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李亨的骚操作,让李渊和李世民都无语了,杜甫再登场 (1 / 2)
紫琅文学zilangwx.com
疑惑的并不仅仅是李世民。
事实上,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在看到了金幕之上的这番话之后,都非常的疑惑。
扶苏忍不住开口道:
“都已经胜利在望了,这种时候还能弄出什么幺蛾子来?”
秦始皇摇了摇头,道:
“打仗就是这个样子,朕当年若是不信任王翦、王贲那些前线的大将,也不会在十年之内就灭掉了六国。”
“将军的能力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君王的魄力同样也十分重要。”
“能否让能力足够的将军发挥出来,也是一个君王的必修课。”
扶苏点了点头,道:
“儿臣现在是真有些大开眼界的意思了,之前在看那些六国君王的时候,儿臣就一直很怀疑,为什么他们能如此的愚蠢。”
“如今看来,或许愚蠢的皇帝才是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
秦始皇哈哈大笑了起来,颇为自傲地开口。
“皇帝,确实是谁都能当。”
“但若是想要当好,那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
“至于想要成为和朕一样的千古大帝,哼哼,那可更是难上加难!”
金幕之中,视频在继续播放着。
【在夺回了长安和洛阳之后,大唐的朝廷之中接连发生了几件大事。】
【第一件事情,就是回纥人对洛阳城的劫掠。】
画面之中,洛阳城到处都是一片狼藉。
无数回纥人,在城中四处劫掠,将许多无辜的女子和儿童拖走。
“救命,救我!”
“救救我的孩子!”
面对着老百姓们悲惨的呼救声,大唐官府选择了沉默以对。
在主帅李俶的命令下,郭子仪、李光弼等人,驻军在洛阳城外。
终于,李俶在几天之后,心中无法承受良心的折磨,又想办法调来了一批财货,总算是让回纥人满足了。
画面之中,回纥王太子叶护笑呵呵地朝着李俶拱手。
“好兄弟,希望下次相见,你已经是大唐的皇帝,我也是回纥的可汗!”
李俶笑容勉强,对着叶护点头。
“希望如此吧。”
叶护放声大笑,带着心满意足的回纥骑兵大军,策马离开。
【回纥人对洛阳的劫掠,导致整个中原民众对于大唐朝廷的信心急速下降。】
【原本的大唐,是战无不胜的天下第一强国。洛阳城一度也成为过大唐的都城,但这种骄傲和对大唐的信赖,就在这一次劫掠之中彻底消失了。】
【在目睹了这一次的劫掠之后,李亨身旁最为倚重的智囊李泌无比失望,提出了离开。】
画面之中,李亨满脸不舍地握住李泌的手,叹息道:
“如今大局刚定,先生为何如此急着隐居山林呢?”
“朕还希望等到平定天下之后,让先生成为下一个朕的姚崇、宋璟呢。”
李泌脸上带着洒然的笑容,对着李亨拱手道:
“陛下,李泌终究是化外之人,能入世帮助陛下,已然是李泌这辈子的道缘。”
“如今缘分已尽,还请陛下毋须挂念。”
李亨叹息一声,点头道:
“既然先生执意离去,朕也就不挽留了。”
“若是将来先生还想要继续在朝中为官,还请随时书信一封,告知于朕!”
在李亨的身后,一名宰相和一名宦官对视一眼,都松了一口气。
【李亨封李泌为大唐三品隐士,并赠与李泌隐修袍服,又让人在衡山之中给李泌修建隐居的居室,这才让李泌离开。】
李泌一路坐着马车离开,刚刚走出长安城,就被拦下。
李泌对着来人行礼。
“草民李泌,见过太子殿下。”
来的是刚刚从洛阳城回到关中的天下兵马大元帅李俶。
此时李俶已经被李亨正式册封为皇太子,并改名李豫。
李豫脸上带着无奈,对着李泌道:
“李先生是因为崔圆和李辅国那两个奸贼的逼迫而离开的吗?”
崔圆,大唐宰相。
李辅国,皇帝李亨身边最受信赖的宦官。
李泌笑了笑,道:
“都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
“其实,陛下若是愿意采纳草民的话,先范阳而后洛阳长安,颜杳卿等对国家忠心耿耿的河北群臣就不会死了。”
说话时,李泌脸上还是不可避免地露出一丝怨气。
颜杳卿等人在河北起事,原本形势大好。
只要郭子仪和李光弼继续进军,就能剿杀史思明,夺取范阳,抄了安禄山的后路。
但李亨执意要将郭子仪等朔方军调到灵武这边来,先打长安,导致河北那边的义军孤立无援,又被史思明给歼灭、屠戮。
李豫默然片刻,轻声劝说道:
“河北之事,非先生之过也。”
李泌平静地看着李豫,准备离开。
李豫一把拉住李泌,咬着牙道:
“先生不愿和本宫说多,是因为洛阳之事?”
李泌默然半晌,叹息一声。
“李泌出山,本为辅佐陛下重新平定天下,却让洛阳百姓遭此劫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殿下已经做到最好,为长安免除一难,只是……洛阳百姓何辜?”
“不能一死以谢洛阳百姓,已然是李泌之过,若是继续窃据朝堂高位,更非我本心也。”
李豫脸色暗淡,叹息道:
“之前也有许多人说,不应该去求回纥援兵的,只可惜父皇他病急乱……”
李泌打断了李豫的话。
“事已至此,还请殿下无需多言。若是被有心人听到,在陛下那边反而生出事端。”
李豫悚然一惊,赶忙谢过李泌,又道:
“先生,接下来的天下大势,又该如何?”
李泌微笑道:
“接下来的天下大势,乃是陛下和太子殿下需要去操心的事情。”
“我如今只不过是一介隐士,又从何知晓呢?”
说完李泌便要离开。
李豫强行拉住李泌的手,坚持道:
“如今朝局纷乱,本宫此番回京,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若先生不教本宫一二,本宫今日是断然不会让先生离开的。”
李泌无奈,沉吟半晌之后,对着李豫正色道:
“殿下接连收复长安、洛阳两京,乃是大唐真正的大功臣。”
“还请殿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低调行事,以免重蹈当年秦王之覆辙。”
李豫愣了一下。
“秦王?”
从大唐开国至今,只有一个秦王!
李泌深深地看了一眼李豫,右手一挥,将袖子从李豫的手中甩开。
“李承乾、李泰之争,便是殿下的前车之鉴。”
“陛下登基之前的经历,更是殿下务必要参照的。”
“言尽于此,将来若是有缘,再和殿下相会吧。”
李豫怔怔地看着李泌的马车缓缓离开,年轻的脸庞上,不知不觉满是阴霾。
这位刚刚成为大唐皇太子的年轻人,一声叹息。
“本宫只不过是受父皇之命,为大唐社稷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啊!”
【在和李泌相会之后,太子李豫迅速沉寂了下去,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这位太子彻底成为了大唐政坛之中的边缘人,不再参与任何决策。】
【而另外一边,皇帝李亨也正在紧锣密鼓的操办一件事情,那就是迎回在蜀中的太上皇李隆基!】
画面一转,马嵬坡之中,一支车队缓缓而来。
护卫在御驾旁边的大将军陈玄礼注视着面前的马嵬坡驿站,表情变幻片刻,轻声对着马车之中的李隆基开口。
“陛下,到了。”
御驾很快就停了下来。
李隆基和陈玄礼、高力士两人,来到了驿站之后的一处坟茔面前。
坟茔很简陋,上面树立着一个非常普通的木牌。
【杨氏女之墓。】
李隆基悲从中来,两行清泪流下。
“爱妃,朕的爱妃!”
苍老的大唐太上皇,噗通一声跪在了坟茔面前,口中轻声自语。
“是朕对不起你,是大唐对不起你啊……”
陈玄礼和高力士悄然离开。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李隆基又一次站了起来,对着重新出现的陈玄礼道:
“朕欲以贵妃礼制将爱妃安葬,尔意下如何?”
陈玄礼迟疑片刻,轻声道:
“恐怕陛……长安那边不会答应。”
李隆基勃然大怒,喝道:
“李亨他敢?朕毕竟是他的父亲!”
陈玄礼沉默以对。
马嵬坡兵变,所有人都知道背后是李亨的主谋。
若是为杨贵妃平反,岂不是当场打了李亨的脸?
李亨刚刚以皇帝之身收复长安和洛阳,威望已经远远超过了李隆基这个狼狈躲到蜀中的皇帝。
即便是忠诚于李隆基的陈玄礼,此刻也不敢像当年在马嵬坡驿站大堂之前那般,毫不犹豫的拒绝李亨旨意了。
李隆基发泄了一番情绪,终究认清现实,无可奈何地开口。
“纵然不能以贵妃礼制下葬,总也得弄一座新一些、好一些的坟茔,不能让她受这样的苦!”
陈玄礼看了一眼高力士,高力士立刻道:
“老奴这就去找当地官员。”
很快,一座崭新的坟茔就立了起来。
坟茔上,是一面全新的墓碑。
【大唐贵妃杨氏玉环之墓,夫李隆基立。】
李隆基站在墓碑之前,怔怔地看了许久,许久。
【李隆基回到长安之后,便被李亨安置了起来。他虽名义上是太上皇,却失去了所有的权力。】
【几年之后,李亨听信李辅国的谗言,又将李隆基软禁起来,彻底隔绝了李隆基和外界之间的联系,直至死去。】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皇帝,也是不免感慨。
刘邦啧啧有声,露出了稀奇的表情。
“朕是真的没想到啊,李隆基这个小子最后居然还能善终呢?”
“看来这小子的运气是真不错,至少比隋炀帝杨广那小子要更强。”
萧何想了想,道:
“大唐的国力,还是要强过大隋不少的。”
“再加上有一大批的名将能力挽狂澜,不像杨广的大隋,一旦分崩离析,就彻底完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邦嗯了一声,目光转向刘恒。
“恒儿,你怎么看?”
刘恒这些天经常被刘邦提问,如今倒是也算是习惯了,很快便答道:
“回父皇的话,儿臣觉得,大唐的民心凝聚力比大隋要强太多了,这才是大唐没有灭亡的关键。”
刘邦眉头一扬。
“哦?你仔细说说。”
刘恒正色道:
“大隋在三征高句丽失败之后,很快就是全国性的叛乱。”
“反而大唐,在整个安禄山起兵过程中,各地不但没有叛乱,还有大量的官员、将军、百姓自发组织起来,抵御叛军。”
“就比如张巡便是最好的证明。若是大唐没有这么得民心,就出不了张巡这样的人物,那叛军早就已经攻克两淮甚至江南,到时大唐说不得就要真的灭亡了。”
刘邦嗯了一声,脸上露出了满意的表情。
“你小子,还是有几分眼力见的。”
“民心这种东西,听起来虚无缥缈,但是一个王朝若是失了民心,也就离死不远了!”
唐初世界之中,李渊的表情很难看。
“劫掠洛阳……李亨这小子,是真的愚蠢啊!”
“朕当年都没给过突厥这种条件!”
大殿之中的群臣闻言,表情都是有些微妙。
当年隋末大乱,北方原本被大隋压着打的突厥趁势崛起,成为了每一个北方割据势力都必须要拉拢的对象。
李渊在晋阳起兵之后,为了让突厥不偷袭后路,也是给突厥启民可汗写了一封用词相当肉麻的信,还送了一大堆礼物。
由此,大唐在从晋阳向长安进军的过程中,甚至还得到了一支突厥骑兵的帮助!
但礼物归礼物,这种任凭劫掠的行为,是李渊也忍不了的。
裴寂咳嗽一声,道:
“估计这位李亨陛下也是被逼得没有办法了吧,陛下您也看到了,若是没有回纥骑兵的话,长安和洛阳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拿下来的。”
李渊冷笑道:
“若是这李隆基和李亨父子聪明一些,在潼关之战的时候能多信任一下大唐的名将们,那安禄山早就已经败亡,哪里还需要后面这么多的屁事!”
李渊说话间,一名宦官突然急匆匆地走了进来,手中捧着一封八百里加急战报。
“陛下,草原大捷!”
李渊吃了一惊,立刻站了起来。
“快,拿来让朕看看!”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注视下,李渊迫不及待地拆开了这份战报。
这确实是一份捷报。
李世民领兵五万,出征漠南颉利可汗的大本营。
在那里,双方爆发了一场激战,最终以李世民大胜而告终。
此战之中,唐军斩首突厥骑兵超过两万人,俘虏将近一万。
颉利可汗率领剩余的数千残兵败将北逃,李世民如今正在追击之中。
另外一边,镇守晋阳的李建成得到消息后,也趁势发兵进攻梁师都割据的朔方城。
朔方城得知颉利失败的消息后爆发了内乱,最终梁师都被杀死,朔方献城而降。
李渊看到这里,不由眉飞色舞,哈哈大笑了起来。
“好,好啊!世民和建成这两兄弟,果然没有辜负朕的期望!”
在场的大唐群臣闻言,也是一个个都喜笑颜开。
裴寂拱手道:
“恭喜陛下终于彻底消灭了华夏所有的割据势力,成为真正的华夏之主!”
萧瑀目光发亮,道:
“如今大唐击溃颉利,灭了梁师都,下一步就可以沿着河西走廊西进,去将西域给收回来了!”
萧瑀这番话,立刻又让众人振奋起来。
自从西晋灭亡之后,中原王朝已经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数百年。
即便是在大隋最强盛的时期,也只不过将势力扩张到了河西走廊的最西边敦煌,依旧没有让西域各国重新臣服。
如今,大唐终于有了再一次把西域纳入华夏版图的希望。
而且,不是在李世民或者李治的朝代,而是在开国皇帝李渊的这一朝。
就在今天!
李渊满脸得意,笑呵呵地开口。
“好好好,诸位卿家们,尔等可以好好的商议一下,拿出一份接下来大唐对西域的攻略来了。”
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李渊在接到捷报之后,心中的郁闷被冲淡了大半,再抬头看向面前金幕时,就没有那么难受了。
李渊心想。
“这些个臭小子,终究还是没有朕这个开国皇帝来得成熟稳重!”
“哼哼,朕或许也应该考虑一下,学一学朱元璋,写一本《大唐祖训》给后世皇帝才行!”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在长安、陕州接连两战之后,安庆绪仅仅率领数千兵马逃到邺城。】
【此时大唐朝廷若是派兵追杀,应该是很非常容易就彻底平定叛乱。】
【但非常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皇帝李亨一边回归长安,一边让人去接太上皇回长安,却绝口不提继续北上追击安庆绪的事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安庆绪得到了极其宝贵的喘息机会,便又开始四处召集兵马。】
【叛军的几大将领,如蔡希德、田承嗣、武令珣等人纷纷领兵来投,短短的两个月后,安庆绪又从一个光杆司令,变成了坐拥六万兵马。】
【但叛军内部,也并非所有人都忠于安庆绪的。负责驻守范阳大本营的叛军大将史思明,就生出了异心。】
画面一转,已经是范阳城。
城池之中,有一座气派恢弘的府邸,原本是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的官邸,如今则挂上了“大燕皇宫”的牌匾。
史思明大踏步地走入这座大燕皇宫之中,很快就来到了皇宫宝库。
宝库之中,无数装满的大箱子整整齐齐地码放着。
史思明随意地打开几个箱子,金灿灿的光芒顿时从箱子之中绽放开来,让史思明整张脸庞都映成金色。
史思明看着眼前这些宝物,露出了贪婪的表情,他随手拿起一件黄金灯盏,在手中翻来覆去地把玩良久。
随后,他转过身来,对着身后一众亲信笑道:
“各位,这些都是之前从长安、洛阳抢夺回来的财富。”
“若是我等南下去当那安庆绪的狗,那么这些财宝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
“若是尔等愿意奉我为主,我便将这些财宝全部分给诸位。”
“诸位觉得如何?”
在场众人早就已经被这琳琅满目的财宝弄的目不暇接,一个个都要流下口水,听到了史思明的话之后再无迟疑,纷纷跪下。
“臣等见过陛下!”
史思明放声大笑。
【在获得了范阳诸多军头的支持后,史思明事实上自成一派,和安庆绪决裂。】
【但他自知范阳乃是安氏父子经营了几十年的根据地,安氏的影响力一时间难以去除。】
【于是史思明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向大唐请降!】
画面一转,已经是大唐长安城中。
皇帝李亨坐在龙椅上,一脸欣喜地拿着手中的奏章,对着面前群臣道:
“各位卿家,史思明上表愿意率领范阳诸郡归降朝廷了!”
群臣闻言,有些大喜过望,有些则面露忧虑。
已经被召回长安的郭子仪正色道:
“陛下,臣和史思明也曾经在河北战场打过交道,此人十分狡诈,又残害过诸多大唐忠良,其言不足为信啊!”
郭子仪话音刚刚落下,李亨脸上就露出了不高兴的表情。
一旁的宦官李辅国察言观色,立刻就站了出来,反驳道:
“郭大人说这番话就不对了,之前史思明是为了安禄山办事,如今安氏败亡在即,史思明是个识时务的愿意重归大唐,难道不是好事?”
“能劝降史思明,兵不血刃的收复河北十几个郡,避免更多生灵涂炭,这是大大的善政,也是陛下威严加于四海的明证!”
听到李辅国的话之后,李亨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好了,朕意已决,接受史思明的投降!”
【李亨下旨,将史思明封为归义郡王、范阳长史、御史大夫、河北节度使,又将史思明的儿子等封为列卿,还派乌承恩和宦官李思敬等人对史思明进行安抚。】
贞观世界之中,李世民看到这里,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这李亨,竟然真的接受了?”
贞观群臣也是面面相觑。
长孙无忌忍不住开口道:
“史思明乃是安禄山的心腹,之前也是在河北犯下诸多罪行。”
“若说接纳其他人投降也就罢了,安庆绪、史思明这般罪魁祸首,怎么能容许他们继续活下去?”
群臣对长孙无忌之言深以为然。
李绩沉声道:
“若是史思明都能活,那岂不是说安庆绪递上降表也能活?”
“那之前洛阳、长安,乃至整个中原和河北那些忠于大唐军民的奋战,又算什么呢?”
程咬金摇了摇头,无法理解。
“这史思明似乎也并未交出兵权?难道投降这种事情,只需要简简单单在嘴巴上说一下就行了吗?”
李世民听着群臣的质疑,默然半晌,轻声开口。
“看来,在长安城之中,恐怕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发生啊。”
这句话顿时点醒了众人。
李治沉吟片刻,大着胆子开口。
“会不会还是因为李隆基?”
李承乾心念急转,正打算说话,却被一旁的李泰抢先开口。
“儿臣知道了,李亨应该是在利用这段时间排除异己,彻底把太上皇李隆基的势力打压出大唐的核心权力中枢!”
“故而,李亨并没有选择继续开战,而是要等到权力稳固之后,再消灭叛军。”
“这就叫‘攘外必先安内’!”
李承乾听到李泰这番话,顿时气了个半死。
这臭小子,说的都是本宫的台词!
李世民看向李泰,露出赞许的表情。
“确实是这个道理,陈玄礼这小子,还真是好心办了坏事啊!”
若是当日马嵬坡之变,陈玄礼选择听从李亨的话,直接将李隆基逼死,情况就不一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