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清晨七点,清县滑坡现场的警戒线已拉成半圈。橙红色警戒带在灰蒙蒙的天色里格外显眼,下面压着石块,防止被风吹起。周正的车停在警戒线外,车门打开,他裹了裹身上的深色外套,指尖掠过衣兜——里面揣着秦筝早上发来的消息,说货车已在物流园装货。

刘强、吴涛、陈明站在路边,鞋边都沾着黄泥。见周正过来,三人迎上前。刘强手里攥着张手绘地图,上面用红笔圈出滑坡范围。“周市长,凌晨三点工程队测了,滑坡体下方有三道深层裂缝,最深的达两米,延伸到村口小路下面。”

周正接过地图,目光落在红圈边缘的村民住房标记上。“住户都转移了?”

吴涛上前一步,手里拿着登记本。“昨晚转移了17户,共63人,安置在村小学教室,帐篷送了20顶,今早又补了10顶,够临时用。”

周正点头,迈步走向滑坡点。脚下的泥土松软,每走一步都陷下去半指。他弯腰,手指触碰到路面裂缝,指尖能感受到泥土的湿冷。裂缝里嵌着几根枯草,被昨夜的露水打湿,贴在泥土上。

“陈明,”周正直起身,看向交通局局长,“让市政工程队调三辆渣土车,拉砂石过来,先填表面裂缝,防止雨水渗进去扩大。再派两个施工组,在裂缝两侧打木桩,加固边坡。”

陈明掏出手机,当场给工程队打电话。声音不大,周正能听到他报出清县的具体位置,还有需要的设备数量。挂了电话,陈明说:“最快半小时到,施工组已经在路上。”

周正转向吴涛:“村小学的安置点,有没有热水?老人孩子能不能喝上热粥?”

“昨晚送了两台电热水器,今早让食堂熬了小米粥,现在应该快好了。”吴涛翻了翻登记本,“还有三户老人行动不便,我们安排了医护人员上门查看,没什么大碍。”

刘强补充:“村干部已经开始统计受灾户的损失,主要是果树和菜地,后续补偿方案我们会尽快报给市里。”

周正嗯了声,刚要说话,手机震动起来。屏幕显示秦筝的名字,他走到路边接起。

“我在物流园,货车已经出发,往军分区新址送。”秦筝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点风声,“刚才听陈明说,滑坡现场有深层裂缝,部队工程连就在附近驻训,要不要调过来支援?”

周正看了眼远处的裂缝,工程队的车刚到,正在卸砂石。“需要,你协调下,让工程连带加固设备过来,重点帮着处理深层裂缝。”

“好,我现在联系连长,估计一小时到。”秦筝顿了顿,又说,“我带了些热汤和压缩饼干,让炊事班煮的,一起送过去。”

周正应下,挂了电话。刘强在旁边听见,连忙说:“那太好了,工程连的设备比我们的专业,加固能快不少。”

周正没多话,走到工程队旁边,看工人卸砂石。卡车斗升起,砂石哗啦啦落在地上,扬起细小的尘土。他让工人先在裂缝周围挖排水沟,避免积水渗入。工人点头,拿起铁锹开始挖沟,铁锹铲进泥土的声音沉闷。

一个小时后,远处传来军用卡车的声音。三辆绿色卡车驶过来,停在警戒线外。秦筝从第一辆车上下来,身上换了作训服,裤脚扎在靴子里,沾了点尘土。她身后跟着几个穿迷彩服的士兵,手里扛着工程设备。

“李连长,你带人去裂缝那边,跟地方工程队对接。”秦筝跟身后的军官交代,转头走向周正。“设备都齐了,有液压钳和钢钎,能处理深层裂缝。”

周正看着士兵们卸设备,转头对秦筝说:“辛苦你们了,地方上的工程设备不够,多亏你们支援。”

“都是为了老百姓,分什么地方部队。”秦筝从车上拎下两个保温桶,递给周正一个,“里面是排骨汤,还热着,你先喝点。”

周正接过保温桶,打开盖子,热气冒出来,带着肉香。他没急着喝,走到安置点的村小学。教室门开着,几个老人坐在里面,手里捧着搪瓷碗,喝着小米粥。周正走进去,问一个老太太:“大娘,住得还习惯吗?有没有缺的东西?”

老太太抬头,看见周正,连忙点头:“挺好,有粥喝,还有热水,不冷。”

周正把保温桶递给旁边的医护人员,让他们分给老人孩子。转身出来,秦筝正和李连长、刘强在看地图,讨论加固方案。李连长用红笔在地图上画了条线,说要从裂缝两端打钢板桩,再填充混凝土。

周正凑过去,听他们说完,补充:“钢板桩要打深点,至少三米,确保能挡住滑坡体。混凝土不够的话,让陈明从市里调,优先保障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