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通天大道 (1 / 2)
紫琅文学zilangwx.com
武德二年四月,汉王刘熙上表归降,开城门,背负薪柴,手捧玉玺,跪倒在地。
苏行烈作为秦军代表,正式受降,出言安抚。又严令三军,不得侵犯汉国宗室、太庙、陵寝、皇宫,不得烧杀抢掠,否则,一律斩首示众。
汉国百姓听闻,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入城。
消息传开,不光番禺,广州其余十县,南海、增城、四会、怀集、化蒙、洊安、宝安、清远、浛洭与浈阳,皆望风而降。
不多时,数名信使快马加鞭,进献捷报。
此时,御驾经过江南西道虔州,来到岭南道交界处。
高楷放眼望去,一片崇山峻岭,巍峨峥嵘,如同苍翠屏障,耸立在天地之间。
“这就是五岭?”
唐检颔首:“五岭乃是岭南道与江南西道天然界限。”
“山势陡峭险峻,不便通行。只在大庾岭间,有一条狭窄山路,名为梅关道。”
“过了梅关道,便是韶州。”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高楷赞叹,“确实险峻异常。”
崔皓附和:“此地虽比不上剑阁艰险,但其陡峭之处,犹有过之。”
王景略拧眉:“五岭既是界限,也是障碍,阻拦中原与岭南往来,使消息闭塞,政令不通。”
高楷微微颔首:“待汉国平定,让韶州、虔州合力,在大庾岭开凿一条官道,以便通行。”
“是!”
要想富,先修路。他一向深以为然。
崔皓笑赞:“这条穿山大道,横亘在五岭之间,坦坦而方五轨,阗阗而走四通。”
“对岭南道四十五州百姓来说,可谓通天大道。”
唐检赞同:“此路开通之后,岭南道齿革蜃蛤、鱼盐羽毛,可源源不断流入中原。”
高楷笑了笑:“交通便捷,两边往来越频繁,关系越牢不可破。”
若非地理障碍,山高路远,汉国哪能据守岭南道,偏安一隅。
不久后,御驾过梅关道,进入韶州。幸好,州中有一条浈水,向南汇入溱水,最终融入珠江。
这一路,大可乘船直达广州,沿途畅通无阻,省却车马劳顿。
刚刚进入广州境内,便见信使来报,刘熙投降,整个广州十一县皆在掌控。
“恭喜陛下!”群臣齐声道贺。
“同喜!”高楷大笑,“行烈、建兆、兴宗、褚俊,果然不负众望。”
“不战而屈人之兵,避免一番杀戮,又军纪严明,与民秋毫无犯,可谓功莫大焉。”
崔皓附和:“拿下广州,整个岭南道便平定了。”
“只剩交州都督府,这一隅之地。”
王景略忽问:“也不知交州战况如何?”
高楷远眺天际,笑道:“人心齐,泰山移。广州都已改旗易帜,交州都督府还会远么?”
翌日,御驾亲临番禺城外,四位大将率领十四万士卒,连同刘熙、后宫妃嫔、汉国宗室、文武百官,与一众广州百姓,齐齐跪迎。
“拜见陛下!”
喊声如雷,高楷却习以为常,朗声道:“起来吧。”
“谢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