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几天后,这家企业正式决定投资青河县,成为青河县财政自主计划的第一批试点企业。

赵建华的反击:舆论战

随着青河县财政自治改革的推进,赵建华意识到,自己的掣肘手段收效甚微。于是,他决定发动新一轮舆论攻势。

“既然财政上限制不了,那就从社会舆论入手。”他对宣传部门下达指令:“重点放大青河县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企业负担、社会分配、基层干部的管理难题等,让外界对青河县的改革产生怀疑。”

很快,一些负面报道开始在媒体上出现。

《青河县改革的另一面:部分企业生存压力加大》

《财政改革真的能解决一切?青河县的基层干部抱怨工作强度加大》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青河县改革是否有长期可行性?》

这些报道以“客观分析”的形式,巧妙地引导公众对青河县改革产生疑问,试图削弱其正面影响力。

顾晨的反制:用事实说话

面对舆论攻击,顾晨没有急于辩解,而是用最直接的方式回应——让改革成效数据化。

他指示县政府统计局,整理一份详细的改革数据报告,并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

青河县财政收入增长:同比增长18%

企业数量增加:新增注册企业超过300家

就业率提升:新增就业岗位超5000个

招商落地率:成功签约企业15家,投资额超10亿元

“改革的成效不是靠喊口号,而是靠数据说话。”顾晨在新闻发布会上坚定地说道,“青河县的财政改革,不仅没有加重企业负担,反而让更多企业愿意投资,这是最好的证明。”

这场发布会后,原本对青河县改革产生疑虑的社会舆论迅速转变,支持声音再度占据主流。

未来的对决

这次交锋,顾晨再次占据了上风,但他深知,赵建华不会轻易罢休。青州市的政治角力,已经进入了更深层次的博弈阶段。

当夜,顾晨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灯火通明的县城,心中思索着下一步的棋局。

“改革从来不是一场短期的胜负,而是一场持久战。”

“而我,必须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