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陈平川叩响了大学士张廷玉府邸那扇厚重的朱漆大门。

书房里,灯火通明,檀香袅袅。

张廷玉看着那份手稿,神情从一开始的平静,到中途的震惊,再到最后的拍案叫绝,仿佛在无边黑夜中看到了破晓的曙光。

“此书……此书可救国!”

张廷玉猛地从太师椅上站起,他绕过书案,走到陈平川面前,一把抓住他的肩膀。

“平川!你不是在着书!你……你是在为我大业朝,立万世之基啊!”

书房外的游廊下,一名身着素雅长裙的女子端着茶盘,步履轻盈。

她被父亲书房里传出的激动喊声所吸引,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父亲怎么了?”

张若素悄悄走到雕花木门边,透过门缝向里看去。

只见暖黄的灯光下,向来稳重如山的父亲,竟激动得老脸通红。

而在父亲对面,一个虽然清瘦、脊梁却挺得笔直如枪的年轻人,正静静地站立着。

“此书尽快刊印成册,传遍天下!让天下的读书人都看看!可是……”激动过后,张廷玉却面露难色,他重重叹了口气,“刊印、宣传,处处都需要银子,现在国库空虚,皇上拿不出钱来,老夫……老夫也囊中羞涩啊。”

张廷玉是出了名的清贫,家里的老房子屋顶破了,也一直没修,每逢下雨,便用水盆接着。

陈平川却似乎早有预料,他对着忧心忡忡的张廷玉,自信地拱手。

“大人不必担忧,钱的事,”他抬起头,眼睛里是运筹帷幄的笃定,“平川自有办法。”

听到张廷玉要送陈平川出来,张若素忙躲在阴影中,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躲起来,这里明明是她家。

等二人离开,她才走入书房,目光落在了陈平川那本《安民论》上。

她轻轻翻开了第一页。

“安民论”。

三个字,笔力雄健,仿佛能看到书写者那双沉稳而有力的手。

一个个清晰的墨字,以一种近乎白话的恳切,直白地剖析着这个王朝的沉疴。

她越看,心跳越快。

越看,呼吸越是急促。

那书中描绘的“以商制夷”的宏大蓝图,剖析的利弊得失,是她从未听过的惊世之论,却又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她心中对这个国家的期盼。

这字里行间,没有空谈仁义道德,只有冰冷的数字,和滚烫的民生!

平川……

父亲方才急切间,唤他平川。

一个念头如电光石火般击中了她。

难道他就是那个在金銮殿上舌战群儒,以一己之力撼动朝堂,最终却被太后一言禁足的新科状元,陈平川?

她以为那是个沽名钓誉的狂士,却不想,他的笔下,藏着如此深沉的经世济国之策。

一粒种子,在她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她想见见他。

不是透过雕花门缝的惊鸿一瞥,不是听父亲转述的只言片语,而是堂堂正正地,亲眼见一见这个写出《安民论》的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