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3章 南巡北征事皆忙(六) (1 / 1)
紫琅文学zilangwx.com
除了这些事情之外,朱载坖现在关心的还有大明的科技水平问题,之前从西洋引进了望远镜,官军的高级将领们都认为这是军国重器,有了望远镜,对于官军的指挥来说是很重要的,但是大明之前不会制造无色玻璃,是用的水晶来磨制镜片,使得造价高昂,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大明之前就会制造琉璃,但是大明的琉璃多是有色的,而光学器材所需要的是无色透明的玻璃,在这件事情上,大明确实是不如西洋的,因为之前无色玻璃在大明没有市场,作为一种奢侈品,无色玻璃不被人喜欢,而且要制造无色玻璃,需要纯碱,石英砂、苏打、石灰,在高温下烧至熔融,再重新冷却凝固,就形成了性质均匀的玻璃材料。
朱载坖通过这些传教士重金聘请西洋的玻璃工匠到大明来,教授大明工匠制造无色玻璃的技术,同时将大明的化学工业予以发展,因为制造这样的无色玻璃,需要大量的纯碱,要以此为契机,发展大明的化学工业,大明的化学工业主要要从炼丹术中发展而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对于只有这帮道士有这方面的经验。
而对于化学工业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三酸两碱了,纯碱大明已经有所了解了,硫酸大明也有所了解,唐高宗时,炼丹家孤刚子在其所着《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卷九中就记载着“炼石胆取精华法”,这样炼出来的其实就是硫酸,所以朱载坖命令文思院,想办法为玻璃生产提供纯碱,不管是通过提纯天然的卤水还是采取其他的办法,朱载坖只看结果。
而现在朱载坖最关心就是动力机械的生产问题,虽然说起来蒸汽的原理很简单,但是要想将之实现,却是不容易的,朱载堉带领文思院的一众工匠,弄了一年多,进展并不是很大,朱载坖于是亲自前来查看情况。
对于蒸汽的力量,朱载堉等人已经是有了了解,就朱载堉向朱载坖介绍的,蒸汽力比千钧,非人畜可及也,但是问题是怎么利用这个力量,朱载堉等人利用杠杆原理制造了一个机械,核心是一个气阀,通过在远端施加重物,使得汽压能够推动汽阀的短力臂向上运动。当高压锅内的压力超过设计的安全值时,汽阀便会被推开,从而排出部分压力,达到平衡后又会自动落回原位。
看起来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对于蒸汽力量的使用,但是实际上不可行,因为以大明现在的技术能力根本无法制造出气密性好的活塞,这就使得大量的蒸汽被浪费,这种结构无法提供稳定的动力,大明本土的工匠提出了一个设想,就是首先通过锅炉将水加热,使蒸汽充满工作容器,随后关闭入汽孔,让蒸汽在此冷凝并形成局部真空。当这个容器与矿井下的水相连通时,外部的大气压力就会将水吸到高处。这样的话,起码可以让这种机器有用,朱载坖支持了这个看法,重赏该工匠,给锦衣百户衔,要求文思院继续研制,直到制造出可用的动力机械来。
在朱载坖的直接干预下,军器监开始大规模生产拉发式手榴弹,由于大规模量产需要在隆庆二十年才能够开始,朱载坖于是将其定名为隆庆二十年式木柄手榴弹,命令装备整个官军。
同时就是开始预先调动各部官军,为征讨土蛮做准备,巡视九边兵部尚书王崇古在巡视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不少问题,由于大明和土默特实现了封贡,在加上东胜等塞外卫所的恢复,使得宣府、大同、山西等镇官军现在懈怠起来了,训练敷衍,巡边疏漏,官军的战斗力开始下降,朱载坖认为这不是好事,要调动宣大各镇之兵,加以训练。
还有就是宁夏、河套等镇战事不断,从李成梁讨平了青海之后,就将重心放到了宁夏等地,因为原本住牧在此的鄂尔多斯部虽然被官军赶出了河套,但是仍然具备不弱的实力,李成梁多次率领官军出战鄂尔多斯部,将其击退,但是蒙古人也不甘心失去河套,反复在河套与官军争夺,影响了朝廷在河套的屯垦,李成梁也多次上疏,请求大举出塞击敌,但是并没有得到同意。
现在鄂尔多斯部频频南下,已经严重影响了整个陕西三边的安定,出巡的兵部尚书王崇古也向朱载坖奏报鄂尔多斯部不断袭扰,影响了朝廷在宁夏等地的屯垦戍边,虽然没有大的战事,但是使得沿边卫所随时处于紧张之中,不能开展屯垦,也确实是个问题。
所以在和李成梁以及西北督抚大将商量了之后,王崇古也支持对鄂尔多斯部大举用兵,王崇古在奏疏中建议,重创鄂尔多斯部使之向西迁移,将他们撵到西域去,使得西域的局势更加混乱,才能够为日后大明经略西域提供条件。
朱载坖收到奏疏之后,召集重臣们商量此事,按照王崇古和李成梁的奏疏,朝廷要调集榆林、延绥、宁夏、甘肃等镇的官军,同时从山西、大同两镇抽调援兵,跨过黄河,进剿鄂尔多斯部,将其从河套附近撵走,向西域赶。
对于这种作战,官军已经是非常熟悉了,因为蒙古是部落制,在平时并不会集结整个部落的青壮,而是分散在各个部落,所以官军往往抓住这个时机,实施所谓的捣巢作战,这也是官军多年来的经验,不过这种捣巢仅仅对沿边部落有用,一旦距离远了,蒙古人就会向草原深处逃亡,官军往往不敢深入追击。
不过朱载坖认为,确实是要对鄂尔多斯部加以打击了,他们已经严重影响了朝廷在河套的屯垦,不过他们毕竟和土默特部关系匪浅,要征讨他们,必须要提前和土默特部打好招呼,以免影响大明的土默特部的关系,朱载坖命令理藩院遣使顺义王,说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