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此时,农户代表们在问:“这能行吗?听着是挺好,可是不会养猪的人怎么办?”

“还有,投入一定不小吧?沼气池哪是那么容易建的?”

“感觉这想法太理想化了,而且投入成本也大。”

总之是质疑声扑面而来,陈默安静地听着,但他没有退缩,他早就预料到会这样。

何水彤却压不住了,她正要说话时,陈默却开了口。

“乡亲闪,静一静。这不是我空想出来的,外地已经有成功先例了。”

“我已经说了养猪场的女老总就是我的女朋友,猪仔由洪强养猪场提供,初始投入、成本核算、风险控制和预期的经济效益,我会请专业人士来给大家算这笔账。”

“不想养猪的农户可以把农田拿出来租给洪强养猪场,这样的话,就没有任何的风险和损失,每年每亩地的租金按市场价上浮两成算,比你们自己种薄收强。”

“而且租了田还不算,你们要是愿意,去养猪场打工管喂食、清圈,一个月少说也有三千块工钱,管吃管住,这不比背井离乡出去打工强?”

“至于说不会养猪的乡亲,这点你们尽管放一百个心。”

“洪强养猪场的技术员会驻点在村里,从猪仔进场到防疫治病,手把手教你们,每天跟着学、跟着干,不出几个月保准能上手。”

“房总说了,只要是愿意加入的农户,养猪场免费提供防疫药品和技术手册,连喂猪的米糠都是贡米加工后的副产品,不用额外掏钱买饲料。”

“再说说投入的事,沼气池和有机肥生产线,县里的专项扶持资金先拨一部分,洪强养猪场也出大头,农户不用先垫一分钱。”

“等生产线建起来产生收益了,再从腊肉和贡米的利润里慢慢扣,扣完之前不影响大家拿分红。”

“你们想想,种了一辈子地,以时候见过不用自己先掏钱就能搞新项目的?”

“至于你们说我的想法理想化,那就拿事实说话。”

“明天我就让联系省里的专家带着外地成功案例的视频过来,人家那边也是稻猪循环,去年农户每亩地比单种水稻多挣四千多,腊肉还没上市就被抢光了。”

“我们六安镇的贡米本来就有名,再加上生态养猪的招牌,能比人家差?”

“我陈默不是来画大饼的,我今天说的每一句都能落到纸上。”

“愿意干的,明天就去村委会登记,不想干的,继续种你的贡米,绝不强迫。”

“但我得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机会不是天天有,我们守着好山好水好贡米,要是不借着这股劲往前闯闯,等周边乡镇都搞起来了,六安镇的乡亲们可就真要落在后头了!”

最后,陈默看着所有人,诚恳地说道:“我们六安镇,守着这么好的山水,老祖宗传下来的贡米种子,难道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它越来越不值钱,看着大家越来越难吗?”

“我们得变,得换个活法!”

陈默话音落下,会场里一片寂静。

突然,角落里养猪大户李老汉站起来说道:“陈县的话,在理,变比不变好,我愿意干!”

李老汉的这一声,像惊雷一般,打破了沉默。

紧接着,又有几位农户也纷纷表态支持。

陈默见状,目光看向了祁孝川和何水彤,冲着他们说道:“接下来,你们组织干部走村统计一下循环种养模式有多少农户参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