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等到毕懋康说反驳后,大殿内群臣也都纷纷的开口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垄断、逐利、资敌等等。

崇祯轻轻咳嗽了一声,争论的众人慢慢的停了下来。

“诸位的担心朕是知道的,但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崇祯缓缓道:“咱们先说说商人搞研究的好处,第一,可以环境朝廷的财政,

你们要知道需要研究的地方太多了,朝廷不可能每个项目都投入,即便是都投入了又需要多少人盯着?

商人有多少?数百上千,一个商人搞两三个就是几千个,人多力量大!

其次,缓解我们的人才投入以及帮我们培养人才,我们没有那么多人,但商号自己搞研究就会传帮带,最终会出现一大批人才。

第三,研究灵活和敏感,商号决策层少,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调整研究方向;

第四,成果转化效能突出,以商业回报为导向推动研究成果的快速产业化。

你们要知道全世界不止大明一个国家,海外还有几十数百的国家,他们也会搞研究,谁搞出的速度快,谁就能占据市场,财富就会流入研发出来的国家。

第五,商号之间搞研究最后会形成良性的竞争,为了保持市场份额和领先的技术优势,就会不断的研究进行迭代升级,形成一道技术护城河,让海外势力无法打入。

且在升级的过程中,生产工艺的改进、 管理人员水平的提升、供应体系的流转等等都能成体系的用到其他行业。

第六,成果在市场上推广后就会产生极大的税收,为国科院提供资金。

最后,商人不商人的无所谓,反正都是大明的百姓,无论是研究成果还是研究过程中培养的人才,那都是在大明境内,壮大的是大明的国力。”

“至于说垄断市场、百姓买单,这也不用担心,物价是由市场决定的,定价太高没人买价格自然就降下来了,而且又不止一个商号在研究。

最不济不是还有朝廷兜底嘛,我们尊重他们的研究成果,但他们也得遵守大明的律法,你可以赚银子,但不能吃相太难看。”

“资敌的事儿更不可能发生,因为他们只能研究民用的东西,且卖给海外诸国的时候也要先得朝廷优先,朝廷不买了才能轮的到海外诸国。”

“至于说我们九年培养出来的学生都被商人挖走了也不是什么大问题,现在我们只是一所大学,未来可能就是三所、十所,一年两三万人毕业。

按照八岁入学,九年培养,毕业十七岁,十年后他们才刚好是青年,二十年后是壮年,二十年后有四五十万大学毕业的,朝廷的研究院才能用多少?

即便是有一部分走胥吏路径,剩余的我们也用不了,商人搞研究也算是解决了我们的就业问题。”

“所以总得来看,商号搞研发是有利而无一害。”

崇祯一番言论之后,群臣都张大了嘴巴,眼中满是惭愧之色。

皇帝说的这些他们竟然给忽略了,既然皇帝能将官道、港口以及官道上的钞关交给商人,那这商人搞研究也肯定是可行的。

仔细一想的确如皇帝所说,只要不是搞军需类的研究,商人搞研究是真的全都是益处。

但几息之后,毕懋康再次出声了:“陛下,那商号开出的条件比朝廷高,将我们优秀毕业生都吸走了怎么办?”

崇祯端起茶轻轻的喝了一口,轻声道:“这个就更不用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