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4章 论文答辩,毕业证书 (1 / 2)
紫琅文学zilangwx.com
“会写只是其一,还要经的起考验!”
崇祯再次出声:“这篇论文,研究生学院要组织老师进行答辩,三到五名老师对一名学生,如此有五大好处,
一是通过尖锐的提问,检验论文中的工作是否由学生独立完成,研究设计是否科学,数据是否真实,分析是否严谨,防止了学术不端和代写等等;
二是检验学生对研究领域背景知识的掌握是否扎实,对相关理论的理解是否深刻。
三是考验学生能否在压力下清晰、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回应各种质疑和挑战。
四是学术的交流与碰撞,答辩本就是一场小型的学术交流研讨会,同行的老师提出深度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不同行的老师就一个具体问题进行的深入讨论,可能会激发出新的研究思路,为他们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
五是暴露盲点,完善研究,学生深陷自己的研究,容易形成固定思维,答辩老师从旁观者的角度发现研究者自己未能察觉的逻辑漏洞、论证不足或阐释不清之处。
答辩方式你们自行决定,科举这么多年了,防作弊这一方面我们经验丰富。
最后,所有的通过答辩的论文按照专业装订成册,一份放在文渊阁(国家图书馆),一份放在研究生学院的藏书阁,各个研究院、大学也要有一份。
只允许在校学生和研究生学院的学生、研究院入品以上的人借阅,且要有严格的借阅记录。”
呼……
众人呼吸微微急促了几分,错愕过后则是满满的兴奋之色。
对于皇帝所要求的严进严出他们是举双手赞成的。
研究生学院毕业的学生从政,起点和上限都比普通学生高,最差都可能是个知府,一府之地数十、上百万人,能不能带动当地的发展知府的选择很重要。
进研究院搞研究,消耗无数的物资、调动大量的力量来配合,这些对朝廷来说都不算什么,但耽搁了研究进度和时间,那才是最大的损失。
这两者的要求之下,那都是宁缺毋滥的。
研究生学院要确保出来的每一名学生都是人才、可造之材,这才是设立研究生学院的本意之一。
不得不说皇帝对这方面的认知和前瞻性远超他们所有人。
在众人兴奋时,火器研究院院长毕懋康出声了:“陛下,对于您的严进严出臣是非常赞成的,但臣有一个疑虑!”
“陛下,臣是搞研究的,深刻知道研究有多困难,大学三年学的都是理论和实践,研究生学院的笔试和面试也只能筛选成绩合格的,研究天赋是看不出来多少的。
如果说研究生学院的学生没法在两年内完成所需或者说拿不出一篇创新性的着作,怎么办?”
“问的好!”
崇祯眼中满是赞许之色:“你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学生身份凭证的问题,刚才诸位讨论了大学毕业后怎么称呼,那现在就定下来,
大学毕业称之为学士,研究生毕业称之为硕士,任职之后再通过考核的称之为博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