疑自己听错了。
周围的百姓们也是目瞪口呆。
蓝老师错愕问道:“你刚刚在说什么?麻烦你再说一遍。”
“为大秦崛起而读书!”
“为大秦崛起而读书!”
这一次,是所有孩子们共同喊出来的。
就连被父母抱在怀里的幼儿也咿哇乱叫
仿佛是在说,为大秦崛起而读书。
他们稚嫩的童音响彻在整座城池,更是响彻在每个人的耳畔。
蓝老师傻傻的站在原地。
他身后的一帮学子也是一样。
这些人都是稷下学院的精英,是天纵奇才。
他们读书是为了寻找更好的出路。
他们的梦想,便是进入朝廷为官做宰。
这种理想和信念已经融入他们的灵魂,甚至于连他们的血液都充斥着这样的信念。
但是现在,居然有人告诉他们,读书为大秦,为了大秦而读书!
为国家而读书!
“为大秦而读书...”
所有人在此刻不约而同喃喃自语,只觉得鸡皮圪塔炸毛,胸腔热血沸腾,心中顿感一往直前的气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道理念与儒家的理念完全不同!
轰隆!
仿若惊雷在脑海炸裂。
那些原本坚定的儒家学者,瞬间动摇,有的更是羞愧的低下头。
“受教了。”
众人朝着孩童们一拜。
这一拜,是发自内心的。
因为他们明白了,读书最终是为了什么!
“我不走了。”
蓝老师笑的很灿烂。
他向曾经的自己和解了。
“如今大秦欣欣向荣,我想留下来继续教孩子们学习,或许教出几名国之大者也有可能。”
“至于儒生的名号,反正我不要了,不是儒生,我照样教书育人。”
蓝老师的话很豁达,也很坦荡。
其余儒生纷纷点头。
“我很期待,这群孩子们今后究竟能将大秦推上何等的高度!”
“我舍不得孩子们。”
“不走了,不走了。反正一个儒家名号罢了,无所谓。”
“我们都不走了!”
一个个儒家学生纷纷说道,决定留在大秦。
他们也想看看,这群幼童们,究竟能将这个大秦带到哪一种地步!
“太好了!”
百姓们喜极而泣。
场面一片欢腾。
而秦渊,宛如一座雕塑般静静地伫立在城墙上,默默地注视着一切。
“好一个为大秦崛起而读书!”
秦渊重重吐出一口浊气,双眸之中似有熊熊烈火在燃烧,胸膛里的热血激昂澎湃。
他向下俯视,望着孩子们那一张张幼嫩的脸庞,忽然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事情!
系统任务早在各国宣布禁止诽谤大秦的时候就已完成,三千儒士也该登场了。
有了这三千人,秦渊敢肯定,他绝对会再造一个真正的儒门!
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儒门!
一个完全属于读书人圣地的儒门。
“二十万儒生为大秦帝国奋不顾身,朕自然不会辜负尔等。”
秦渊打算将三千儒门弟子召唤出来的时候,耳边却响起系统的提示音。
【叮!恭喜宿主完成隐藏任务:为大秦崛起而读书!】
【奖励:儒家后圣——荀子,荀况!】
【介绍: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君子当以民为本。】
秦渊一怔,眼中精芒闪烁,呼吸都加重了几分。
竟然是荀子!
这位可是集天下学说的大成者!
荀子一生可谓是精彩至极,被冠以儒家异类之称。
他有两个徒弟,一个是法家韩非子,另外一个则是李斯。
【叮!宿主请注意!儒家圣人降世,天地异象显化,万万儒生心有所感,虔诚而拜,请问是否隔绝天地异象?】
“无需。”秦渊听着系统的提示,摆了摆手。
“朕倒要看看,究竟是九州儒家圣人厉害,还是我华夏儒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