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作为一国之国民,就要纳税,古今中外皆如此。

但是自从进入灵境以来,几乎从来没有大规模征收过。

通常也就是各地县城的城门口,进出需要交一部分钱,一次几块钱,并不算多,玩家们也会正常给。

而这些钱基本都被县令花了,连太守都拿不到多少。

太平道起义,各地都很乱,汉灵帝就更收不来钱了,直接加大卖官筹钱的力度。

陈纪普及的是税收种类,第一部分是“田租”,属于土地税,你有多少田产,就要交多少税。

田租一般交东西,例如谷物和刍稿,刍稿就是草料。

“十五税一”或“三十税一”,指的就是这部分的税率。

田租在全部赋税中只占小部分,第二部分是“赋”,赋属于人头税,按你家的人口数量交。

不同的人,交的标准也不一样,3~14岁的少年儿童,交口钱,每人每年交二十三钱。

15岁就被看作成年人了,要交算赋,每人每年交“一算”,一算为一百二十钱,算赋要交到56岁。

如果你家养奴婢了,每个奴婢每年交两算,这笔钱是需要主人交的。

养奴婢加倍交算赋的做法是为了抑制豪族大户蓄养奴婢,使自由民减少从而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同时也是为了抑制家族豪强势力。

如果是商人家庭,也要加倍,每人每年交两算。

这是重农抑商的表现,怕大家都去经商影响农业生产。

最悲惨的家庭是家里有大龄剩女的,汉惠帝时规定:女子从15岁到30岁还不出嫁的,加倍征赋,最高可达五算。

这么做是为了鼓励结婚,多生育人口。

剩女到了30岁就不用加倍交算赋了,因为国家也明白,过了30岁还没嫁出去的,纯属没人要的货色,这辈子可能都嫁不出去了!

酎金——标准:诸侯王需在宗庙祭祀时贡献黄金和醇酒(酎金)。

根据《汉金布令》,诸侯按封地人口每千口缴纳黄金4两(不满千口按比例缴纳)。

处罚:若黄金成色不足或数量不够,构成“酎金罪”,可能被削地或废除封国。

聘币——标准:诸侯王私人对天子的贡礼,原为苍璧(价值数千钱),汉武帝时改为皮币荐璧,价值40万钱。

用途:象征诸侯对中央的臣服,属于礼仪性贡赋。

第三部分是“更赋”,属于代替自己服役的“免役税”。

成年男子每年都要给国家服役,比如服“更卒”,就是一年给当地政府义务劳动一个月,挖个水渠,修个城墙。

服“正卒”则是要去首都给朝廷当兵,一生只服一次,一次一年。

还有“戍卒”,每年都要去边境戍边三天,离边境近还行,离得远就惨了,戍边三天,路上来回都得走几个月!

所以朝廷就出了个法子,你不去戍边也可以,但得交钱,国家花钱雇人替你干,一年一次三百钱。

除开这些,老百姓还要交“献费”,献费是给皇帝,表达个人心意的。

汉朝的献费是每人每年六十三钱。

除了以上按照田产和人口数交的税外,还有以家庭为单位交的“户赋”,以家庭为单位,每户每年交二百钱。

另外,还有特殊商品消费税,朝廷一直实行盐铁官营政策。

因此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盐是国家专卖,价格很贵,买盐就是变相向国家交税。

一个五口之家,假设家中有两儿一女,一年交的赋税加起来大约在两千钱,另外还要上交粮食产量的7%。

当然,这个交税总额是在你家没有剩女的前提下,如果你有一个成年还嫁不出去的女儿,交的税更多一些!

普通家庭最多能有50亩地,一亩地的粮食产量大约是2-3石,所以一户家庭一年大约有100石的收入。

一石粮食最低时也得百钱,多则五百钱,一千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