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傍晚六点,周正收到秦筝的消息时,正在国土局的临时办公室里。赵刚刚汇报完第一天的排查结果,测绘组已经找到三条已备案的管线,都在机场规划区的边缘,不影响施工。周正把秦筝的消息给赵刚看,赵刚立刻拿出手机,让办公室的人查老化肥厂退休工程师的联系方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七点十分,周正回到家。门一开,就闻到了糖醋鱼的香味。秦筝系着围裙,正在厨房盛菜,锅里的鱼汤还在冒泡。她回头看了一眼,伸手把墙上的挂钩递过去,让周正挂公文包。

周正走过去,从背后轻轻拍了拍秦筝的肩膀。他说下午住建委反映老化肥厂附近地面下沉,刚好她这边有退休工程师的线索,两边能对上。秦筝把鱼盛进盘子,放在餐桌上,又端来一碗米饭。秦筝说李涛那边还提到,要是管线问题解决了,他们下个月就想签投资协议,不然可能会考虑其他城市。

周正拿起筷子,夹了块鱼肉。他说今天让赵刚查退休工程师的联系方式,明天要是找到人,就能确认管线走向,环评的事就能推进。他顿了顿,又说省发改委那边催得紧,月底前必须有结果,不然资金审批会滞后。

秦筝坐在对面,从包里拿出试验场地的照片。照片里有一片黄色的区域,她指着那里说,这是试验棚的地基,已经挖了两米深,没发现管线痕迹。她又翻到另一张照片,是李涛给的老化肥厂地图,上面用红笔标着工程师说的未备案管线。

周正接过照片,和桌上的排查地图对比。两张图的重合区域里,刚好有一段管线穿过机场规划的跑道。他拿出笔,在重合处画了条线,说要是这段管线能找到,要么迁移,要么废弃,得尽快定下来。

饭后,周正坐在沙发上整理排查资料。秦筝端来一杯热茶,坐在他旁边,帮他把资料按日期分类。她拿起一张土壤检测报告,上面标着老化肥厂附近的土壤密度。秦筝说军方有专用的地下管线探测仪,精度比地方上的高,要是赵刚的测绘组找不到管线,她可以联系军区工程部队来帮忙。

周正接过热茶,喝了一口。他说先让地方上的人查,要是三天内没结果,再麻烦部队。他不想因为机场项目过多动用军方资源,毕竟两个系统的工作流程不一样,得按规矩来。秦筝点点头,把整理好的资料放进文件袋,上面写着“机场管线排查Day1”。

九点半,周正拿起手机,拨通了陈教授的电话。电话响了三声才接通,陈教授的声音比白天更迟疑。陈教授说下午有个陌生人找他,递了一张纸条,说东部地块的管线有安全隐患,让他暂停环评。

周正皱了皱眉,问陌生人的样子。陈教授说对方戴着口罩,只说自己是“关心江州发展的市民”,没留姓名。周正让陈教授把纸条保存好,要是再有人找他,就及时联系自己。他还说管线排查有了新线索,三天内就能有结果,让陈教授再等等,别轻易放弃A方案的环评。

挂了电话,周正靠在沙发上,揉了揉太阳穴。秦筝走过来,用手轻轻按了按他的肩膀。秦筝说要是有人故意干扰环评,可能和其他选址方案的支持者有关,让他多留意。周正握住她的手,说他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找到管线,只要证据足够,再大的干扰也没用。

秦筝转身去厨房,端来一盘切好的水果。她把水果放在茶几上,拿起一份资料,说帮他把明天要给赵刚的指示整理出来。周正看着她低头写字的样子,伸手把台灯调亮了些。灯光落在秦筝的笔记本上,上面的字迹和他的很像,都是一笔一划,透着认真。

十一点,资料整理完。秦筝把文件袋放在门口的鞋柜上,明天周正上班能直接拿。她走进卧室,看见周正还在看排查地图,便走过去,把被子搭在他肩上。秦筝说今天跑了一天试验场地,有点累,想早点休息。周正点点头,把地图叠好放进公文包,跟着她走进卧室。

睡前,周正给赵刚发了条消息,让他明天一早联系老化肥厂的退休工程师,有结果第一时间汇报。赵刚很快回复“收到”。周正把手机放在床头柜上,转头看见秦筝已经躺下,眼睛闭着,呼吸很轻。他伸手帮她掖了掖被角,自己也躺下,闭上眼睛,脑子里还在过明天的排查流程——找工程师、核管线、测土壤,每一步都不能错,毕竟这不仅关系到机场项目,还牵着秦筝那边的军方试验和李涛的企业投资,一牵就是三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