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在这篇故事里,“我”这个讲述视角完全是被淡化的,浓墨重彩描绘的都是他们。但“我”的感受却必须强烈,不强烈就无法带入,无法表达出当时的民族处境。

也就是因为感受太过强烈,到了巴黎和会前,也就是十二年的最后一年,我几乎无法承受故事高潮的痛苦。在脑海里,这个故事已经提前、超前地进行到了巴黎和会,甚至到了傅侗文的三杯酒敬酒。只差落笔,只差用文字描述出一章章的兴奋、举国沸腾,直到最后的失望、绝望。

当时的我太走入故事,无法抽身,拼命想和自己妥协,就此为止吧,到家族纠葛结束,这个故事就结束了,不要再写这些痛处了。甚至还几次和身边人说,可能要写出心脏病了,受不了了,没办法继续了,都是真实的感受。

可又明白,必须继续,再痛苦也要写下去,否则这篇文就失去了最重要的一部分。

幸好,没和自己妥协。

全文有许多片段,至今都记忆犹新。

比如,傅侗文准备要去巴黎,在北上的列车上,抱着宛央在列车尾喊出宛央的名字,是全篇他最外放的一次。写这段时是在万米高空的飞机上,喝了几杯酒,昏昏乎乎写完的,在那个特定时间,还有酒精刺激下,好像真的能和他的心共通了,能感受到他压抑多年不得志的心情了,好像可以写了。这也是我最喜欢的片段之一,在那一刻,真实感让人战栗,也让人无法再忘记。

若是认真分解,每一个特定片段都有它当时的心境,还有时间、地点。

所以在写这篇后记前,自己也回顾了一部分,就在想,恐怕再写一回就没有这种味道,没有这种意境了。每一处皆是如此,全都来自于当时的灵感。

说这么多,也差不多了。

回到故事的结局,傅侗文远居澳门,最后回顾四九城。

这是存在于脑海里的,全篇最后一帧画面。是弱冠之年的傅侗文,站在书房门口的屋檐下,看屋檐上被北风吹落的雪。

背对着光源,雪应该是金色的,片片飘落。

这是他远离北京后,对于那座城的记忆。那年……大家都还在,还活着。

这也是我远离北京后,对那座城的记忆。北京城的雪,恐怕是一辈子无法忘记的少年回忆。在夜里,在光源中飘下来的金色,是最美的回忆。

我和他一样,由南望北,终身怀念。

2018-12-12

墨宝非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