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省委办公厅综合一处的灯还亮着。周正坐在前任王涛的办公桌后,面前摊开几个厚文件夹。王涛交接得细,事儿办得快,但信息太多。他得花时间消化,还得赶紧把这些纸上的脉络在脑子里理清楚。

窗外天已经黑透,城里的灯照在玻璃上,跟屋里的灯光混在一块儿。周正的视线离开一份全省上半年工业运行分析报告,揉了揉眉心。报告里数据全,图表清楚,可其中几个关键指标的趋势,跟他在林州挂职时的感觉有点不一样。这不是报告的问题,是数据背后的实际情况复杂。坐在省委核心处室,看问题的角度和要考虑的方面,跟在地方当副职完全不同。他得有更宽的视野,更准的判断,从一堆数据材料里找出真正有用的东西,给省委决策当参考。

桌上的内线电话响了。周正按了免提。

“周处,我是张明远。”一个年轻但稳当的声音传来。他是综合一处的副处长,王涛交接时特意说过,是个能干的人。“材料清单我整理好了,您现在方便我送过去吗?”

“方便,明远同志,你过来吧。”周正答。

很快,张明远拿着一份打印好的清单和一个移动硬盘走进来。他三十五六岁,戴无框眼镜,穿件熨帖的白衬衫,看着干练又小心。他把清单放在周正面前:“周处,这是近期综合一处要牵头或深度参与的重点工作清单,按优先级和时间排了序。相关的基础材料、背景资料、前期进展报告,都在这个硬盘里,分了类。”

周正快速扫了眼清单。最前面几项,正是秘书长赵立民昨天强调的重点:省委主要领导去沿江三市调研的细化方案和配套文稿、全省经济形势分析会的核心材料(尤其是下半年的对策建议部分)、几份要上报中央的综合报告。

“效率高,辛苦了。”周正点点头,视线落在清单上经济形势分析会那一行,“这份下半年工作建议,是重点。现在谁在写?”

“报告周处,初稿是经济研究室的同志牵头,我们处负责统稿和提升站位。第一稿在我这儿,但感觉…深度和针对性还能再加强。”张明远说得实在,也带点试探。新处长刚到,他得重新摸清楚对材料的判断标准。

“好,把初稿和所有支撑材料给我一份。另外,”周正想了想,“通知处里相关同志,明天上午九点,小会议室开个短会,重点讨论这份建议稿的思路框架和要突破的关键点。你牵头准备个初步的讨论要点。”

“明白,我马上准备。”张明远立刻应下,一点没犹豫。周正这种直接抓重点、分任务的做法,让他觉得踏实,事情也清楚。

张明远走后,周正打开电脑,插上硬盘。他没先看建议稿,而是点开“沿江三市基础情况”文件夹。屏幕上显出三座城市近三年的主要经济指标、重点产业布局、重大项目清单和当前的主要困难、诉求。这是给省委主要领导调研做的基础准备。周正的目光在屏幕上快速移动,结合自己在地方挂职时对经济生态的了解,把这些数字和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调研不是走形式,关键是发现问题、推动解决。方案和文稿能不能对上点,全看对这些情况熟不熟,对领导关心的事能不能抓准。

他处理了几份要赶紧批的日常文件,都是流程上的事,但每份他都仔细看了才签字。综合一处的工作没小事,一点疏漏都可能出大问题。时针指到晚上九点。周正活动了下有点僵的脖子,正要接着看经济建议初稿,桌上的私人手机亮了,是秦筝。

周正拿起手机接了:“喂?”

“还在办公室?”秦筝的声音从听筒传来,背景很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