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3章 隐忧 (1 / 2)
紫琅文学zilangwx.com
暮色四合,浓郁的酱香混着黄瓜丝的清爽气息在马厂胡同的小院儿里弥漫。
堂屋的桌上,白中带红的萝卜丝、绿极的黄瓜丝、银白清脆的豆芽,水灵灵的嫩白菜叶,清亮的黄豆青豆,几样面码儿各自摆盘儿,还没来得及细瞧,就被一双伸过来的筷子每样夹了,落到一只盛了颤巍巍雪白抻面的碗里。
中间一小盆油汪汪深棕色,滚着肉丁,冒着泡的粘稠炸酱,又被一勺子舀起,浇在碗中,筷子一拌,暗褐酱汁浸润了筋道的面条,氤氲咸香挟带肉香汹涌而出,顿时又溢出一场色香味儿俱全来。
郁葱吸溜了一大口,满足地叹气,“嚯!地道,比那边儿的高丽炸酱面强一万....呃,富姐,我不是那个意思。”
一旁正给俩娃碗里,挑着面条的大小姐笑了笑,“这有什么,不如就是不如,何况还是李乐做的,诶,那有紫皮蒜,人良子不说了么,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
“嘿嘿嘿,是,富姐,大气。”
低头又扒拉一口面一口蒜,瞅见旁边捧着碗,却有些食不知味的陆小宁,“诶,小陆,吃啊,还想着白天的事儿呢?你不说你就是个跟着打下手帮忙凑数,任务就是学习,观察么?咋?阵仗挺大?”
陆小宁咽下嘴里的面,放下筷子,脸上还带着点刚从谈判场下来的紧绷余韵,“阵仗?可不,他那办公层,一半像卢浮宫,一半像故宫博物院,健身房餐厅浴池电影院的啥都有,服务的小姑娘都穿旗袍.....”
“那个黄老板,眼神跟狼似的,话里话外透着股我说了算的劲儿,上来就问我在国外学什么,还说学问最后得落地赚钱,好像我回来就是等着接班百信似的.....”
李乐抓着手里的黄瓜,咔嚓一口,嘎吱嘎的说道,“正常。他那人的霸道是刻在骨子里的,觉得谁都得按他的规矩来。”
“你们把骨头拆了,肉价标明了,还卡他喉咙,他自然难受。那个黄休红,就是个炮仗,一点就着,李军涛是灭火的,也是唱红脸的。杜师兄有经验,对付他们那种习惯性模糊边界、靠气势压人的,就得用铁板钉钉的法律条文和既定事实拍回去。”
说完,夹了一筷子萝卜丝,在面里搅和搅和,“感觉怎么样?跟看戏似的吧?是不是觉得这帮人也没那么吓人了?”
陆小宁点点头,又摇摇头:“是没那么吓人了,但,更觉得复杂了。李军涛看着笑眯眯的,可那眼神深处,算计得厉害。好多话,听着像随口一提,可那味儿.....不对。”
“是不对,”一旁,大小姐的声音响起,“那种随口一提,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心理战术。”
“目的不是提供信息,是制造焦虑,瓦解你们的信心,让你们怀疑自己的底牌是否足够硬。”大小姐嘴角勾起一丝了然的弧度,“这种烟雾弹和传声筒的把戏,在商业谈判里,很常见。”
“你之后需要观察的,不是表面的愤怒或笑容。而是节奏和沉默。”
“节奏?沉默?” 陆小宁有些不解。
“对。”大小姐笑道,“黄急于求成,他的团队必然承受着巨大的时间压力。李军涛作为前线指挥官,他下一轮一定会试图强行夺回谈判节奏的控制权。”
“他可能会突然加快语速,抛出复杂的新议题打断你们的逻辑链,或者刻意制造僵局后,又大度地做出微小让步,诱导你们在核心条款上松动。”
“但,记住,任何打乱既定步骤、试图牵着你们鼻子走的动作,都是他焦虑的体现,也是你们的突破口。”
似是提醒,又似是指导,在拿口水巾给用手满把抓了面条往嘴里塞,崩的脑门上都是炸酱点子的李笙擦了擦,再瞅瞅坐在宝宝椅子上,仰着脑袋,等着李乐用筷子把面条夹断成一截一截,一根根往嘴里喂的李椽,大小姐又说道,“至于沉默......”
“商业谈判的过程中,当己方抛出关键问题或强硬立场后,注意观察对面核心人物,是立刻激烈反驳?是眼神闪烁寻求同伴支援?还是陷入一种有压力的、思考对策的沉默?”
“后一种,往往意味着你们击中了他们预案之外的点,或是触动了他们真正的成本底线。这种沉默,比任何咆哮都更有价值。”
看着若有所思的陆小宁,富姐又强调一句,“至于下一轮,如果他们真如安德鲁所料,换上了那位黄艳红,小陆,你的观察点要变。”
“变?”
“对,不要只看她提出的数字多么苛刻,要看她提问的角度,她是想寻找评估模型的漏洞,还是在质疑剥离资产本身的商业逻辑?前者是技术层面的讨价还价,后者则代表黄可能对交易的必要性产生了动摇。”
“这细微的差别,决定了你们后续策略是强硬顶回去,还是需要适当释放一些灵活性的信号。”
一直看着几个小辈嘀嘀咕咕的付清梅此时笑了笑,“差不多那意思,富真是说,小宁,你别光听他们吵吵嚷嚷的条款数字,得抓本质核心。谈判的本质是有冲突的协作过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太太一开口,几人忙都坐正了。
“谈判桌上,要盯紧他们核心人物微妙的行为异常。那个黄老板是总指挥,换来的人可能是带着新指令上来完成特殊任务的兵种,而那个李什么涛,是负责把场面圆回来的政委。”
“搞清楚谁在真正决策,谁在执行,谁在搅混水,你心里那张战场态势图也就清晰了。行了,你们吃吧,我吃饱了,去院子里溜达一圈。小乐,回头给你妈发个信息,问问,一个美协的会,怎么去这么长时间。”
“奶,我妈不说了么,晚上有招待。”
老太太“嘁”了一声,背着手,出了堂屋。
李乐低头,把儿子嘴角的炸酱手指头抹了,在嘴里嘬了一口,“啵!”,“刚我奶说的,就是别被他们带沟里。”
“他快任他快,你自岿然不动。他说他的欧洲报价,你就当耳旁风。他玩复杂置换?直接划边界,告诉他这轮只谈股权,其他免谈,杜师兄那手红空监管牌,该亮就亮,吓不死他也恶心死他。”
“黄老板上市圈来的钱烫手,他得赶紧把故事讲圆了给资本看,多线作战,他耗不起。”
李富贞听了,看向陆小宁,“你特别注意一下几个人的笔迹,要是能看到的话,如果他们在关键条款旁做了大量快速、潦草的备注或计算,那往往意味着感受到了真正的压力点,正在急速思考对策。这种细节,报告里通常看不到。”
语气平淡,却透着一股在顶级财阀权力核心中淬炼出的、洞悉人性的老辣。
陆小宁深吸一口气,白天谈判室的硝烟味、黄老板那奢靡办公室带来的眩晕感、以及此刻李乐两口子剥丝抽茧般的分析,在他脑中激烈碰撞、沉淀。
他忽然觉得眼前清晰了许多,那看似庞然大物、咄咄逼人的谈判团,其内在的焦虑、算计和可能的裂痕,仿佛被照出了一角。
。。。。。。
一顿炸酱面,三个大男人吃的肚儿圆,收拾完碗筷,并成一排,歪在沙发上,看着俩娃坐在茶几旁,一个拼积木,一个拆积木。
“诶,光问我,你那边儿怎么样?”陆小宁问郁葱。
“啥怎么样?”
“乐哥不说你去中科院了么,见到哪位了?”
“就是,接你回来,就看你发短信了,校长萨马和中科院的几路菩萨,真听你忽悠什么量子霸权了?”
郁葱收回盯在李椽身上的目光,“啥叫忽悠,咱这趟回来,是实打实的为国献策,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基石好不好?”
“再革命基石也得先搭班子弄银子。”李乐笑道,顺手把掉在地上的一个玩具扳手递给李笙。
郁葱打了个哈欠,“秦老头面子够足,直接带着杀奔校长办公室。校长挺客气,听我汇报了小半个钟头,挺认真。对量子计算本身的价值和战略意义,他很认同。虽说许大爷是搞生物工程的,可人好歹是院士,明白量子算法在某些特定问题上的颠覆性潜力。”
“然后呢?光认可能当饭吃?”李乐追问。
“然后自然就是实际问题了嘛。”郁葱摊摊手,“许大爷主要关心几个点:一是现阶段国内的研究基础和国际领先团队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是追赶还是并跑?二是人才储备,尤其是能将理论和工程结合起来的交叉型人才。三是经费规模,以及如何与现有的大型超算项目做区分定位,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争夺。”
“听这话音儿,挺实际,没被你这量子霸权的大饼给噎着。”李乐点点头。
“人是明白人,又不是初入江湖的小白,两句话就给忽....鼓动了。”
“不过他也明确表态了,说如果中科院那边牵头能拿出切实可行的联合攻关方案,燕大在数学理论、算法支持、以及部分物理平台,就比如我们这边凝聚态实验室的一些新方向上,一定全力支持和参与。”
郁葱眼中闪过一丝振奋,“这态度,就是最重要的支点嘛。”
“那中科院那个天庭呢?物理所、计算机所那边,具体接触哪些神仙了?反馈如何?”陆小宁更关心落地的可能。
“物理所那边先去的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见了几个搞低温物理和介观物理的负责人,他们对工程上实现更稳定、扩展性更强的超导量子比特非常感兴趣,也在尝试,但技术路线还在摸索,听我一说MIT那边最近有些新思路,追着问了不少细节。”
说完,郁葱顿了顿,“关键在计算机所张主任那摊。”
李乐和陆小宁都支棱起了耳朵。
“计算机所张主任,管硬件和体系结构的,是位务实的工程派工作者。”郁葱咂了咂嘴,“他对量子计算机的颠覆性潜力没怀疑,但他更关心的是现阶段有什么用和怎么用的问题。”
“问得很犀利,你说它快,除了大数分解、分子模拟那几样,实际能跑通什么具体的、有价值的算法?超算跑不了的吗?能解决我们国家卡脖子的什么现实问题?应用场景在哪?还有,那些算法模型,怎么映射到他们设想的硬件平台上?这个桥梁,谁在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啧啧啧,听听,这一连串的问题,针针见血啊,”李乐听得入神,看向郁葱,“那你完了?”
“扯淡么。”郁葱一梗脖子,“我怕这个?我在普林斯顿面对菲尔·安德森和弗里曼·戴森那俩老头都没怯过场。”
“我这次回来,不就是想解决这个桥梁的问题么?我把之前写的论文里做的几种针对特定NP-hard问题的量子算法雏形,结合我们超导组在器件和线路设计上的新进展,尽可能简化、形象地描述了一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