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奉天殿,早朝。

朱元璋抬手免礼,不等群臣奏事,率先开口定下了基调:“今日不议其他事,单议南征北伐的军功评定之事。朕听闻,封赏事宜,多数并无分歧,但尚有二十七人军功评定分歧颇大,不能统一意见。”

“这些事,原本不该放在奉天殿议,交五军都督府、兵部、水师都督府,评定拿出结果,朕批准也就是了。可有些官员,对北伐中事缺乏认知,为避免十年、二十年乃至百年之后——此番封赏蒙受争议!”

“朕索性将此事公开摆在朝堂之上,六部官员,文武勋贵,皆可进言,看看能不能形成统一看法。大军班师回朝了,军士看着将校,将校看着五军都督府与兵部,你们,不能懈怠了,薄凉了军心与人心啊!”

朱标站在御台左侧,用沉稳的目光扫视过满朝文武。

徐达、李文忠都没来,顾正臣忙着带范南枝逛街,自然也不可能来,蓝玉、耿炳文等人自然也不会出现在朝堂上。

父皇这般安排是有道理的。

随着活字印刷的推广,出版印刷的成本越来越低,这倒也不算什么,真正让人不安的是出版问题。

顾正臣拿出了版权概念,并让罗贯中成为了第一个卖出版权,获得收益的人。

无论是三国还是大航海的书,都让罗贯中大赚一笔,这就吸引了许多儒士、官员的注意。

特别是前几个月,一个名为孙从正的读书人,凭借着《解密死人船之谜》、《倭人杀我周召》两本书的版权所得,直接在金陵租住了一处宅院,如今生活惬意得很……

不少官员心动,闲暇的时候就喜欢写写书,本意就是希望卖点版权赚点钱。

卖书的版权所得,无论如何都算不上贪污受贿。

如果此番封赏不消除严重分歧,统一看法,说不得就有人敢写在小本本里,说某年某月,朝廷封赏黑幕横行,有人操纵封赏事宜,然后再举出例子,点下耿炳文、顾正臣等人的名字……

市井百姓嘛,有时候很奇怪,对朝廷公开的消息可能不太认可,对于小道消息,却津津乐道……

万一这些想法荼毒了后一代,扭曲了真相,篡改了历史,那还了得,这样搞下去,哪天有人都敢嚷嚷岳飞、霍去病是民族罪人,诸葛亮北伐全是自私自利,只为自己不为国家了啊……

这种事,不能发生!

汤和走了出来,拿出功劳簿,沉声道:“今日先议侯伯、将官封赏争议。北平都指挥使盛熙,虽未曾亲临战场,却在军队调度,沿线安置,查缺补漏,物资拨付,军队安置等方面付出颇多。”

“镇国公给其报头功,五军都督府商议之后认为稳妥,然兵部持有异议颇多,不予认可,提议给盛熙以次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