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左宗棠?”湖南巡抚张亮基听着这个名字,总感觉有点熟悉,但一时间又想不起来。

“你,说说左宗棠的事迹。”

随着幕僚的描述,镜头中出现了一名中年男子。

他脸庞略显圆润,眉宇柔和,看上去并无多少锋芒。

表情平静而淡然,手持一本书册,坐在大堂中安静翻阅。

【左宗棠,湖南省长沙府湘阴县左家塅人。】

【道光七年,于长沙府试中获得第二名的佳绩。】

【后来因父母去世丁忧,入长沙城南书院读书,后来又转入时任湖南巡抚吴荣光创立的湘水校经堂读书。】

【在这里,左宗棠极为刻苦,专心研究学问,仅一年考试中就有七次名列全校第一。】

道光十二年,左宗棠丁忧结束后参加长沙乡试,因“搜遗”中第,取得举人功名。

但随后三次前往北京会试,都没有获得进士身份。

湖南巡抚吴荣光对左宗棠极为赏识,认定左宗棠将来必定能成就大事,就让左宗棠出任醴陵渌江书院山长。

在醴陵渌江书院期间,两江总督陶澍偶然来此,和左宗棠相识,对左宗棠的才能大加赞赏。

随后,在陶澍的力主下,其独子陶桄与左宗棠的长女订婚。

两江总督,那可是大清一品大员。

唯一的儿子陶桄,那更是不知道多少朝廷顶级大员心中绝佳的女婿人选。

但陶澍却执意要和左宗棠这个连进士都不是的举人结为亲家,可见陶澍究竟对左宗棠有多么欣赏。

道光二十七年,左宗棠在北京应试时结识的好友胡林翼向时任云贵总督林则徐力荐左宗棠。

林则徐听说左宗棠的事迹后大为欣赏,派人传书湘阴,希望左宗棠能出山相助。

但因某些事情,最终左宗棠并未前往云南。

直到两年后(道光二十九年),林则徐返乡,约左宗棠在长沙相见。

两人见面之后的谈话无比投机,竟然直接谈了一整个晚上。

林则徐在这之后经常和别人说起这次会面,大赞左宗棠是“绝世奇才”。

听幕僚说到这里,张亮基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是他,难怪我说这么耳熟呢。”

“他在湘阴是吧,离长沙也不算远,就几十里。”

“快,本官这就修书一封,你立刻派人去请他入城!”

陶澍倒也就算了,能得到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赞许,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张亮基或许会觉得幕僚的话有些夸大,但绝对不会质疑两位大清总督的眼光。

一位执意和左宗棠结为儿女亲家,一位盛赞其是绝世天才。

这种怎么可能不是人才?

但也并非就没有人反对。

另外一名幕僚道:

“巡抚大人,这左宗棠就是个举人,还是搜遗举人,能济得了什么事?”

大清官场,得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不,至少得二甲进士出身以上,才能算是正道。

举人?

那属于歧视链底端,哪有人看得起?

张亮基大怒,胡子都吹了起来,喝斥道:

“你去让林则徐林公夸你一句试试?娘的,林公要是但凡能给你一个‘善’字,本官都能让你来组织长沙军务!”

“成天聒噪不休,主意没得一个,滚一边去!”

湘阴,左家。

四十岁的左宗棠,正坐在自家书房之中,手里拿着一本书,一边品茗一边读书。

虽说并没有得中进士,但靠着陶澍和林则徐两位官场顶级高官的赏识,还有过去当书院山长的经历,再加上举人老爷的身份,左宗棠在物资这方面自然是远超这个时代绝大部分人。

一名管家敲门,急声开口:

“老爷,长沙有使者前来,自称是巡抚张亮基大人的幕僚,有重要书信!”

“巡抚大人……快请客人去大堂。”左宗棠放下书本,沉稳开口。

片刻后,左宗棠在大堂主位就座,拆开张亮基的书信,沉吟不语。

幕僚有些提心吊胆地开口道:

“左先生,不知意下如何?”

长沙如今内部烂成什么鸟样,作为协助巡抚处理政务的幕僚,那心里可是太清楚了。

这种烂摊子,一般人是真不愿意掺和的。

左宗棠笑了笑,站了起来。

“国难当头,义不容辞。”

“还请阁下稍候片刻,我立刻随你前往长沙,襄助巡抚大人。”

左宗棠安抚好使者,马上找来家中族人妻儿,如此这般安排一番。

“贼军若至,尔等可以先行撤离。”

“那太平军自号正义,最多也就拿走家中一些财物,可以适当留一些给他们,想来不至于会将家财劫掠一空。”

“我马上前往长沙,若此去顺利,击退贼寇,便是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众人闻言,都颇为担心。

左宗棠的妻子便道:

“老爷,那太平军听说在南边可是厉害得很,您此去长沙,真的安全吗?”

左宗棠微微一笑,目光中闪过一丝光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今年四十,却尚未有进士出身。纵然下次前往京师能中榜,正常科举仕途对我而言也是难上加难。”

“如今既有机会,怎能错过!”

经过一天的慌乱,太阳没入地平线。

太平军在城外的临时营地中,气氛颇为凝重。

李开芳沉吟片刻,试探性地开口道:

“西王,看来长沙的鞑子已经有防备了,不如咱们继续转战湘潭,衡州?”

其他几名将军闻言,也都连声附和,赞同先撤退,再徐徐图之。

上一次攻打省城桂林失败的经历,在这些太平军将军心中还是留有不小阴影的。

萧朝贵脸色阴沉,没有开口。

对萧朝贵来说,攻克长沙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拿下,萧朝贵就有希望和洪秀全、杨秀清并驾齐驱,成为太平天国新的巨头。

这种机会,怎么能放过?

萧朝贵呼出一口气,沉声道:

“本王的万余步军就在后方,明后日便可抵达。”

“长沙城中的混乱,俘虏们也都说得很清楚了。”

“此刻城中也不过两千多守军,我麾下万余兵马足够将其强攻而下。”

“所以,我们等一等,待后面的弟兄们抵达,立刻发动攻城!”

【空虚的长沙,对萧朝贵而言是无可比拟的诱惑。】

【他舍不得放弃,在奇袭失败的情况下依旧还是选择了继续围攻。】

镜头一转,同样的夜色中。

城墙上晃晃悠悠,垂下一个吊篮。

左宗棠和前来相召的巡抚衙门幕僚一起登上吊篮,进入长沙城中,随后火速抵达了巡抚衙门。

早就坐立不安的巡抚张亮基一听到左宗棠的到来,犹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立刻相召。

“左先生,如今长沙形势危殆,还请助本官一臂之力!”

左宗棠在来时路上已经有了腹案,当下不紧不慢,和盘托出。

“大人,您此刻最该做的就是先召集城中那些有能力的士绅,陈明利害晓以大义,让他们知道城外贼军对孔孟圣贤言论的态度。”

“只要得到士绅们的帮助,那您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足够的粮饷和兵源支持。”

“然后,您要立刻召见满城中的将军。贼寇所到之处必然屠戮满城,满城中人是绝对最支持您的,你可以用这个机会取得满城的兵权。”

“接着,您要发动百姓,不妨夸大其词,告诉百姓们贼寇所到之处必定屠城。则百姓恐慌为求自保,必然会积极参与到守卫城池的作战之中。”

“还有,贼寇极为擅长奇袭,那就必须要组织人手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巡逻城防,还要派人注意地底,以免贼寇挖地道放置火药……”

左宗棠如此这般,给张亮基分析了一大通,并给出了许多条具体的措施。

张亮基听着听着,心中渐渐有了底,原本慌乱急躁的心情也逐渐安稳下来。

在场的其他幕僚们也同样如此,一个个注视着左宗棠,流露出佩服的表情。

等左宗棠说完后,张亮基不由感慨道:

“林公曾经称左先生为绝世奇才,本官今日方知林公所言不虚。”

说完,张亮基抬头对着在场诸多下属、幕僚开口道:

“大家都听到了吧?立刻按照左先生的话去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