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乖孙说得对,标儿,有些人就是软骨头,你不能光往长远里看,因为他们看不长远。”

朱元璋对待那些奸商,他都懒得废一句话。

不服?憋着!

憋不住?杀了!

他可是历经元末动荡活下来的人,亲眼见识过江南地区的奸商干过什么缺德的事。

确实也有心地善良的商绅,求助百姓,度过难关,可那都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而且还容易死得早。

要不是留着这些商绅,还能为大明创造利益,这天下士农工商缺了谁也不行,他才懒得让标儿与这些人玩花招呢。

“他们的目光不长远,父皇说得没错。”

朱标看待问题的眼光,不像那些商绅一样,只看眼前,只看丝绸行当赚取多少利益,还顾及着当地的佃户、桑农与织工的处境,想着不让百姓在这次动荡里受到任何影响,因此有些束手束脚。

商绅就算抵触皇家织造入场分利,丝绸行也只会乱得了一时。

没有其他赚钱的门道时,他要维持这方面的稳定,如今父皇有了其他赚快钱的法子,他先不必顾及这一点,接着就是当地的百姓。

兵贵神速!

只要动手的速度足够快,依旧套用借力打力的法子,维持地方丝绸行当的稳定,给百姓造成的阵痛影响,来年就能缓过来。

“父皇,儿臣想亲自前往松江府一趟!”

“行。”

朱元璋满口答应下来。

“记得回来吃年夜饭就行。”

这是限期两个月,让朱标把松江府的事落实好,让江浙丝绸商知道,不是什么墙头都能骑着玩的。

骑不对摔下去摔死了,倒是不用和皇家织造合作了,只会劳烦朝廷派兵来给他们收尸。

祖孙三人说话间,已经来到了蔬菜大棚前。

这还是朱雄英第一次看到大明版的蔬菜大棚。

由于没有塑料薄膜,所以只能采取建盖屋子的方法,直接用木料搭了屋子,并用钢料予以固定,把向阳的地方,全部开了口子安装上透明的琉璃片,颇具古色古香的韵味的同时,也没有减少蔬菜大棚本身的功能。

只是由于结构不同,它不能做到现代蔬菜大棚那样,一个棚就能扣几亩地,而是两三分地一个棚。

这会阳光正好,可以透过琉璃窗,看到最近的一个棚里,架子上生长着绿油油的黄瓜,还有一簇簇的顶花带刺的小黄瓜,开得正旺。

【这黄瓜长得可真好,比宫中冷库里储存的黄瓜新鲜了不止一倍!】

黄瓜是从汉朝就传入中国的,由于它既能做热菜吃,还能当凉菜吃,甚至能当水果零食啃几口,是百姓们喜爱的蔬菜之一。

自然生长的黄瓜,一般七八月份就拉秧了。

这个时候市面上的黄瓜,都是深秋最晚那一波,采摘完放进冷库的,由于这个年代的冷库技术也不怎么强硬,到了冬月里的黄瓜,基本上都蔫巴了。

【这一根黄瓜能卖得上一两银子吧?】

朱元璋听到这话,大吃一惊。

他以为自己够财迷的了,想着一斤黄瓜卖一两银子。

结果乖孙定的价格还要高,一斤要卖三五两银子!

“爷爷,你嫌少?”

朱雄英看到老朱脸色不太对,若有所思。

【一两银子一根黄瓜,和那些动不动就一两黄金一杯茶的香茗来说,确实很便宜,可谁叫它没办法保值呢,所以这个定价不便宜了,一斤黄瓜就能做盘菜了,许多小富人家,过年过节也能吃得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