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白衫店主 (2 / 2)
紫琅文学zilangwx.com
陶姜笑了笑没说话,多年朋友,她能看不出乔如意是急了?
她就这么一头闯进了九时墟,当时想着要见得人可未必是姜承安。
乔如意也觉察出自己的一番解释就跟此地无银三百两似的,刚想往回找补,就听一道男人的嗓音自上而下扬起——
“向九时墟许愿,本身就是一场交易,你可想好了?”
男子的嗓音淡凉如水,不带丝毫感情色彩,却又低沉沉的好听,钻进耳朵里时磁性厚重的吸引。
乔如意顺势抬头去看,这一眼望上去便愣住了。
一身月白色长衫的男子伫立于高处楼阶,居高临下的姿态似暗夜里的新月。
他缓缓迈下台阶,长衫被烛光映得不染尘埃,宽大袖口随动作流泻出云絮般的柔光,与蜡烛里扭曲挣扎的人形姿态形成对比。
鸦青长发半束,瀑布般垂落至腰际,发间的饰物既非簪亦非冠,而是一条月白色的发带。发梢无风自动,仿佛有看不见的流水始终环绕周身。
看不到面容,大半张脸覆着素面面具,仅有一双寒眸泄于外。
他出尘似仙,走过的地面却有着明显的变化,地面上铜镜里的金饼消失不见,又是最初看到的那些扭曲的身影,却在他经过时都跪拜低头,显出惧怕的神色来。
陶姜都看傻眼了,喃喃道,“这男人就算戴着面具也会觉得很帅啊。”
周别则惊愕,“他就是……九时墟的店主?”
也超出了乔如意的想象。
九时墟的样子在她的想象中,有出入但不大,大抵就是眼前看见的感觉。
但店主的模样,她是完全没想到。
在她的认知里,这样一个神秘环境,店主势必也是故弄玄虚的主儿,至少装扮是这样。比如一身黑衣,头戴夸张发簪,还是骷髅头的那种,总之会是电视剧中魔头的装扮。
好吧……是她想多了。
眼前着男子干净素净得很,就连露出袖口的那截手腕都白得很,更别提修长白净的手了。
乔如意的手控毛病又犯了。
之前就总想抓行临的手,现下她觉得,此男的手更好rua。
可此人绝非等闲。
乔如意看得清楚,地上那些扭曲的人影向他叩拜,还有被他踩过的黑沙阴影竟久久不能聚拢。
这男人……
“沈确,你见过九时墟其他的店主吗?”乔如意小声问。
沈确摇头,“我跟行临是一代人,怎么能见过其他店主。”
乔如意嗯了一声,目光还在打量着缓步走到柜台后的男人。
“你有没有觉得……”她思量着,语气也是不确定,“他的身形跟行临很像。”
其他人听她这么一说,也都细细打量起店主了。有觉得像的,有觉得不像的,还有个中立。
沈确持否定态度,“哪里像了?穿那么长袍子怎么能看出身形来?”
周别跟沈确站同一战线,同样是情绪上头,摇头,“我哥要是穿这身衣服可比他帅多了。”
陶姜,“都没见着人长相呢就下结论。”
她和乔如意一个感觉,觉得这店主与行临挺像,但也同周别和沈确一样,全凭感觉来。
鱼人有是那个中立的,理由是,但凡身材匀称高挑的,穿上长衫感觉都一样。
跟“不务正业”的五人相比,大行首就显得有正形多了。见店主出现,忙又深深叩拜,“小人知道九时墟的规矩,但能找到九时墟,这便是上天给的缘分,小人明白机不可失的道理。”
乔如意看着不远处的大行首,满脸沧桑,许是怕被拒绝,眉眼间都是小心翼翼。
白衫店主站住柜台后,透过面具的眸光似炬,朝着这边看过来。虽不见面容,可光是这般眼神就陡生威严之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陶姜在乔如意耳畔低语,“他好像也看不见咱们呢。”
看样子是,否则九时墟里多了五个人,这店主不能一点反应都没有吧。
“你上前来。”白衫店主开口。
大行首一听大悦,赶忙起身,满心欢喜上前。
白衫店主朝他一伸手。
大行首见状,忙从随身带来的包裹中取出经折来恭敬递上。店主从他手中接过经折,打开查看,举手投足间是不紧不慢的随意和优雅姿态。
看得陶姜啧啧称赞,“看看人家,同样是男人……”
这话听进三个男人的耳朵里,反应不同。
鱼人有不用说,他觉得陶姜说得没错,论身形和姿态,他的确不如人;周别则想着,人家是九时墟的店主,那能是一般人比得了的吗?除了他哥。
沈确什么都没想,就是用不悦的眼神瞅着陶姜。
很是,计较呢。
白衫店主看完经折,淡淡说了句,“曹禄山,行商之人。”
“是是是。”
乔如意恍悟,原来大行首名为曹禄山,只是这名听着有点熟。
又听店主缓缓道,“据说武帝时,西国献上清泥珠一枚,后被武帝转赠给了西明寺的和尚,不久便有胡商上门高价收走,武帝方知原来那是一枚能清澈浊水的奇物。”
他看向曹禄山,“那位能识出宝物的胡商便是阁下吧。”
曹禄山忙道,“是小人,小人不才,也就靠着这点本事安身立命。”
这番话被乔如意听去,就一直在心里琢磨着,曹禄山……武帝、清泥珠。
冷不丁想起自己拓过的一幅古画,画中内容讲的就是西域各国向武帝进贡宝贝,武帝手中拿的便是其中一个贡品,名为清泥珠。
是出自《广异记》中的故事,她以为不过是志怪传说,毕竟这世上哪会有这般宝物,现在看来竟是真的。
而书中所提的胡商,竟就是跟他们有着恩怨纠葛的大行首曹禄山。
就这么水灵灵地联动了。
他在白衫店主面前显得极其谦卑,店主也没过多表示,许是见多了,眼中无波无澜,淡声问,“你有何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