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2000年,荷里活已形成高度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整个漂亮国年票房收入超?8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0%以上,因为资金充足,八大电影公司愿意投入资金研发新技术,从而使荷里活电影产业链完善,从剧本开发、特效制作到全球发行均实现标准化运作,如迪士尼、华纳兄弟等八大巨头占据了大部分全球电影市场。

而2000年的华夏电影总票房仅?8.6亿元?(约1亿美元),相当于漂亮国电影总票房的10%,且以国产片为主,进口分账大片(如《泰坦尼克号》)占据少量份额?。

因为此时的华夏电影产业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化转型阶段,制片厂体制尚未完全打破,商业类型片(如科幻、动画)制作能力薄弱?。

可以说,2000年的华夏电影全方位落后于漂亮国电影。

当《泰坦尼克号》来到国内的时候,华夏的电影工作者才知道什么是碾压。

那是1998年,《泰坦尼克号》在华夏的票房是3.6亿元人民币,占当年华夏电影总票房的25%,这一票房记录直到2009年才由荷里活大片《变形金刚2》打破。

而1998年国产电影票房最高的是一部主旋律电影,票房是4000万元人民币,如果不是有包场,估计票房还会更低一些。

这就是差距。

华夏电影和漂亮国电影的差距具体体现在技术、内容、政策扶持和人才储备方面。

技术方面,漂亮国在微缩模型等物理特效领域已有百年探索史,1900-1960年代已形成完整技术体系,而华夏当时仍处于起步阶段。

荷里活在无CG辅助时代仍能完成《独立日》级特效镜头,这种技术积累使漂亮国在2000年时已形成完整特效产业链?。

而到了2000年,漂亮国已实现《X战警》级别的数字角色合成技术,而华夏电影仍以传统实拍为主。

漂亮国电影工业光魔等公司掌握全球领先的CG技术,华夏特效团队当时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

荷里活采用模块化生产模式,从剧本到特效各环节标准化程度高。

华夏电影产业当时仍以导演中心制为主,缺乏标准化流程?。

此时的漂亮国南加州大学等院校已建立成熟电影技术教育体系,而华夏电影教育在2000年时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型技术人才严重不足?。

内容方面,?漂亮国电影以普世价值观输出为核心,依靠漂亮国称霸全球的国家实力,他们吸引了全世界的人才,全世界的电影题材,演员、技术人才,都来到漂亮国闯荡,想要成为漂亮国人,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还有财富自由。

所以漂亮国电影的取材范围非常广泛,五大洲四大洋的IP都可以被他们拍进电影里,比如《辛德勒的名单》,通过真实历史事件展现二战时期波兰克拉科夫的犹太人遭遇,比如《花木兰》、《功夫熊猫》都是有华夏元素的。

这也是漂亮国电影的优势之一,取天下资源为己用。

相比之下,华夏电影取材范围就小了很多,一般都是以华夏历史和现实的故事为主,虽然华夏历史悠久,故事数不胜数,但在受众方面却小得多,尤其是在汉语使用范围的太小,导致华夏电影在海外的接受度很低,和荷里活大片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