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红缨跟姜稳带着种子一起回了试验站,之后红缨跟其他几个实验员紧锣密鼓的把实验用的正常种子都种了下去,又在稍远一点的地方专门隔离出了一块地方,打算种些问题种子。

这些问题种子到底是什么问题,等苗出来了就自然清楚了。

玉米正常10-15天出苗,黄豆一般温度适宜的话出苗也要7——15天。

等待出苗的期间还有操作的时间,红缨首先就去总场部找宋树荣商量了化肥农药的事情。

“哎呀,你跟我想到一起去了,听说年初的时候川省那边新建成的化工厂已经成功生产出挺多种类的化肥跟农药了。

所以申请我春播没开始的时候就交上去了,一直叫人给我盯着催着呢。”

宋树荣听了红缨的话高兴的说,“咱们农场的事情现在都是专事专办,审批程序要快许多,估计这几天就能有信儿了。”

说完还有些遗憾的道,“要是这些农药化肥能再早些产出来就好了。要是能用来拌种,到时候咱们农场产量肯定能让全国人都震惊!”

宋树荣这样说也不是空穴来风,因为这些已经投产的农药化肥都是苏国农场切实使用过并确定有效的种类。

可以说如今产出的农药对于龙国现有农作物的病害都十分有效,化肥对于现有作物提升产量都有帮助。

“那宋教授,回头可别忘了给我们试验田拨一点啊!”

宋树荣一听就笑:

“还能忘了你们?”

俩人说着话的功夫,竟看到场长王海坤跟谢马洛夫相携而来。

红缨还挺意外。

兴建农场事情很多的,场长王海坤每天有很多事情要忙,而作为苏国专家团的首领,谢马洛夫对于建场事务也是参与颇多,可以说跟王海坤一样忙。

两位首脑竟然同时出现在外头还被红缨碰见,这个情况真难得。

“小董同志啊!”

王海坤对于红缨印象很深刻,看到她在,竟率先招呼了一声,态度亲和,一点没有官架子。

红缨连忙打招呼。

谢马洛夫也认识红缨,也是笑呵呵的用苏国语招呼了一声。

红缨也是用苏国语回应。

说话的时候,红缨就想着要不要找个由头跟谢马洛夫也握握手,看看他这里有没有关于尼古拉的信息,结果就听谢马洛夫突然转向王海坤,跟他用苏国语说了几句话。

王海坤是名副其实的高知高干,他本人就是懂苏国语的,此时听到谢马洛夫的话愣了下,转向红缨。

“小董同志?试验站的事情现在能抽开身吗?谢马洛夫部长想让你帮个忙。”

他们说话红缨当然听到了,就是不知道要帮什么忙,需要离开试验站多久。

谢马洛夫这时候也不多废话,直接把事情讲了个清楚。

原来再过一天,第一批苏国专家的家属们就要到达福县了。

因为农场还没有开始基建,所以龙国先在福县给这些苏国专家家属们划分了一块地方让他们居住。

福县自然会有专门接待的人,但是谢马洛夫的夫人头一次来龙国,她还带着他们的小女儿,谢马洛夫担心刚到这里夫人女儿会不习惯,所以想让人带着她们多走走逛逛,让她们尽快习惯这边。

谢马洛夫工作忙,虽然是苏国专家,但是他为人也很有原则,不是休息日,绝对不能随意离开岗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