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李瑜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他沉声回道。

“陛下,确有此事,江南士绅貌似多对新政有许多不满,臣听闻江南一带的书舍出了许多日报。”

“都是控诉朝堂新政是苛政,还有些日报旧事重提了靖难,于是众多江南学子便想以不入仕来让朝廷停止新政。”

可想当官儿的那部分永远也不会少,所任他们如何摇旗呐喊,也只不过少了一半而已。

赵翊脸色本来就冷沉,听到靖难两字后心中怒火升腾。

“无所谓,朕缺他们一个不缺,多他们一个也不多,兴安是特娘个软骨头可朕不是。”

“随他们闹去,有本事一辈子也别来当朕的官儿,别来考朕的进士,在家拽一辈子的酸文最好。”

趁此机会他刚好可以,多提拔些北方的学子上来,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又轻声道:“那个侗族的士子,朕看不如换上一个法子,朕直接将明年会试的考题告诉子璇你。”

“他反正也住你家,你提醒他往这方面提前准备文章就是了。”

虽然科举平衡各方的工具,可再怎么说也得有几分才华才行。

光开后门,倒也是难以服众。

李瑜:“……陛下,这……这好像不合适的吧?”

哪有提前将考题告诉臣子,让臣子将题给泄出去的。

这不瞎整吗?

他是该高兴皇帝信任自己呢,还是该对他的儿戏觉得无语呢?

“这怎么就不合适了?”赵翊拍了拍李瑜的肩,满脸信任:“朕相信你,你和崔先生他们就不是一路人。”

就算是题真的被泄出去,他也不会相信是子璇干的。

肯定是礼部那帮人,为了些好处才做出那样的丑事。

李瑜:“……陛下,臣以为不如直接给除汉族以外的族民一些优待,比如考完以后排名自动进十名左右?”

古代的科举没有阿拉伯数字评分制,考官不会告诉你得了九十分还是九十五分,只会告诉你排第几名。

考官阅卷时可能会用一些符号,或者是简单的评语来给文章划分等级。

比如“圈”、“尖”、“点”、“直”,以此来代表好坏不同层次。

最后综合评估出高下,最好的文章会被推荐为荐卷。

然后考官们再一起讨论文章,确定最终的名次。

历史上唯一的例外,是宋神宗的科举改革曾实行过积分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