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周正踩着木梯爬上临时宿舍的钢架时,高明正拿着水平仪测角度。钢管在晨光里泛着冷光,每根衔接处都焊着焊点,工人蹲在横梁上,手里的扳手拧着螺丝,发出“咔嗒咔嗒”的响。周正手指敲了敲钢管,声音闷实,他低头问高明,这钢架能扛住多少重量。高明说每平方米承重两百公斤,就算住四个人加行李,也留了安全余量。

张勇从下面递上来一顶安全帽,周正接住扣在头上,顺着横梁往另一端走。脚下的钢架轻微晃了晃,工人伸手扶了他一把,说昨天刚焊好的接口,还没刷防锈漆,下周验收前会全部刷完。周正嗯了一声,目光扫过宿舍的窗户预留位,问高明窗户尺寸是不是按标准来的。高明说宽一米二高九十厘米,能装防盗网,还能通风,夏天不用总开风扇。

从钢架上下来,周正的手机响了。是市应急管理局局长王海的电话,说已经到了开发区门口,要过来一起检查消防设施。周正让张勇去接一下,自己走到材料场旁边的消防柜前,打开柜门看里面的灭火器——压力表都指在绿区,生产日期是上个月,喷管没打结。张勇领着王海过来时,王海手里拿着消防检查登记表,翻开第一页,上面已经填了材料场的消防情况。

“临时宿舍每层要装两个消防栓,”王海指着登记表上的空白栏,“水管得接到市政管网,不能用临时抽水机,万一水压不够。”周正点头,让高明记下来,说明天就让施工队改管道。王海又走到工人休息棚,看棚子里的电路——电线都穿了阻燃管,插座是防漏电的,没有私拉乱接的情况。他在登记表上签了字,说整体合格,就是要提醒工人别在棚子里用大功率电器。

周正把登记表折好放进公文包时,远处传来卡车的鸣笛声。抬头看,是部队的便民服务车,车身上印着红色的十字标志,秦筝坐在副驾上,正朝他挥手。张勇已经领着十个工人在空地上站好,手里拿着秦筝提前发的救护手册。

秦筝从车上下来,身后跟着四个战士,每人扛着一个绿色的物资箱。打开箱子,绷带、止血棉、消毒水整齐码着,最下面是两个模拟人,胸口印着按压位置的红圈。“分两批教,”秦筝蹲在地上摆物资,“先教这十个组长,他们学会了再教其他工人,省时间。”周正蹲下来帮她递绷带,说工人干体力活容易磕伤,学会止血包扎正好用得上。

第一个学的是工人老陈,他手上还沾着水泥灰,秦筝让他按住模拟人的胸口,教他按压深度五厘米,频率每分钟一百次。老陈按了几下就喘了,秦筝说要用腰腹的劲,不是胳膊的劲,然后示范着按了两次,模拟人发出“嘀嘀”的提示音,显示按压合格。周正站在旁边看,见其他工人都凑过来,让张勇把人分成两拨,一拨学包扎,一拨学按压,别挤在一起。

王海检查完消防,也过来看培训。他跟秦筝聊了两句,说应急管理局下个月要搞全市的应急演练,想请部队派些人来指导。秦筝说可以跟部队领导汇报,到时候派有经验的战士过来,还能带上除颤仪,教大家怎么用。王海拿出笔记本记下来,说会让科室的人跟赵刚对接时间。

中午吃饭时,秦筝从服务车的保温箱里拿出两份盒饭,递给周正一份。米饭上面铺着红烧肉和炒豆角,是部队食堂做的。周正扒了一口饭,说比市政府食堂的红烧肉炖得烂,秦筝笑了笑,说知道他牙口一般,特意让炊事班多炖了半小时。张勇拿着盒饭走过来,说工人的盒饭也到了,餐馆多加了个番茄蛋汤,工人都说好喝。周正让张勇跟餐馆说,以后每天都加个汤,算在工地的伙食预算里。

下午两点,培训到了实操环节。一个战士假装手臂出血,老陈用绷带缠绕,秦筝在旁边纠正,说要从伤口下方往上缠,松紧度以能伸进一根手指为宜。老陈调整了两次,终于合格,其他工人都拍了拍手。周正拿出手机,拍了几张培训的照片,说要发给王浩,让他加到开工仪式的宣传材料里,体现工地的安全保障。

秦筝的手机响了,是部队的电话,说战备会议提前到了明天上午,让她下午早点回去准备。秦筝挂了电话跟周正说,培训剩下的内容让赵刚盯着,明天会让战士把除颤仪送过来,再补教一次。周正点头,说他会让张勇安排好工人,保证都能学到。秦筝收拾物资时,周正帮她抬箱子,手指碰到她的手背,有点凉,他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披在她肩上,说傍晚风大,别着凉。

送秦筝到开发区门口,周正接到王浩的电话,说开工仪式的嘉宾都确认好了——省发改委主任张浩会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建国、市政协主席孙明也都有空,还说媒体那边已经联系了江州日报和市电视台,到时候会派记者过来。周正让王浩把嘉宾的行程记下来,开工仪式当天提前半小时在门口接,别让客人等。

回到工地,高明说临时宿舍的钢架已经搭完了,下周一会开始铺地板。周正走到钢架旁,看工人正在拆支撑用的木柱,问高明验收前还有什么要准备的。高明说要测电路通断,还要检查门窗的预留位是否对齐,这些都会在周二验收前弄完。周正嗯了一声,说验收那天他会过来,跟住建局的技术人员一起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傍晚离开开发区时,周正让司机绕到向阳社区。社区医院的选址地已经用石灰画了范围线,几个测绘人员正在量尺寸。周正下车走过去,问测绘队的队长,什么时候能出地质报告。队长说下周四,报告出来后就能报给设计院,开始画图纸。周正说尽快,争取下个月能开工,别耽误年底前的主体建设。

回到家,秦筝正在书房整理战备会议的材料。桌上摊着几份文件,旁边放着保温杯,里面的茶还冒着热气。周正走过去,帮她把文件按页码排好,说开工仪式那天要是能请假,就坐在嘉宾席的第二排,他已经跟王浩打好招呼了。秦筝点头,说会跟领导争取,就算只能来半小时,也想看看开工的场面。

周正从公文包里拿出开工仪式的流程表,铺在桌上。秦筝凑过来看,手指点在“奠基环节”那栏,问是不是要邀请工人代表一起铲土。周正说已经定了张勇和老陈,老陈是工人里资格最老的,张勇是负责人,两个人一起铲第一锹土,显得重视工人。秦筝说这样好,工人看到自己人能上台,干活也更有劲。

整理完流程表,周正去厨房煮了两碗面条。秦筝走进来,帮他把葱花撒在碗里。两人坐在餐桌前吃面,周正说开发区建好后,要在旁边建个小公园,让工人和社区居民都能去散步。秦筝说部队也能跟公园合作,搞些国防教育的展板,让大家多了解些军事知识。周正嗯了一声,夹了一筷子面条,觉得比中午的盒饭还香。

吃完面,周正坐在客厅看王海送来的消防检查报告,秦筝帮他把明天要带的文件放进公文包——有临时宿舍的进度表,还有开工仪式的嘉宾名单。秦筝把公文包放在门口的柜子上,提醒周正明天要去市政府开短会,别迟到。周正点头,把报告折好放进抽屉,说会提前十分钟到,跟赵天成再确认下开工仪式的安全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