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没有等到男人的回信 (1 / 2)
紫琅文学zilangwx.com
宋砚洲离开后没两天,镇广播站的徐和平居然找上门。
原来是女播音员朱丽丽去医院复查的时候发现喉咙又有新问题,无法继续胜任广播站播音员的工作,所以即使本人再不愿意也只能办了退职。
以往遇到这种事情,县文教局、劳动局和编委更偏向于从其他地方临时借调人员过来。
但之前叶西西在广播站当临时工时表现实在太出色,当时公社几个领导,甚至是县里的文化宣传部门领导都对她的节目有所耳闻、印象很好。
现在朱丽丽走了,岗位一下子空出来,徐站长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叶西西。
徐站长亲自去了上面几个单位找领导,替叶西西争取了一个机会,只要她通过地委宣传部组织的政治理论考试,就可以成为广播站的正式员工,有编制那种。
徐站长说明来意,叶西西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实在是她现在太需要转移转移注意力了,整天在家里带小孩,心里头却记挂着宋砚洲回去军区后会如何的事情,想他想得要命。
再不找点事情做,她感觉自己迟早情绪会出现问题。
也不知道是不是产后抑郁症在作祟?
但她产后一直很开心,并没有太多负面情绪,家里的人都将她照顾得很好,尤其是宋砚洲更是体贴入微。
哎,不能再想他了。
徐站长的到来像是一场及时雨,将叶西西从各种不安和想念的情绪中挽救出来。
接下来的几天她一边带孩子一边复习,准备好就去参加考试。
这时候的广播站政治理论考试,内容紧扣“批林整风”运动和意识形态宣传需求,核心主要围绕三大块:
毛伟人着作与语录默写占分近半;当前政治运动论述简答题多涉及“批林整风”的现实意义,要求结合广播工作去谈;
最后就是宣传纪律与政策执行判断题聚焦广播工作的政治红线,比如“能否播放未经县革委会审定的农村民歌”、“报道知青下乡时应突出哪些阶级感情”等问题。
最后还有一道论述题,通场考试下来,叶西西感觉良好。
红宝书她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翻一下,报纸更是每天看,平时就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相关知识。
果然,结果公布的时候,连徐站长也惊了,从来没有人获得过这么高分,满分100分,叶西西得了98分!
论述题扣1分,简答题扣1分。
“叶同志,我果然没有看错你!”徐站长拿着试卷的手微微发颤,“你这分数,怕是把我们前几年的记录都掀了底。”
往年考场上,能摸到80分的都是凤毛麟角,大多数人被卡在60-70这个区间。
前年全县统考,广播站只有两人过80分,最高分是县革委会推荐的知青,凭着倒背如流的语录拿了 89分,当时立刻被当作典型在地区通报。
更早些年,1969年那一次最难考,全县没有一个能过75分。
徐站长扶了扶眼镜感叹,“能考 90分的,要么是部队转业的政工干部,要么是从小背语录长大的红小兵。你这 98分……把阅卷的老书记都惊着了。”
叶西西赶紧摆手说:“哪有徐站长您说的那么夸张,我就是记性比别人好点,也是运气好,遇到的题目都会……”
她连忙谦虚,她只是比较会读书,从小学到硕士课程,叶西西早就摸索出属于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
再加上备考的这几天,周淑兰和宋晓芸把两个孩子的大部分事情都做了,她也就喂喂奶,陪睡,其他时间都用来读书了,这样子让自己充实起来,果然想起宋砚洲的次数就明显少了很多。
从临时工变成正式工,叶西西的待遇也得到了提升。
她现在按事业单位23级的工资标准,每个月有38元,比当地的公社干部还略高了几块钱,因为播音员属于宣传战线技术岗位,比普通办事员高了两个薪级。
每个月还有各种粮票、肉票、油票、煤票和工业券等,季度还有布票,红糖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