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辽阳城失引三方震动,沈阳那边憋着一肚子的算计调兵遣将又遣人侦察,阿济格和耿仲明忙着商量如何补锅同时也遣人侦察,沙尔那懵逼的同时一边遣人通报沈阳一边盯着。

对他们来说,这城丢的太过迷惑太过突然,所以要摸清楚怎么个回事再议如何收复之事。

外边风浪骤起,辽阳城里头一众人稳坐钓鱼台,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对屠元一众人来说,当下最要紧的只有一件事,养精蓄锐!

在城里头不用挨冻受饿也不用出城刺探,甚至连城头巡逻都不用,因为这些活都交由朝鲜兵去做,而且他们做的还不仅仅于此,城上防守,城内巡防,喂马做饭端茶倒水的杂活全是他们的。

但朝鲜兵从上到下都毫无怨言,因为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明廷是宗主,明军自然也是上等兵,理应伺候他们的,而且明军与清军不同,不会虐待或辱骂他们,所以他们是心甘情愿的伺候着,最重要其实是他们心里都知道,守城和打仗全靠这些上等兵大老爷,伺候好了他们才有力气打仗,他们打赢了才能护的自个周全若他们都打输了,自个这些所谓的朝鲜精锐更不值得一提了。

就连李景奭此时也乖乖的交出指挥权,可以说从屠元他们进城那一刻起,他的兵权和指挥权就已经移交了,没有强制甚至没有明说,一切自然而然的过度。

对此李景奭也是毫无怨言,他心里清楚哪怕自个在朝鲜做了再大的官在这几个明军悍将跟前也屁都不是,更何况他也知道无论指挥能力还是战场经验十个他都抵不上这几位的十分之一。

所以乖乖当副手当翻译是最优选择,有功分功,有过不用自己扛。

屠元几乎不问试试,就是吃了睡睡了吃,实在无聊就去找王辅臣等人去玩两把,甚至偷偷问了城里头哪儿有失足妇女需要打捞一下的。

反倒是李过从入城第二天起就各种忙活,带着亲兵时而上城远眺,时而在城中街头小巷溜达,朝鲜外出的探马送来的情报都要第一时间通报他,俨然此时辽阳城的总指挥。

谋士宋献策足不出户,除了看书就是下棋,和姬际可下和李景奭下,多聊风土人情少语时事政治,相比李过城头城下忙活,屠元穿街走巷慰问失足妇女,他们三人是最怡然自得的,但他们心里头都清楚,李过并非真的总指挥,屠元也并非只顾花天酒地,真正的话事人一直都是少言寡语的姬际可。

姬际可除了吃喝睡以及下棋之外他就只做了一件事,将辽阳城四门城防从朝鲜兵换做明军。

无论朝鲜人怎么忠诚和听话,他依然信不过。

城门是生死门,只有攥在自己手里才安心。

朝鲜探子带来的消息很多,总结就是一个字,外边很乱。

到处都是清军探子,一股接着一股,城外方圆数十里外摸不清有多少清军探子,双方遭遇就是一场场激战,敌众我寡朝鲜探子吃了很大亏,皆惊清军的悍勇,更叹明军的勇猛,面对如此的悍敌,敌众我寡在人家院子里重重包围圈里还能游刃有余到处乱窜四处杀人放火。

再探已毫无意义,徒增伤亡,姬际可棋盘落子,抬头扫了宋献策和李景奭,山雨欲来风满楼,两位做好准备了么?

宋献策嘿了一声,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有东厂卫两位悍将坐镇,无忧也。

吼,宋先生这话是把自个撇的干干净净好似事不关己呀,姬际可淡淡一笑,宋献策打个哈哈,草民手无搏鸡之力,上阵不能杀敌,下马也不能安民,苟活也。

姬际可苦笑轻摇头,旁边的李景奭倒是一本正经,唯将军马首是瞻。

姬际可起身推开门,一股寒风袭面,抬头望了望天空,来就打他,照死的打!来人去请屠将军回来干正事了。

如果说辽阳城是山雨欲来,那锦州这边是暴雨已至!

一直龟缩在塔山堡里的明军竟一反常态主动出击,从得知后边着火时多尔衮就预感不妙,果不其然,翌日明军侦骑就连番逼近松山,在周边阴魂不散的溜达来溜达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