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9章 功劳要挑最大的 (2 / 2)
紫琅文学zilangwx.com
御史大夫的职责就是向皇帝弹劾文武百官,自己已经离开长安了,那御史大夫还向谁弹劾?
最重要的是自己不在京城,而李白又身居高位,以他那臭脾气容易与其他大臣产生矛盾,影响内阁的团结。
权衡利弊,还是带着李白出征更好。
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从西域一路走来,爬过蜀道,也去过青海湖一带,拥有丰富的野外经验,或许还能充当向导。
说不定看到吐蕃高原上壮美的自然风光,李白诗兴大发,又给后人留下几十首脍炙人口的神作也不一定。
“朕出征之后,去年的七位内阁大臣继续主政,并补充兵部尚书杜希望、礼部尚书东方睿二人加入。
朝中大事,由你们九人共同裁决,遇有不决之事再八百里加急请示于朕。”
李瑛端坐在龙椅上,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做出了离京之后的部署。
正在忐忑不安,觉得脸上无光的东方睿喜出望外,急忙捧着笏板出列,与杜希望一起领旨。
“臣谨遵圣谕!”
“陛下莫非把臣给忘了?”
同为当朝二品,发现唯独自己没有进入内阁,御史大夫李白顿时有些急眼,急忙捧着笏板出列询问。
“朕没有把你忘记,你跟着朕出征吐蕃。”
李瑛语气平淡的说道。
李白瞬间转忧为喜,连忙谢恩:“多谢陛下钦点,臣早就想去看看吐蕃高原的风光了,如今终于如愿。”
随后,李瑛又钦点监门卫大将军吕奉仙、礼部侍郎令狐承、兵部侍郎崔宁、兵部员外郎韦芝、金吾卫中郎将马千乘、定远将军马璘等人随驾出征。
早朝结束,李瑛返回含象殿,继续为出征吐蕃做准备。
他首先命令吕奉仙亲自挑选一万骑兵,做好随时出征准备。
然后又给陇右布政使颜真卿写了一封书信,要求他五日之内在陇右境内采购一万头黄牛、十万只羊,不管山羊还是绵羊,只要能吃就行,另外还要准备大量的牛车和水桶。
黄牛的第一个作用是在进入可可西里的时候运输淡水,第二个作用就是沿途吃掉,给士兵增强免疫力,以此来对抗高原反应。
在历史上,蒙古帝国的军队首次征服吐蕃的时候,就是驱赶着几十万头牛羊上了高原,一边放牧一边用来填饱肚子,这样就不用再费劲的运输军粮,或者只需要运输少量的粮食即可。
按照李瑛的计划,跟随自己走青藏线前往那曲的总兵力为六万人,按照每人每天消耗二斤肉计算,一天下来就需要吃掉十二万斤牛羊肉。
吃牛肉和羊肉是为了给将士们补充热量,降低高原带来的负面反应,填不饱肚子那就要搭配粮食。
按照每头黄牛能出五百斤牛肉、每只羊能出六十斤羊肉计算,六万将士每天至少要吃掉一百头黄牛,另外搭配一千二百只羊才能让将士们填饱肚子。
驱赶着一万头黄牛与十万只羊走上高原,差不多就能保证六万将士三个月的肉食。
如果不够的话,还可以就地打猎,派遣骑兵捕杀可可西里境内的野驴、羚羊、牦牛,甚至是藏马熊与狼群来充作军粮,或许可以让驱赶的牛羊让将士们多吃一个月。
虽然大唐的法律禁止食用牛肉,但在灭亡吐蕃这个前提条件下,所有的法律都必须让路。
鄯州靠近青海湖,周围有很多原吐谷浑的牧民,要采购一万头黄牛与十万只羊,应该不成问题。
有了牛羊打底,到时候只需要运输少量的粮食随军即可,并且不用考虑后勤补给,破釜沉舟的直取唐古拉山垭口,在那里一定能够缴获大量吐蕃人的粮食。
李瑛相信,既然历史上的蒙古大军可以使用这种方式杀进青藏高原,最终灭亡了吐蕃,那么自己也一定能够做到!
除了驱赶牛羊作为军粮之外,李瑛又命颜真卿从百姓手中购买大量的木柴随军携带,沿途用来圣火做饭。
在穿过昆仑山垭口之后,由于地势陡然升高至五千米,高原上植被稀疏,除了棘草之外只有少量的灌木植被,到时候大概率会缺少木柴,因此必须从青海湖一带运输干柴,做到有备无患。
给颜真卿写完了书信之后,李瑛又给李钦下达了一道命令,命他率领军队向伏俟城行军,抵达后原地待命。
伏俟城是原来的吐谷浑国都,城内有数万吐谷浑人定居,在哥舒翰击退吐蕃人之后主动投降了唐军,被李瑛改名为伏俟县,并派遣汉人治理。
这座城池位于青海湖西边,可以把它当做进入青藏高原之前的最后一个物资补给地,作用等同于格尔木。
等李瑛率军抵达之后,大部队就可以朝着昆仑山垭口出发了,直扑唐古拉山垭口。
连发两道圣谕之后,李瑛又给哥舒翰修了一封书信,将自己的计划详细告知,并要求哥舒翰继续按照现在的节奏向前推进,避免吐蕃人产生疑心。
只要哥舒翰能够拖住吐蕃人两个月的时间,自己就会率领一支天降雄师,切断十万吐蕃军的补给线,给他来个瓮中捉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