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筹备春耕大典,既是仪式,更是向天下宣示朝廷重农的决心,能有效安抚因崔氏案而可能惶惶不安的地方官吏和百姓。

此事,需他亲自操持,以示重视。

另一件让他记挂的,是三国使团。

高句丽使团不日便可遣返。那五十万石石粮食,正好能解燃眉之急,大大充实即将因备战而消耗的粮仓,想必李世民听闻也能稍展愁眉。

只是…

那十数万即将被高句丽放归的前隋俘虏,该如何安置?

这些人离乡背井数十载,家中怕是早已物是人非,且多年在异国他乡,心性、忠诚都需考量。

全部编入府兵恐生乱象,单纯发放钱粮遣散又恐他们难以谋生,反而成为地方不稳的因素。

“或许…可效仿前朝屯田之制?”

李承乾指尖轻叩桌面,沉吟着,“辽东新定,百废待兴,正需人力开垦。

可将这些俘虏,不,是归乡义民,有计划地迁往辽东、河北等人口相对稀薄之地,授以官田荒地,贷以粮种农具,使其安居乐业。

既可实边,又可避免他们集中返乡可能引发的各种问题。”

这个念头渐渐清晰,他觉得此事大有可为,需与李世民详细商议具体章程。

然而,并非所有消息都让人宽心。

来自齐州方向的快马传回消息,平叛大军已押解着齐王李佑及其党羽,正在返京途中,不日即将抵达长安。

李佑…他这个五弟...

李承乾的眼神微微复杂了一瞬。

记忆中那个有些怯懦又带着几分骄纵的少年形象,与如今谋反作乱的逆臣形象重叠,令人唏嘘。

他确实曾与李佑有过书信往来,那时更多是出于兄长对就藩弟弟的例行关怀,以及…

一丝不易察觉的、对同样不受父皇重视的兄弟的微妙共情。

内容无非是些勉励学业、保重身体之类的寻常话。

有关谋反的事情,二人可谓是心照不宣,从来都没有留下过任何痕迹!

唯一的破绽早就被杜荷处理干净了,所以李承乾也并不慌张

可如今李佑谋反事发,这些正常的书信往来,落在有心人眼里,便是可以大做文章的联系。

那些刚刚被雷霆手段震慑、暂时蛰伏的世家残余,还有那些本就对强势太子心怀忌惮的宗室、勋贵,难保不会借此机会攀咬,即便不能动摇他的地位,也能试图泼上一盆脏水,恶心他一下。

“呵…”李承乾嘴角泛起一丝冷意。

他早已不是那个不受重视的太子了。

青州一案,他积累了足够的威望,这些时日也积攒了不少民心,最重要的是,李世民对他足够信任...

话虽如此,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