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3章 郭威造反,历朝皇帝态度一面倒 (1 / 2)
紫琅文学zilangwx.com
【隋文帝杨坚:坦白说,朕现在觉得刘承佑已经失败了。】
【唐太宗李世民:这么大的事情,真正实施的时候却如此草率,不失败都难!】
当年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
整个战场就是玄武门一带,李建成、李元吉两兄弟的行进路线也是固定的。
甚至李世民本身在皇宫之中还有内应。
如此之多的优势下,李世民依旧还是和诸多心腹商议了一个通宵。
接着还跑去和李靖等人通了气,里里外外策划得基本万无一失才动手。
就这样,李世民也差点失手被李建成的部下们给反杀。
反观刘承佑,几乎没有什么计划。
脑袋一拍便派人出发,寄希望于能一下子弄死郭威。
人家又不是傻子,难道会坐在那里等着你杀?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郭威起兵后,很快就获得了周围诸多节度使的响应。】
整个河北地区基本上都站在了郭威这一边。
郭威迅速组织了三万兵马,一路朝着开封疾进。
浩浩荡荡的军队中,赵匡胤有些好奇,对着柴荣开口。
“将军,咱们这一次行军速度这么快?”
之前郭威和辽国人打仗时,简直就是一个乌龟壳,恨不得一里地走三天。
如今却一反常态狂飙突进,不得不让赵匡胤惊讶。
柴荣笑了笑,非常沉稳地开口道:
“我们说是清君侧,其实就是造反。既然造反,当然要讲究一个兵贵神速!”
赵匡胤呃了一声,表情微妙地看了一眼柴荣。
他能感觉得出来,柴荣的心情非常好。
看来自家这个主子,对造反早就迫不及待了。
另外一边,在得知郭威造反的消息后,刘承佑也立刻召集众臣。
“朕早就知道郭威不是个好东西,他果然造反了!”
跳脚大骂了一通郭威后,刘承佑将目光转向大殿中风尘仆仆的一人。
“慕容卿家,这一次就靠你了!”
刘承佑的最大指望就是慕容彦超。
当年在辽晋第二次战争时,曾经和皇甫遇一起率领六千晋军骑兵死战十几万辽军主力,最终打到耶律德光丧失胆气败退北撤的后晋名将。
在这一次战争过后,当时还是后晋太原王的刘知远刻意拉拢慕容彦超,娶了慕容彦超最小的妹妹为侧妃。
从这个角度来说,慕容彦超也算是刘知远的舅舅。
慕容彦超本是山东兖州节度使,在得知郭威造反后,刘承佑紧急将他召回开封。
这位以悍勇着称的名将缓缓点头,沉声道:
“请陛下放心,臣一定会歼灭郭威!”
但当慕容彦超准备出征时,尴尬的局面发生了。
开封城内,许多支禁军要么已经四散逃逸,要么集结时只来了一部分人。
府库之中,各种本该供应军队的后勤物资根本就找不到,要么就只能找到一部分。
征调民夫时也相当混乱,开封城内各个坊市上报的数据完全不一样,搞得刘承佑自己都不知道究竟征调了多少人!
这一切,都是因为杨邠、史弘肇、王章三人的死。
刘承佑把这三名掌控朝廷运转的顾命大臣及其党羽全部铲除,直接后果就是后汉朝廷几乎停摆。
按照五代从后梁开始就一直执行的“强干弱枝”政策,开封城内的精锐禁军数量本该在十万以上。
但由于整个后汉朝廷机构因为三名顾命大臣之死而停摆的缘故,刘承佑最终只勉强抽调了大约五万兵马给慕容彦超。
还没出征,后汉京师内一半的禁军就莫名其妙地没了!
对此,刘承佑本人心中也很没底气。
他想了想,咬牙做出决定。
“朕这一次要御驾亲征!”
刘承佑吸取了几年前后晋末代皇帝石重贵的教训。
事关后汉国运,能亲征必须亲征!
很快,刘承佑、郭威双方就在开封城北一处叫做七里坡的地方相遇。
刘承佑自信满满地开口。
“朕有五万大军,郭威麾下兵马最多不过三万人。”
“这一次朕必胜无疑!”
在刘承佑看来,最黑暗的时刻已经过去。
三名权臣全部伏诛,再把郭威干掉收拢兵权,整个后汉尽在掌握。
接着就是中兴大汉,一统天下,收复幽云,成为后世称颂的超级明君!
带着这种期盼,刘承佑看向舅舅慕容彦超。
“慕容卿家,这一次战斗朕不干涉,你全权指挥!”
另外一边,郭威眼眶通红,身体不断颤抖。
就在这场决战前两天,郭威得知了一个消息。
他在开封城内的妻妾、儿女、孙子等所有亲人,全部都被刘承佑杀掉了!
“刘承佑,你竟然连小孩子都不放过!”
郭威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大哭失声。
在场的其他郭威麾下将领们也都极为气愤。
远处,亲兵赵匡胤看了一眼自家柴荣。
柴荣同样泪流满面正在大哭。
可赵匡胤心中就是有一种感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