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案头文件与灯下温粥 (2 / 2)
紫琅文学zilangwx.com
到了市政府,周正走进办公室。李伟已经在里面等着,手里拿着张宏达的新方案。周正坐下,接过方案,仔细翻看。方案里把申请的地块往西移了五十米,避开了军事管理区。
“这个方案可行,”周正放下方案,“你再核对一遍边界坐标,没问题的话,就按流程批。”李伟点头,收起方案。周正拿起常务会的议程,又看了一遍。九点整,周正起身,走向会议室。
常务会开了两个小时,讨论了老城区改造、民生工程补贴、开发区建设三个议题。散会后,周正回到办公室,王凯进来,说张宏达已经在接待室等着了。周正点头,让王凯把张宏达带进来。
张宏达走进办公室,手里拿着一个公文包,脸上带着笑。周正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让他坐。张宏达坐下,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资料。
“周市长,这是我们公司在开发区的建设规划,想请您多指导,”张宏达说,把资料递过去。周正接过资料,没看,放在桌上。
“你的地块方案已经批了,”周正说,“后面建设要按规划来,不能违规,尤其是环保和安全,出了问题,谁也保不了你。”张宏达点头,脸上的笑收了收。
“您放心,周市长,我们肯定按规矩来,”张宏达说,“不会给政府添麻烦。”周正“嗯”了一声,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口水。张宏达又说了几句客套话,起身告辞。周正送他到门口,看着他离开。
回到办公桌前,周正拿起张宏达的建设规划,翻了几页。王凯走进来,递上一份文件。
“周市长,这是市教育局陈明局长发来的,关于老城区学校规划的建议,”王凯说,“他说如果需要,随时可以过来跟您对接。”周正接过文件,翻开看。里面提到老城区要保留两所百年老校,新建一所小学,位置选在老城区中心地带。
“你跟陈明联系,”周正说,“明天上午让他来我办公室,我们聊聊。”王凯点头,记下。周正拿起手机,给秦筝发了条消息,问她到基地没有。过了几分钟,秦筝回了消息,说已经到了,正在跟赵琳检查训练场地。周正放下手机,继续看文件。
下午,周正去了老城区调研。市住建局局长刘芳陪着,一起看了几处待改造的居民楼。居民楼很旧,墙皮脱落,楼道里堆满了杂物。有几位老人坐在楼下晒太阳,见周正过来,围了上来。
“周市长,我们这楼啥时候能拆啊?”一位老人问。周正停下脚步,跟老人说话。
“快了,下个月就开始登记,”周正说,“补偿标准下周会公布,大家有意见可以提,我们会尽量满足合理要求。”老人点头,笑着说谢谢。周正又跟几位老人聊了一会儿,继续往前走。
刘芳在旁边说,老城区里有几户居民不愿意搬,担心补偿不到位。周正停下,看向刘芳。
“你安排人,挨家挨户去谈,”周正说,“把补偿标准讲清楚,有困难的,我们尽量帮着解决,别让老百姓寒心。”刘芳点头,拿出笔记本记下来。
调研完回到市政府,已经是下午五点。周正走进办公室,拿起手机,给秦筝打了个电话。电话响了几声,秦筝接了。
“忙完了?”秦筝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背景有点吵,像是在训练场。周正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街道。
“刚调研回来,”周正说,“老城区那边情况还行,就是有几户不愿意搬,刘芳会去谈。你那边怎么样?”秦筝说,训练场地没问题,明天开始检查新兵体能。两人又聊了几句,秦筝说要去安排晚上的值班,挂了电话。
周正放下手机,坐在椅子上。王凯走进来,递上一份晚餐的菜单。
“周市长,晚上在单位吃还是回家?”王凯问。周正想了想,说回家吃。王凯点头,出去了。
周正收拾好桌上的文件,放进公文包。走出办公室,外面的天已经黑了。司机老陈在楼下等着,周正上车,车子向小区开去。
回到家,屋里的灯没开。周正打开灯,走进客厅。餐桌上放着一个保温桶,旁边有一张纸条,是秦筝写的,说让他把保温桶里的菜热一下吃。周正拿起保温桶,走进厨房。打开保温桶,里面有红烧肉和炒青菜,都是他爱吃的。
周正把菜倒进盘子里,放进微波炉加热。热好后,他坐在餐桌前吃饭。吃到一半,手机响了,是秦筝打来的。
“吃饭了吗?”秦筝问。周正说正在吃,吃她留的菜。秦筝笑了笑,说基地的晚饭是馒头和白菜,没家里的好吃。周正让她别对付,多吃点。两人又聊了一会儿,秦筝说要去查岗,挂了电话。
周正吃完,收拾好碗筷,走进客厅。他拿起公文包,拿出老城区学校规划的文件,坐在沙发上看。看到十点,他起身走进卧室,洗漱完躺下。拿起手机,给秦筝发了条消息,说他睡了,让她也早点休息。过了一会儿,秦筝回了个“好”字。周正放下手机,闭上眼睛,很快就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