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岳飞得知消息后悲痛欲绝,立刻按照大宋惯例上奏折辞去官职,将职位交给了副将张宪代掌,自己回归鄂州扶灵下葬,并为母亲守孝,丁忧三年。】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直接打乱了大宋整个北伐计划,也让朝廷中的赵构、赵鼎、张浚三位大佬傻眼了。】

左相赵鼎看着右相张浚。

右相张浚看着左相赵鼎。

坐在上首的赵构终于忍不住了,怒道:

“现在怎么办!”

“没了岳飞,朕的北伐还怎么进行!”

赵构是真的需要这一次北伐获取胜利,安抚朝堂上一片主战之声的。

赵鼎有些无奈地开口道:

“陛下,据说张宪也曾经出任岳飞副将多年,应该也是有些本事,不如就让他和另外一名副将王贵一起率军北伐?”

赵构瞪着眼睛问赵鼎:

“若是张宪和王贵不行,打了败仗呢?”

赵鼎说不出话了。

副将和主将,副职和正职,看似咫尺之遥,但含金量那是一个天一个地。

谁敢保证张宪和王贵一定行?

反正赵鼎是不敢打这个包票的。

这可是关系到岳家军十万将士,乃至大宋这一次北伐的成败!

就算是宰相,也背负不起这种责任啊。

张浚迟疑片刻,咬牙道:

“陛下,实在不行,就下旨让岳飞提前结束丁忧,返回军中吧!”

“啊?”赵鼎愣住了,下意识道:“丁忧乃是大宋制度啊!”

从大宋开国起,凡是有父母至亲离世的九品以上官员(包括九品),都必须要强制守孝三年,也就是“丁忧”。

曾经有几个大宋宰相贪恋权位不愿意丁忧,结果硬生生被御史言官和天下百姓骂到不得不按照惯例辞官丁忧。

岳飞虽然是十万大军的统帅,大宋节度使级别的高官,但离宰相还差得远呢。

以前的大宋皇帝都不给宰相开这种口子,现在凭什么给岳飞开这个口子?

张浚有些恼怒,直接顶了赵鼎一句。

“赵大人,现在不给岳飞开这个口子,你让谁来顶替岳飞的位置?”

“这可是北伐,关系到大宋国运的!”

赵鼎哑然。

毕竟也配合了好几年了,赵鼎其实一下就听懂了张浚的意思。

这次北伐不仅仅是关系到大宋国运,更关系到赵鼎和张浚这对左右相的政治生命。

北伐是赵鼎张浚联手张罗起来,而且还是五路出兵声势浩大,寄托了整个大宋举国的希望。

要是真因为岳飞丁忧导致北伐无疾而终,那民意的反噬可想而知。

谁都不会去怪罪为母亲守孝的岳飞,一片孝心啊,都能理解。谁还不是爹娘生的?

但赵鼎和张浚这对左右相,肯定是当到头了,罢相流放的命运近在眼前啊。

都特么这种时候了,还特么管什么鬼丁忧不丁忧呢?

去世的是岳飞的娘亲,又不是赵鼎和张浚的娘亲!

赵鼎深吸一口气,看向赵构,试探性地开口:

“陛下,您看……”

赵构也陷入沉默。

但很快,赵构就点头道:

“朕也觉得两位卿家所言很有道理,那就这么办吧。”

【很快,赵构以皇帝的身份发出“金字牌”,并命使者携带亲笔诏书火速赶往岳飞守孝所在地庐山东林寺,要求岳飞即刻结束丁忧官复原职,继续指挥岳家军北伐。】

镜头一转,已经是东林寺中。

身着孝服的岳飞听完旨意之后,愣住了。

“结束丁忧?这……”

使者习惯性地堆起笑容正想开口,突然又醒悟过来有些不妥,赶忙正色道:

“岳大人,陛下也知你心中悲痛。但眼下还请大人以国事为重啊!”

岳飞默然片刻,缓缓摇头。

“还请转告陛下,岳飞恕难从命。”

……

【赵构三次下令,命岳飞“起复”还军,岳飞三次拒绝。】

【这终于惹来了赵构的怒火。】

第四名使者出现在岳飞面前。

“岳大人,陛下说了,若是您这一次还不即刻起复还军,那你的全体僚属从张宪、王贵以下,全部以‘重宪’罪名论处!”

岳飞张了张嘴,最终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双手接过了旨意。

“臣岳飞领旨。”

【在赵构的压力下,岳飞最终不得不结束了短暂的丁忧,返回岳家军驻地。】

【但这件事情前前后后一共耗费了三个多月的时间,等岳飞再度出兵北伐时,时间已经来到了七月份。】

【战场的局势和四个月前完全不同了。】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观众们心情也是颇为复杂。

西汉世界之中,汉武帝一脸莫名其妙。

“没搞错吧,怎么突然会出现这种事情?”

“三年?没了岳飞,三年后这大宋怕是都要灭亡了。”

“这是什么狗屁规定,朕怎么就没听说过?”

西汉当然也是允许官员在父母等至亲去世时回老家处理丧事的。

不过这种一般属于事假,请假的时间也在一到三个月不等。

既然是请假,那么自然也就不需要辞官。

故而汉武帝对这种辞官三年服丧在家的制度是很不理解,也很恼火的。

如果是在大汉,这种情况下,岳飞最多一个月就能顺理成章地回归军营,哪里还有后面那么多事!

太子刘据迟疑了一下,开口道:

“听起来很像是儒家提倡的制度,三年的服丧期似乎在周礼中也有出现。”

孔夫子不就是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嘛。

“儒家,哼。”汉武帝一声冷笑,道:“朕就知道,这些儒者们就喜欢搞这种乱七八糟的东西!”

“父母去世的时候,一般也是官员们在官场上最为年富力强之时。”

“让一个年富力强,大有前途的官员直接离开官场三年,这是什么狗屁规定!”

听着汉武帝毫不掩饰的吐槽,在场的儒家官员都颇为尴尬。

一名董仲舒的弟子忍不住开口道:

“陛下,父母养育之恩大如天,为母亲守孝三年实属正常……”

汉武帝直接打断了此人的话。

“好,你喜欢守孝是吧,就按照宋朝制度,父三年母三年,准你辞官六年,六年后你再回朝廷报到!”

“来人,把他拖出去!”

等这名官员被拖出去之后,汉武帝面无表情地扫了一眼在场众人。

“还有谁和朕说这种屁话吗?”

众人噤若寒蝉,一个字都不敢说,心中暗自埋怨刚刚那个胡乱开口之人。

你惹谁不好,偏偏要惹咱们陛下。

这位可是汉武大帝啊,你这不是纯纯找死吗?

刘据沉吟片刻,开口道:

“父皇,咱们还是得规定一下具体的丧葬时间,不然这三年实在是一言难尽啊。”

汉武帝点了点头,道:

“这样吧,今后为官千里之内,给一个月丧假。两千里给两个月,三千里以上一律给三个月丧假。”

“丧假只给父母妻儿,若是亲兄弟姊妹病故,丧假减半,其余一概不批丧假!”

刘据迟疑一下,道:

“父皇,三千里以上只给三个月,会不会时间不够?”

从西域到长安,就已经超过三千里了。

汉武帝不以为然地笑道:

“若是以前肯定是不够的,但现在大汉有铁路了!”

刘据这才恍然大悟。

“对,有铁路!儿臣怎么把这个给忘记了。”

在兑换工业革命之后,汉武帝下令最优先的研究项目就是铁路。

如今大汉之中,从洛阳到长安的铁路已经建成,长安到西域的铁路也正在建设之中。

按照弹幕中讨论出来的心得,汉武帝抓了一大批的倭人作为铁路劳工,这些倭人吃苦耐劳又听话不敢反抗,效率极高。

按照汉武帝的计划,未来的十年内,大汉的铁路里程要超过两万里。

有了铁路在,从西域到长安也就是两三天的时间。

等到以后全面铺开铁路,那别说三个月,一个月的时间也都绰绰有余了。

汉武帝解决完这件事情,心情好了不少,笑道:

“没想到岳飞这个小家伙居然还帮朕处理了一个麻烦,不错不错,真不错。”

“嗯,儒家思想确实是有用,但作为皇帝也不能什么都听儒家的。”

“堂堂天子,反而被臣子的思想掌控,像什么样子!”

在场的法家、道家黄老学派的大臣们闻言顿时振奋,齐声赞颂汉武帝的圣明。

儒家这些年的确是太飘了。

虽然汉武帝前段时间已经无情压制了一波,但儒家在过往历次科举考试上,中了进士的人数依旧是一骑绝尘。

因为孔夫子的“有教无类”实在是太狠了,儒家士子数量冠绝天下。

其他诸子百家所有人数量加起来,也就差不多是儒家士子数量的零头。

眼下看到儒家吃瘪,大家都非常开心。

心情畅快之下,汉武帝就发了一条弹幕。

【汉武帝刘彻:这个什么丁忧制度,简直是莫名其妙,也不知道谁搞出来的,乱七八糟!】

东汉世界之中,刘秀环顾一眼在场群臣,表情颇为古怪。

在场的群臣表情也是相当微妙。

一番短暂的沉默后,刘秀也发了一条弹幕。

【光武帝刘秀:那个,咳咳,武帝老祖宗,丁忧制度就是在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发扬光大的啊。】

【汉武帝刘彻:????】

【昭烈帝刘备:那个,武帝老祖宗,确实是董仲舒的徒子徒孙们发扬光大的,不过咱们这时候还只是一个道德问题,还不是什么制度。】

【汉武帝刘彻:……】

丁忧,其实是儒家提倡的“孝道”中很重要的一环。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盛行于世,儒家的道德自然也就慢慢成为了全天下人的道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着时间发展,丁忧这项道德制度渐渐地成为了一种惯例。

但问题是,道德没有强制约束力。

到了宋朝,“丁忧”以法律的形式变成了一种制度。

父母去世,就要丁忧回乡守孝二十七个月。

在此期间,必须居住在草庐之中,不准婚娶、不能宴饮、不能作乐、不能生子、不能出游。

基本上就是与世隔绝三年的意思。

大宋,就是将丁忧列入法律的朝代之一。

所以才需要作为皇帝的赵构特地下诏“夺情起复”。

过了一会,汉武帝又发了一条弹幕。

【汉武帝刘彻:大汉丁忧制度已经废除了,从今往后最多允许三个月。】

历朝历代的皇帝看到这里,心中也是一动。

【光武帝刘秀:这个办法好,朕也把它实行下去。】

【唐太宗李世民:坦白说,朕一直都觉得丁忧是一个对官员很不人性的政策,既然诸位都废除了,那朕也按照三个月为丧假上限吧。】

历朝历代的皇帝们纷纷发出弹幕,表示赞同。

丁忧这种东西其实对皇帝来说是很烦的。

有些时候用某些得力官员去推进一件重要的事情,结果这官员父母正好死了,不得不回老家丁忧。

换人去做,又未必能达到效果。

不换人,就只能眼睁睁地等三年,让事情越发恶化。

而且三年还不是最麻烦的。

万一某个官员的爹娘其中一位先死了,另外一位三年后也死了,这名官员就要直接丁忧六年。

六年啊!

人生能有几个六年?

官场上的六年有多宝贵,无需多言。

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历朝皇帝发弹幕纷纷表示要改革丁忧制度的时候,历朝历代大部分官员大臣都非常高兴。

爹娘死了,官员们当然也很伤心。

但一守孝就要守三年甚至六年,等于人生六年的时光白白浪费。

而且丁忧结束了,原本的官职早就被人占了,新安排的官职往往不如原职,等于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这对官员们的前途来说是巨大的打击。

所以很多官员私底下都调侃说,做官有两件事最幸运。

一件事是从小父母双亡,另外一件事情是父母高寿过八十。

基本上这两件之中的任何一件,都能确保官员在最重要的事业上升期不会被打断。

但爹娘寿命这种事情谁说得好?

所以改革丁忧制度,对每一名官员来说都等于消除了前途上一个巨大的不确定性,那是纯纯的大利好。

至于反对的那些官员,也并非什么坚持道德,而是——他们已经丁忧过了!

自己丁忧三年、六年。

别人倒好,最多三个月,而且还不需要离职!

这谁受得了?

必须大家一起丁忧啊。

可惜,他们的力量实在是太过弱小,所以这种反对声也基本上都被完全无视了。

大宋世界,赵匡胤眉头紧锁。

别的朝代皇帝都在关心丁忧,但赵匡胤的注意力却完全不在这方面。

赵匡胤更加关心的是岳飞的北伐!

他很不高兴地开口道:

“这个姚氏死的也太不是时候了,唉。”

赵德芳闻言忙道:

“父皇,丁忧制度是时候改革一下了。”

赵匡胤嗯了一声,随口道:

“德芳你和宰相们商议一下然后拟旨,今后丧假最多给四十九天,不能再多了。”

沈义伦闻言感觉有些不对,忙道:

“陛下,四十九天怕是来不及赶路吧?”

赵匡胤瞪了沈义伦一眼。

“有什么来不及的?大宋铁路这不是修着吗!”

“以后从漠北到岭南也就三四天时间,随随便便都来得及!”

解决了这件事情后,赵匡胤一脸忧愁地开口:

“你们说,岳飞这北伐还能好得了么?”

赵匡胤虽然巴不得赵构死,但他是真喜欢岳飞、韩世忠还有吴玠啊。

这些大宋未来的将军们,是赵匡胤保住面子的最大希望!

现在赵匡胤对赵构基本上是绝望了,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岳飞身上。

但现在岳飞的形势非常不利,让赵匡胤忧心忡忡,愁眉不展。

沈义伦无奈地开口道:

“陛下,这一次热血沸腾的北伐,恐怕就只能虎头蛇尾了。”

其他大臣们也都纷纷开口。

“是啊,岳家军兵力虽多,但孤军奋战,实在是不可能赢得了金军和伪齐军啊。”

“纵然金国也在内斗,可只要派出一支兵马来,岳家军很快就要溃败了。”

“臣觉得,现在已经不是考虑岳家军能不能获胜的问题,而是要担心岳家军到底能不能全须全尾的班师了。”

赵匡胤:“……”

这一刻,赵匡胤的心情无比沮丧。

从靖康之变看到赵构,一路上大宋除了被金国吊起来打,还是被金国吊起来打。

好不容易才出了一个岳飞,好不容易才有了一次举国规模的北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结果怎么会变成这种样子?

赵匡胤无奈地开口:

“难道上天真的对大宋有看法?”

赵德芳赶忙安慰一番:

“父皇,大宋本就是顺应天命而生,上天肯定是眷顾大宋的!”

“儿臣觉得,主要还是皇叔(赵光义)和他的后代实在是太过乱来,连续三个昏君,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

群臣纷纷附和。

“对对对,就是这个道理。”

“赵光义篡夺陛下一脉的皇位,受到了天谴,所以才会发生这种事情。”

“咱们这条世界线上,陛下已经拨乱反正,大宋必然不可能再被老天爷惩罚了。”

听着众人的安慰,赵匡胤的心情总算是好了一些。

就在此时,杨业突然开口道:

“臣倒是觉得,岳飞也未必就不能赢!”

赵匡胤精神一振,看向杨业:

“杨卿家,你的意思是?”

杨业笑了笑,道:

“纵观赵构、赵鼎等人的布置,岳家军原本就是北伐的主力,其余部队都只不过是辅助。”

“主力未出,辅助部队受到一些挫折,实属寻常。”

“如今岳家军猛虎出笼,定能北伐功成,为大宋夺回失地!”

杨业的话铿锵有力,在大殿中回荡着。

下一秒,杨业就被口水淹没了。

“一派胡言!”

“盲目乐观!”

“简直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