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与此同时,沈斌并没有停下脚步。他虽然在经济战线上遭遇挫折,但并未放弃,反而将注意力转向更隐秘的政治运作。

“最近,沈斌开始密集接触一些地方官员,试图拉拢他们。”王珂低声汇报,“他在某些行业协会和企业家论坛上公开发表言论,暗示改革不够审慎,容易引发市场动荡。”

顾晨冷笑:“他是想制造分裂,削弱改革的支持基础。”

王珂点头:“更重要的是,他背后的资本力量还在运作。他在部分省份推动了一些利益集团联合,通过影响地方金融机构,制造资金紧张的假象。”

顾晨沉思片刻,随即下令:“我们要正面应对,不能让他们主导舆论。让宣传系统加强引导,把改革的真实成效展现出来。”

王珂点头:“明白,我这就去安排。”

---

亲自下场,稳住大局

几天后,顾晨决定再次亲自下场。他选择了一家在改革中受益明显的高科技企业,进行现场调研,并邀请部分媒体全程跟拍。

企业负责人握着顾晨的手,激动地说道:“顾书记,最近我们享受到了一系列政策红利,企业营收增长了30%,研发投入也大幅提升。如果没有这些政策支持,我们可能早就陷入困境了。”

顾晨微笑着点头:“改革的目标,就是让真正有创新能力、能带动经济升级的企业发展得更好。”

媒体随即大篇幅报道这次调研,将改革带来的实际收益呈现给公众。此举迅速稳住了部分市场信心,削弱了沈斌在舆论上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财政系统也采取措施,向几个关键行业提供针对性支持,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

最后的交锋

沈斌看到顾晨的反击,心知不能再拖,于是加快了运作。他试图通过一些间接渠道,向高层施加影响,希望能改变改革的方向。

然而,高层很快得到了确切消息,顾晨的改革措施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市场的信心逐渐回稳,企业和地方政府也在适应新政策。

面对这样的局面,沈斌的行动空间越来越小。他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开始减弱,支持者逐渐撤退,甚至有人主动向顾晨靠拢,希望站在正确的一方。

最终,随着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和市场的稳定,沈斌的势力彻底被削弱,改革迎来了新的阶段。

而顾晨,依然站在改革的最前线,继续推进这场关乎国家未来的深远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